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史上有父子书法家、兄弟书法家,如“二王”父子、欧阳询、欧阳通父子,文徵明、文彭父子、梁诗正、梁国治父子,也有王献之、王徽之兄弟、蔡京、蔡卞兄弟、文彭、文嘉兄弟,他们书艺绝伦,牢牢占据书坛一席之地。不过,书史上的夫妻书法家却非常少。

古代女子的地位低下,相比于才华,人们更重视她们的妇德,寻常百姓家的女性,可能终其一生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至于那些大户人家的女儿,虽然接受了琴棋书画教育,但也不会特地将这些展示给大众看,它们最终也就成了聊以自娱的工具而已。

翻遍史书,留下姓名的才女太少了,卫夫人、蔡文姬、鱼玄机、李清照,以及管道昇,她们是最具代表性的几位。而赵孟頫、管道昇也是书法史上成就最高的夫妻书法家。赵孟頫出身皇族,曾被元朝统治者称赞为“神仙中人”,他自然不会对寻常女子动心。

但是当他初见管道昇时,却动心了。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赵孟頫与她结为连理,此后相伴一生。两人有着共同的兴趣,诗文唱和、书画切磋,感情越来越深。“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古人最推崇的夫妻情景,在赵孟頫夫妻这里就是常态。

管的书法受赵孟頫影响,并达到了相当的水准,后世将她与卫夫人合称“书坛两夫人”。不过,幸福的日子到延祐六年(1319年)五月戛然而止,这一年管道昇病逝,赵孟頫悲痛欲绝,也在三年后驾鹤西去。

夫人离世,赵孟頫亲自写下一件书法祭奠,它就是小楷《洛神赋》,此作写于管夫人离世两个多月后。三国时期,大才子曹植为洛神写下千古奇文,而在赵孟頫看来,管道昇就是自己的“洛神”。这卷《洛神赋》凝聚了他50多年的小楷功力,字字虔诚而深情,用笔丰富、一丝不苟,可以代表“赵体”小楷的最高水准。

《洛神赋》内容仙气飘飘,书法已臻化境,两者结合堪称绝壁,这等境界恐怕王羲之也难以压过。此帖共53行、1000余字,单字大小约1厘米。赵孟頫小楷取法于王羲之《黄庭经》《乐毅论》、王献之《玉版十三行》。此卷顺锋行笔,藏露兼备,行笔中锋,笔画细润流利、稳实含蓄。

用笔方圆兼备,笔势收放自如,内擫外拓变化自然,字虽小但用笔细腻精谨,无丝毫含糊之处。转折处外圆内方,绞转运腕一搨直下,颇得晋唐法度。结字端庄妍美,章法疏密得宜,气韵高贵,无丝毫俗气,堪称赵体小楷的绝佳法帖。

学书法要“取法乎上”,赵孟頫是“楷书四大家”之一,这件作品又是其晚年成熟之作,笔法丰富而精谨,如能将它练通透,小楷也就不在话下了。

而今,我们将这卷藏于北京故宫的小楷《洛神赋》原作进行了超高清1:1复制,用市面先进的技术,达到了与真迹相差无二,笔画、墨色纤毫毕现,配以纯手工装裱。特向您推荐,期待您的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