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周学泽

“月是故乡明”,每逢中秋佳节,人们就会自然地想到故乡,想到圆圆的月亮,思念不能团圆的亲人,也常会想起苏轼的中秋词《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水调歌头》被誉为中秋词第一。南宋著名文学家胡仔在《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九》中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俱废。”

《水调歌头》一词千古,但解读不一。有学者认为:《水调歌头》苏轼是写给济南的一首词,因为词前小序云:“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兼怀子由”,子由是苏轼的弟弟苏辙,当时主政齐州也就是今天的济南。笔者认为,《水调歌头》第一是写给苏轼自己的;第二是写给济南子由的;第三则是写给大家的。

“诗言志”,《水调歌头》首先是抒发苏轼政治抱负遭遇曲折之后的惆怅情绪和调适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代作家戴厚英曾说:作家的作品常常带着个人的主观体验和情绪。苏轼也是如此,他心直口快,待人宽和,但有自己的主见,对改革派王安石和保守派司马光的争论有自己的观察判断。苏轼仕途坎坷,一生“流浪”多地做地方官: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登州、杭州、颍州、扬州、定州、英州、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

苏轼喜欢张良,曾做进论《留侯论》,阐发“忍小忿而就大谋”的道理。《水调歌头》这首词创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中秋,时苏轼41岁,因为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

苏轼人格精神丰富,思想上儒道佛三体合一,但以儒为主。《水调歌头》这首词,外形为道,内在是儒。苏轼选择的是“自求外放”,就是不居庙堂之高,而是处江湖之远,密州(今潍坊市诸城县)正是这样一个“远地”。值得提一句的是,很多人认为“起舞弄清影”的主角是苏轼,其实应是月中的嫦娥,这句话上接广寒宫里的“琼楼玉宇”,下接“人间”句,嫦娥作主语最恰当。词人虽说“我欲乘风归去”,但“欲”是“想”,并未付诸行动。全句的意思是,与其像嫦娥那样在广寒宫里孤清地起舞,哪比得上我这样在人间。何似,哪里比得上;人间就是“密州”。从全词来看,“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中的“明月”,可以理解为对理想的期许。

苏轼性格豪迈豁达,对事物流变“一蓑烟雨任平生”。《水调歌头》正是苏轼歌以咏志,表明自己以善意而顺其自然的态度看待时势,这是《水调歌头》的主要意思,也是苏轼具有道家情怀的反映。

《水调歌头》第二是写给济南子由的,苏轼明确说了:兼怀子由。伟大的诗词常常可以“多向解读”。

苏轼情感热烈,他和弟弟子由一起长大,一起读书,一起参加科举考试,他们之间的关系最为亲密。兄弟俩自从熙宁四年九月在颍州分别,到1076年中秋,苏轼已经与弟弟苏辙将近七年未见面,虽然都在山东,但那时交通不便,从密州到齐州也很遥远。《水调歌头》中的“无眠”也可以理解因为思念亲人“睡不着”;“有恨”,也可理解为“月圆之日人不圆”,当然最终选择的态度是“不应有恨”。因为和弟弟的分别时间太久了,发出“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感叹。

《水调歌头》第三是写给期盼团圆的每个人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可以指个人家事,但上升到“此事古难全”的历史纵横轴上,就有了全人类的共情。“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进一步将这种“共情”延伸,毕竟千里所见,有多少人在盯着天空中同一个月亮。

王国维《人间词话》说:“东坡之《水调歌头》,则伫兴之作,格高千古,不能以常调论也。”《水调歌头》格调高远,从“个情”转到“共情”,是写给大家的。

需要指出的是,“千里共婵娟”的“婵娟”常常解释为“明月、月光”,这未免过于直接。“婵娟”的语义常有三:形容姿态曼妙优雅;美女、美人;形容月色明媚或指明月。“婵娟”是用典,唐朝诗人刘长卿《琴曲歌辞·湘妃》句云“帝子不可见,秋风来暮思。婵娟湘江月,千载空蛾眉。”解释为“嫦娥”,代指月亮、月光,更为贴切。

苏轼和山东,人地两彰。苏轼不是一般的文人,他一路歌行,步步生辉,在密州写的《水调歌头》成为中国诗词中的千古名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