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商务部网站报道,中国和欧盟在北京举行了第十次经贸高层对话。双方就宏观经济、贸易与投资、产业链合作、金融合作进行了深入交流,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这些成果包括16项共识,其中一些十分重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首先,双方认为当前世界正在经历深刻的变化,中欧坚持合作与对话对于这种情况具有特殊意义。尽管中欧之间存在分歧,但合作始终是主轴,关系发展不会偏离主轴。这与美国想看到的情况不同。

在中欧经贸高层对话之前,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突然宣布对中国电动汽车启动“反补贴调查”。由于冯德莱恩一向亲美,美国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一目了然。然而,这一次中欧双方明确表示要落实去年达成的重要共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欧盟最高领导人米歇尔当时表示,欧盟愿意成为中国可靠的、可预测的合作伙伴。其次,中欧双方同意共同维护和加强“以世界贸易组织为核心、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系”。这一表述非常有趣。特别是将其与美国在国际上的一贯要求作对比,就更能看清欧盟当下的微妙心态。

欧盟希望以世贸规则为核心的规则是一套多元化的体系,而不是唯我独尊、各国只能俯首听命的规则。此外,双方达成共识要反对“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中国一直强调要维护以联合国宪章为基础的国际秩序,欧盟认同中国的说法。

在追求多元化的道路上,中欧具有共同利益。最后,中方高度重视欧盟的关切,并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比如,对于欧方在婴幼儿奶粉配方注册方面的关切,中方将派人员赴欧洲进行现场核查,积极推动审批进度。中方承诺,在采购方面对内外资企业一视同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同时,还将邀请欧盟商会、欧盟企业参加外资企业圆桌会议,为欧企赴华投资提供便利。欧盟是中国值得高度重视的合作伙伴。尽管某些国家一直在中国市场享受红利,但处处追随美国打压中国,中方完全可以将这一部分市场红利转让给欧盟。

总之,本次会议后,欧盟内部的各种喧嚣很可能会平息。美国感受到了巨大压力,因为中欧经贸合作前景美好。美国太空军作战部长萨尔茨曼表示,与中国同行建立沟通渠道可以缓解局势。

美国政府呼吁中方参与APEC会议以促成两国元首会晤,但中国外长王毅表示,中国从不缺席中方参与的重要多边论坛,会适时发布消息。中国愿意与美国交流对话,但美国一再搞小动作破坏对话氛围,加剧了对中国的压力。

美国参议院批准查尔斯·布朗出任美军参联会主席,布朗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对华鹰派,他的走马上任只会让中美军事关系更加紧张。中国会听其言,观其行,只有言行一致才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