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腿月饼
■ 郭祺
毕业从云南回到海南扎根已有3年,但已然成为“精神云南人”,当夏季雨水丰沛时,脑海里就自然浮现出山里菌子们顶开松针破土而出的景象,菌子的清鲜本味就跑到嘴边。到了中秋节,便想起一期一会的云腿月饼,冒着热气儿的玫红色云腿内馅从酥软的饼皮里冒出,油润绵软,理想的酥饴味道。

最开始知道云腿月饼,还是从最钟情云南美食的汪曾祺的书里看到,写昆明的美味,从汽锅鸡、牛肉馆、各类菌子,到宣威火腿,最后收笔,还不忘偏爱一句,“昆明火腿月饼甚佳。今年中秋,北京运到一批,买来一尝,滋味犹似当年。”看完就想马上放嘴里尝尝,火腿月饼,到底是什么滋味啊?
于是,在昆明的第一个中秋节,就同当地的朋友一同上云南的华城饭店排队买月饼。她说,这家云腿月饼,已经卖了二十多年,光凭这个名字,就可以让当地人买一箩筐。我自然是相信的,简易的遮阳棚里,排队的人一直蜿蜒到机动车道上,院里停放着顺丰快递车,不少的经销商和大宗客户,几箱几箱地打包。一同排队的嬢嬢见我是外地人,便和我侃了起来,说这家云腿月饼,舍得砸料,新鲜做出来,甜咸正好,不仅好吃,名气大,送人也漂亮,还说她从前带女儿来买,女儿不太爱吃,现在女儿也同我一般大,在外省读书,吵着让寄过去解馋。于是,想起在家时,这个不吃那个不吃,我妈说,等出去别嘴馋着要寄。人和人,是那么不一样,又是如此一样。这家月饼,好似卖不完,源源不断地出,人是真的多,我买到手时,也排了接近2个小时的队。
第一次吃的时候,便觉得惊艳,沉甸甸的云腿月饼,和琼式月饼并不相似,外形似小包子,以宣威火腿为灵魂,有奶酪清香,经由当地蜂蜜点化,手工起酥擀好的饼皮,酥软咸香,自然的风野之味,柔化其中,鲜香和浓郁并进,油腻与细腻共存,无需为甜咸站队,合二为一的扎实滋味才是灵魂所在,都展现了云腿最为朴质而原始的口感。
于是,还觉得自己有点好笑,看书的时候也不太懂得云腿是什么,以为和超市里卖的双汇火腿肠是一类东西,后来才知道是宣威人在数百年腌腊肉的实践中,创造出来的精品。该火腿的色、香、味由宣威独特的气候、水土、猪种、饲养方式、制作和发酵工艺等因素决定,这一口丰腴浓香,具有明显的地域性。
可惜的是,我在云南那么久,并未到达过宣威,体验当地的风土人情,在市场或是当地人家里,见见宣威火腿真身,不知道如果在宣威吃上云腿月饼,会不会有更恰如其分的美味。不过临近毕业时,在旧云报大厦实习,对面就是著名的篆新农贸市场,毫不夸张地说,篆新农贸市场,藏着浓缩版云南。在市场里收集素材时,遇上一家宣威火腿摊,摊主教我辨认云腿,他抚摸着绿黑绿黑的毛,告诉我,这是一种霉斑,霉越厚火腿越香,因为熟化时间长,鉴定宣威火腿需要用细竹针,他分别将针插入上、中、下三个部位,拔出,三针皆清香无异味、干爽不流油,就是熟成完毕的上品美腿了。那时是我在云南的最后一个中秋,他还给从塑料袋里拿了一块自己做的云腿月饼,饼皮已松散了些,我推脱,他以为我觉得不干净,又从里面拿出一块给他孩子,他小孩笑着和我说,爸爸妈妈做的,好吃,干净。
那天晚上,和朋友去了附近的小饭馆吃饭,四四方方的厅里,就四五张桌子,墙被熏得焦黄,吃了云腿炒鸡枞菌,大火裹着黑得发亮的大锅,最简单的烹饪方式——大火快炒,满屋都是咸香,两种独特、珍贵的食材碰撞,勾勒出极致的鲜美。云南人是质朴的,没用如此珍贵的食材做出富丽堂皇的菜肴,最家常的才最得人心。我从包里拿出摊主给的那块,有点破碎的云腿月饼,确实好吃、干净。
“戚里相馈遗,节物无容忽。”中秋前,收到好友寄来的云腿月饼,是节礼,是心意,亦是鲜腴日常。
声明:转载或者引用本公众号新闻,请注明来源及原作者。
图片 | 网络
编辑 | 梁宁
责任编辑 | 伍祁榕
值班主任 | 倪德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