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好电影?一万个人,可能有一万个答案。所以以下都是主观评判,非常主观,如果有与落雪看法相悖的可以底部评论,觉得落雪说得对的,麻烦点个关注。

2023年,知名影评搜集网站“烂番茄”举行25年来最佳导演投票,最终,在中国极具争议性的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胜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毫不客气的说诺兰是全球电影人中最天赋型的选手,他从一出道就在不断走向人生巅峰,甚至于在他的职业生涯里就没有拍摄过豆瓣评分7.5分以下的电影,哪怕是评论最差的《信条》在豆瓣也有7.6分(落雪认为却是诺兰最佳)。

除《信条》以外,诺兰所有电影都在8分以上。

在诺兰的诸多烧脑电影中,除了在国际上最为好评的《黑暗骑士》三部曲,国内最为好评的《盗梦空间》,以及影评最喜欢的《记忆碎片》以外,落雪认为成就最好的莫过于《致命魔术》。

瑰丽无比的想象力加上层层嵌套的蒙太奇叙事再加上抽丝剥茧的悬疑,以及蝙蝠侠+咕噜+黑寡妇大战金刚狼的戏外噱头,也让人目眩神迷。尤其是其更加成熟,更加引人入胜的蒙太奇叙事,把一个普通的故事变得如此瑰丽,诺兰真乃神人!

《致命魔术》上映于2006年,虽然在全球只取得了1.09亿美元的票房,但该片在豆瓣上却有86.6万人为其打出了8.9分,在豆瓣top250中位列第82名,更恐怖的是该片原来的评分只有8.8分,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评分不仅没有下跌,甚至还在上涨。

在IMDB中更有140万人为其打出了8.5的超高分,位列IMDB top250第43位。

可以说该片不管在中国影迷眼中还是国外影迷眼中,都是当之无愧的神作,也是影史最佳的烧脑电影之一。

个人评分:9分

观看建议:强烈推荐

1、神一样的叙事

除了《黑暗骑士》三部曲以外,诺兰电影的故事其实都可以说是非常简单,比如《致命魔术》的故事梗概其实就是,19世纪末,两个醉心于魔术的少年安吉尔和波登在同一个魔术团工作,但可能因波登一次追求更好的尝试,最终害死了安吉尔的妻子,随后两人独立各自追求更好的魔术,又相互陷害,最终两人都不得善终的故事。

故事并不难理解,然而有趣的是导演讲故事的方式。

从没有任何一个像诺兰一样醉心于蒙太奇,而这种特殊的剪辑手法,让一个个看似简单甚至无聊的故事都变得妙趣横生,不断打乱的时间线,更是让人忍不住就会沉浸在电影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电影开始就是一场回忆,然后由回忆带入现实,然后又由现实里的看到的波登得到的安吉尔的日记本,时间线从现在顺利过渡到过去安吉尔的故事,过去的安吉尔又在家里看他曾经得到的波登的日记本,然后时间线就顺利过渡到电影时间线的最开始,也就是那场事故前发生的故事。

并在此期间通过一个中国老人的魔术表演,揭示了本片的终极核心,就是对表演者对魔术至臻的付出,包括改变生活习惯等。

同时,电影又不断把故事时间线闪回到现在,再抛出新的问题,卡德洛爵士是谁?为什么要买该魔术道具,然后再由魔术道具与魔术水下逃生装置的共同点,再把时间线带回到故事之初,并承接前面的故事,正式展现事故,让波登与安吉两人彻底闹掰,并开始相互拆台对方的魔术,引出两人在事故后的故事,以及年轻美艳的寡姐。

两人又因为相互看着对方曾经的日记本而产生时空交错。

在整个故事中,导演以日记本、相似物等为纽带不断将观众带入不同的时间线节点中,展现其片面的故事,同时再在时空交叉的过程中去展现另一个人的故事,但两人的故事并不同步,也就需要观众在看的过程中不断对时间线进行重组,还原最本初的故事。

正是由于这种极致的拉扯,让观众不仅是在看电影,其实也是在参与电影,在此过程中就把电影这项艺术从一种单方面的观影活动变成了双方之间的互动与博弈。

电影也从单纯的影视作品,变成了与观众之间的一场脑力游戏,电影不断以各种碎片化的时间线、人物细节等愚弄观众,而观众就需要在观影的同时化身为一个超级侦探,不断在这场罗生门中重新解构时间线,同时不断去解析电影留下的细节。

而电影在最后一刻的解密,也把这种神一样的互动叙事活动引向了高潮,让观众在最后一刻可以得到一个答案与自己猜想的结果两相印证,从内心得到极大的满足。

对于在这场博弈游戏中并没有猜到答案的朋友,电影也极尽聪明之能,最后简单而出乎意料的答案,让人不断回忆故事,不断在脑海回忆各种细节,哪怕走出电影院,也能让人直呼一声“牛X”。此时,电影最终的结局在这种互动博弈中就已经显得没有任何意义了。

在惊叹完导演神乎其神的叙事结构以后,在强烈的光辉之下,本片的故事剧情常常会被人忽视,所以当我们抛开结构以后,我又会再次惊叹于导演对故事细节的包括。

2、神一样的故事

我们前面说本片的故事并不复杂,甚至不够惊艳,那是相对于本片神乎其神的蒙太奇手法而言,如果抛开蒙太奇神环以后,我们依旧会被电影的故事所打动。

诺兰从来都是一个优秀的故事人,他不断在挖坑—填坑—解析的过程中,尤其是再叠加了蒙太奇手法以后,就把故事本身的神秘程度以及精彩程度,都实现了几何倍数的提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比如,电影一开始导演就不断以“闪现”的方式展示大量遗落的帽子,既开始挖坑,让人去好奇这些帽子为什么在那里;还有波顿当晚害死安吉尔(狼叔)的全过程究竟是怎样的,但是导演却深谙观众心理,越是足够大的坑,越是要在最后的关键点来填,所以他又不断地在挖小坑。

破碎的时间线带来了故事的不完整,而这种不完整却会驱使观众不断去思考与还原,不断去揣摩导演的意图。

除了挖坑与填坑之外,导演不断还把电影最终极的坑——“蝙蝠侠如何实现分身”的问题直接放到了电影中。然而越是如此大胆,观众越会随着故事情节,随着角色思维方式而带偏,哪怕答案就放在所有人的面前,结果却没有一个人愿意相信

而当电影在最后一刻揭秘的时候,所有隐秘、所有手段,全部在电影中呈现的时候,尤其是看到最后的终极“大坑”的答案,其实在很早以前导演就已经告知了,此时就只会想起余华评价莫言《酒国》时的“国粹三连”。

同时,导演也在这种故事中探讨了“工作态度”。

如果一个人真的想要封神,想要在自己喜欢的领域获得一定的成就,取得别人难以企及的高度,那么就一定要全身心投入,甚至为此放弃生活、放弃家庭、放弃周遭的一切。如果又想成功,又不想有任何付出,那么就只能期待玄幻元素的降临。

波顿与安吉尔的相互对立,与其说是两个人不幸的冲突,倒不如说是两种生活态度的天然对立,波顿始终是那个热爱工作、热爱梦想的人,他想要不断突破不断成长,而安吉尔则始终是那个热爱生活、热爱舞台的人,工作于他只是一种生活手段,他没有非常强烈地探求精神,却有足够的幸运与天赋。

哪怕两人不会因为安吉尔妻子的意外而反目成仇,最终也必将因为人生理念的不同而分道扬镳,极致的工作与极致的生活,本就是天然的冲突与对立。

所以当我们严重偏向于其中一方时,就是命运悲剧的开始,为了魔术,为了自己那独一无二的魔术,波顿牺牲了生活、牺牲了妻子,而安吉尔本来可以功成名就却因为内心对荧光灯的向往最终功亏一篑。

导演始终让故事处在一种极致的矛盾与微妙的平衡之间,如果从安吉尔遇到特斯拉,再到安吉尔成功让波顿被绞死来看,似乎导演内心偏向还是向往生活的安吉尔,然而最后的最后,安吉尔也死在了波顿孪生兄弟的枪下,导演又在这种极致中找到了一种微妙的平衡。

那就是生活与工作应该相互成就,如果只有其中之一,那么最后的结局必然是灭亡。

其实本片的故事还有非常多可以谈论,可以探讨的地方,今天就只是对故事进行一个简述,喜欢的朋友强烈推荐。除了故事以外,其实本片的演员阵容更是堪称无敌,如果放在如今,那么票房还能多好几倍。

3、复杂的角色卡司

虽然本片的故事非常丰富,然而能给到演员的发挥空间其实并不多,《致命魔术》是导演的绚烂个人秀,却不是演员的表演辉煌。

本片在豆瓣top250里的简评特别有意思,“孪生蝙蝠侠大战克隆金刚狼。”

准确说应该是蝙蝠侠携手咕噜以及黑寡妇,大战克隆金刚狼。

在这部男人戏里,除了蝙蝠侠与金刚狼以外,其实所有人都是花瓶,哪怕是寡姐,而电影里最能体现演技的,其实是安吉尔的扮演者休·杰克曼,他把放荡、萎靡、不甘、愤怒、阴险等等多种情绪都拿捏的恰到好处,可以说在演技之战中,金刚狼还是领先蝙蝠侠太多了。

为什么本片在上映之初票房了了,最终却在豆瓣与IMDB上都成了不可多得的经典,除了优秀的蒙太奇、诡谲多变的故事,以及复杂的卡司阵容以外,其实本片还有非常多的细节值得我们去解读。

比如魔术表演的看破不说破,不就是最真实的生活写照吗?还有个人对于克隆技术的担忧,谁才是真正本体的思考。以及工作与生活的区分,都是电影里非常值得探讨与深究的细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总体来说,本片剪辑效果封神、故事理念以及讲故事的手法都堪称无敌,哪怕是与诺兰所有的电影相比,在蒙太奇与故事悬疑的打造上,本片也绝对是最巅峰的存在。而《星际穿越》胜在硬科幻、《盗梦空间》胜在理念、《黑暗骑士》三部曲胜在故事思想、《信条》胜在打破常规,真正最能体现诺兰特色的反而是这部《致命魔术》。

个人强烈推荐,本人才疏学浅并不能完全将电影的好看及优点展现,强烈推荐亲自一看,神片!真的是神片!

好评,本片强烈推荐!

落雪也会在接下来的日子中,为大家分享个人喜欢的佳片,一定是在某些地方能够打动到落雪,不一定是传统意义上深刻无比的电影,但一定是能够让人耳目一新,或能让人在无数个瞬间想起的电影。不过落雪才疏学浅,而文字描述毕竟不如视频直接,所以写的不够好、没有原片动人的地方,还请海涵!

好了,今天就聊到这儿,觉得落雪说的还有几分道理的,就请转评赞,随便给一个,想从不同维度了解一部电影,想看好电影的话,麻烦大家关注落雪,谢谢!

上期推文推荐:好看!超好看!这部科幻神作,绝了!

上期推文推荐:影史最惊艳的卧底警匪片,好看到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