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尼日尔政变终于走向了大结局,马克龙近期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表示,已经召回了法国驻尼日尔大使伊泰,驻扎在尼日尔的士兵,预计会在今年年底之前全部撤出。马克龙还补充道,法国之前是受到邀请,才会在地区国家驻扎军队,帮助其打击恐怖主义,可是尼日尔已经不愿意打击恐怖主义,法国只能结束合作。法国的撤军决定,令人意外的而同时,又十分合理。意外在于,法国前后的态度变化,在尼日尔政变刚发生的时候,西方疯狂对尼日尔施压,差一点就引发尼日尔与西共体之间的军事对抗,如今却直接认输,而这中间,只隔了不到两个月的时间。

合理在于,法国的选择是有迹可循的,从“强硬发声”到“拒绝出兵”最后“直接回家”,或许从拒绝出兵那一刻,就已经注定了法国认输的结局。至于撤军的理由,很明显不是马克龙嘴中的“无法反恐”,而是在去掉爆发正面冲突这个选项后,尼日尔军政府已经没什么好怕的,导致伊泰和法国军队已经在尼日尔待不下去了。记得在9月中旬的时候,马克龙透露,伊泰被困在使馆内,尼日尔军方甚至阻止食物运送,伊泰只能吃军用口粮,而法国的军事基地外,也围满了抗议群众,面临随时遭受攻击的风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法国灰溜溜离场的背后,是法国信心与实力的双重崩塌!一方面,有不少先例摆在眼前,比如阿富汗战争,美国在阿富汗战场砸了2万多亿美元,耗费了这么多时间和金钱,却以撤军收场。法国与尼日尔距离遥远,在尼日尔的驻军也只有1500人左右,再加上备战多时的阿尔及利亚在一旁虎视眈眈,法国如果真的要开打,可能占不到什么便宜,一旦被拖下水,损失可就大了。另一方面,法国在俄乌冲突当中,消耗了大量的武器和金钱,不光是法国,大部分的欧洲国家,都出现了经济问题,难以从俄乌冲突的泥潭当中脱身,不可能再主动跳入一个新的泥潭。

但西非被法国视为传统后院,法国的撤军,会不会是霸权落幕的预告?在一定程度上,的确是这样,撤军意味着法国在西非的影响力正在衰退,有了尼日尔这个例子,其他西非国家,就算不采取动作,也会在心里埋下一颗反霸权的种子,毕竟没有人愿意遭受压榨。但是,比起爆发军事冲突,法国找个借口体面撤军,已经是目前比较好的选项了,既然已经做出选择,就必须要承担选择带来的负面影响。

(螺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