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变化的川味原料”系列之川猪篇
1911年9月7日,川督赵尔丰诱捕四川保路要员,枪杀请愿民众,制造成都血案。是夜,起事水电报自劝业道农场发出,各地军民揭竿而起。11月22日重庆建蜀军政府,27日成都立大汉四川军政府,东西对峙,剑拔弩张。
翌年1月27日成渝两府代表张治祥、朱之洪在重庆商定草约,2月2日签订正式合同,遂于3月11日在成都合并,成立中华民国四川都督府,川省始统一入民。
民国初年,四川主要农事机构及川猪概况。
清末新政时,四川农政总局、劝业道所拟“先蚕桑树艺,后农田畜牧”之农业改良计划,及初具雏形之农改系统,民初渐次恢复。
四川都督府成立后,设实业司承原劝业道事,统管农工商渔林矿各业,司长王国辅(伯涵),内设农务等五科,农务科分农政、农业两课。1914年6月,实业司改组实业科,隶于四川政务厅,执掌仍旧,地方设实业局所。川猪事宜概归各级实业部门管理。
原成都总府街之四川农务总会,迁至南打金街续办。原各属农务分会、分所,由地方知事续办,并令各农校毕业生入会参职,致其职员大半为有农学知识者。原各属农校、农事试验场、垦牧场社、模范工场等多复旧业。
原成都浆洗街之四川劝业道农事试验场,反正时惨遭兵燹,次年筹款重建,新购农林种子,聘请日本技师,增修农产陈列室,更名四川省地方农事试验场,设园艺、树艺、畜牧、测候、森林五部,近地重建女子蚕桑师范传习所,增设林业试验场、制丝工场,又于汶川白龙池设林业分场,由是生气渐复。省农场早期场长有陶嗣侃、袁荫棠、温良等。
原成都白塔寺之四川通省中等农业学堂,更名四川高等农业学校,设大中专两部,以江书祥为校长,扩建校属农场并新置灌县灵岩山林场及养蚕制丝室。1914年更名四川公立农业专门学校,以凌春鸿为校长,设农学、林学、兽医学本科,为全省培养高级农林兽医人才。
民初,四川养猪业受反正之役影响,产量有所下降。据北洋政府统计局统计,1914年全国养猪约7682万头,四川养猪约983万头,占12.8%,居全国第一。但较本省1910年的1189万头少206万头,降幅逾17%。
防区时代,为满足省内需求的川猪改良及洋猪入川。
自1915年冬护国军兴,全川陷入近二十年空前内耗,兵祸连年,政不入轨,苛捐杂税,层层抽剥,加天灾频来,水旱交乘,致农业衰败,农村破产。农家猪只,历兵匪劫掠,经兽疫侵袭,持续减产,至二十年代初降至800余万头,较民初又少100余万头。
四川养猪,原以采肥为首要,不以营利为目的,自猪鬃等副产被外商大肆采购,其经济性才逐渐增强。川猪减产对经济直接影响有三,一为肉品交易,二为屠宰税及附加,三为猪鬃等副产对外贸易。另如农家肥料、民众营养问题,则间接影响生产。综合损失上千万元之巨。
川鬃质优,久负盛名,各国军事、工业用鬃日增,对川鬃需求日盛,遂促成一奇观:猪只总量递减,猪鬃出口量却递增。此实四川猪业从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变之故。面对如此变化,官民盲目生产保量,非常屠宰取鬃,致川猪生态受损,生产效率降低。
旧俗,川猪有坝子猪和山猪两种。盆地内所产皆坝子猪,依毛色又分黑毛猪和白毛猪。黑毛猪最普遍,川谚“黑毛猪儿家家有”即为写照。白毛猪量少,荣昌、隆昌两县为主产区,故称荣隆猪、隆昌猪或荣昌猪。川南山区各县所产统称山猪,黑色为主,间有棕色。
其中,荣隆白鬃是公认之世界名品,量虽少而价值极高,利润颇丰。传统黑猪区,本以白猪不祥或肉腥而多抵触。然为厚利,周边数十县一面自荣隆采购仔猪饲养以取白鬃,一面将其与当地黑猪杂交繁殖以求增效,竟催生出不如父代之花猪,加之恣意交配,品种混杂,饲养不佳,黑白猪种均呈退化趋势。
鉴于上述诸端,四川各界从二十年代起,即筹划以提升产量,增加出口,满足本省本区需要为主旨的川猪改良运动,多地兴起养猪试验,纷纷引进洋猪与土猪杂交,成为川猪变种的重要转折。
四川省地方农事试验场虽早设畜牧部,但向无养猪记录。至1921年初,始饲有一批猪只以求改良,是为全川官办养猪试验之始。惜其数量、品种皆不可考。后因人财不济,试验难继,复以出售农林种苗勉强维持。
1922年6月,四川公立农业专门学校呈请省府批准,组成农业考察团,赴国内及日本多地调查农林状况与农业教育,期间涉及多个畜牧教研机构,返程后将报告编制成册,在省内广为传播,反响较大。
1924年8月,原四川民政厅实业科,独立为四川实业厅,直隶于农商部,厅长谢培筠,业务分四科,其中第二科掌理农林渔牧,科长徐埏(孝恢)。该厅发布各县农场办法提纲,系统阐述农事试验细则,集中介绍外来品种试验、经济试验、本地特产试验等三种农场办法,后各地川猪改良试验多加参照。
1930年5月,四川实业厅正式改组为四川省建设厅,掌理本省农矿工商事务,厅长初由向传义兼任,在原实业厅四科基础上,增设第五科主管交通等事,农林畜渔仍由第二科掌理。自此,川猪事宜改由各级建设部门管理,直至民末。
1931年春,二十军驻防广安,军长杨森(子惠)鉴于戍区农村破产,副业待振,遂筹款于桂花场创办集中畜牧试验场,以杨占云督建,谭万烈任场长,汪敷昇任技师。该场自北平、上海购入美国波支猪、沙诺乳羊,在川内采购一批猪牛饲养,为四川最早引进洋猪记录。
是年4月,中国西部科学院农事试验场在江北东阳成立,院农林所刘雨若兼农场主任,面积116亩,设畜牧部,分猪、鸡两业,引进波支猪饲养。该院由卢作孚上年秋创于巴县北碚,为全国有名的综合科研机构,卢氏及董事会刘湘、甘绩镛、刘航琛等人,后皆成川猪改良重要人士。
1933年2月,二十一军在巴县磁器口主办四川中心农事试验场,军部政务处长甘绩镛(典夔)亲任场长,邀陈让卿回川任副场长。该场面积达1500亩,初设农艺、园艺、畜产三科,建有猪房2座,猪舍14间,可容猪200余头,号称华西第一完美猪舍。
畜产科主任陈万骢(希恒),技士李治鹏,分别自中央大学、定县平教会购入英国盘克县猪3头、美国波支猪6头,另购入荣昌猪18头,着重开展洋猪纯种繁殖、土洋杂交育种及荣昌猪改良试验。
中心农场成立五个月后,即并入四川乡村建设学院,遂成四川首个集养猪教育、调查、试验、推广为一体的综合教研机构。乡建学院后改四川省立教育学院,为西南大学前身。
1933年初,江津县长高泳修(显鉴)创办四川平教会,4月在该县白沙驴溪设实验区,邀吴太仁主理。同年秋成立农事试验场,以任百鹏主畜牧,自定县引进波支猪2头,另购荣昌猪10头,江津本地猪24头,开展猪种改良试验,任氏后赴玉森农场。
重庆化龙桥之四川玉森农场,为民办养猪翘楚。该场由二十一军炮兵司令蓝田玉创办,资中、内江、巴县皆设分场,规模宏大。1934年秋聘任百鹏建畜产部,自定县、上海购得两批波支猪,自宜昌购得美国汉普县猪8头,另购荣昌猪300头,实行商业化运作。
当时各区所引洋猪,特别是波支猪,多来自河北定县平教会,实因川人晏阳初之故。晏氏为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主要创始人,长年致力平民教育,二十年代在定县设实验区,自国外引进洋种改良土种,颇具成效,遂受各界瞩目。
此阶段,川省防区未除,政令未统,各地川猪改良试验虽有成绩,但并不显著,部分结论仍待进一步论证,至于推广更为有限,洋猪及杂交猪多存于试验场,民间所养仍是土种天下。
抗战时期,为支撑国家需要的川猪改良及审视检讨。
1933年9月,二刘大战结束,四川近二十年之混乱告终。同时,四川充当民族复兴根据地之形势愈明。翌年5月,四川善后督办刘湘(甫澄)组织全川建设、教育及各界要员八百余人,在成都青羊宫召开生产建设大会,倡导捐税减负、土货改良、职业教育、金融济农等促产要举。
1935年2月,四川省政府改组,刘湘任省主席,川政统一,防区解体。郭昌明、卢作孚先后任建设厅长。此后,由中央、省府、建厅统一筹划实施的,以支撑国家需要为核心的川猪改良全面展开。
当年10月,四川省农村合作委员会成立,刘航琛、汤允夫、许昌龄、凤纯德任委员,其中刘航琛为委员长,汤允夫为总干事。该会旨在办理四川农村金融紧急救济及合作事宜,后协同各银行保险机构,在农民贷款养猪方面着力较多。
1936年3月,由建设厅直辖的四川省家畜保育所在成都成立,为全省有计划地实施川猪改良之始。所址由浆洗街原省农场改建,占地75亩,设畜牧科、兽医科、事务科及编委会,着力解决猪鬃、猪种、饲料、防疫、畜病、标本等紧要问题。是年8月,该所建立成华、荣隆、犍乐、江巴四个实验区,除犍乐区着眼牛疫防治外,其余三区皆侧重川猪改良。
该所汇集一批高水平人才,所长程绍迥,副所长汪国舆,畜牧科主任吴年吉,技士余得仁、梁正国,技佐缪炎生、焦龙华、任百鹏等,兽医科主任熊大仕,技士吴赓荣、杨兴业、彭忠信、钱树培,技佐陈志平、潘新权等,多毕业于美国艾奥瓦大学、普渡大学、日本东京农大及国内燕京大学、浙江大学、上海兽医学校,技术力量雄厚。
该所先后引进各地名猪,至次年6月计有英国盘克县猪28头,约克县猪36头,国内金华猪3头、如皋猪1头、云南猪17头,省内荣昌猪37头、内江猪16头、彭山猪5头、宜宾猪1头、乐山猪4头、华阳猪3头、荣县猪1头、南溪猪2头、筠连猪8头,另育有土洋一代杂种77头。洋猪自美国艾奥瓦大学采购,以保纯正。
1938年9月,为节省经费,增进效率,省府合并家畜保育所、蚕丝改良场、稻麦改进所、棉作试验场、甘蔗试验场、第一林场、农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所、园艺试验场、林业试验场等九农事机关,成立四川省农业改进所,址设外东净居寺,所长赵连芳。次年9月,于所内成立四川省农业推广委员会,从而形成一个包括九组、二室、一委员会、十三附属场所、七附属单位在内的全省农业改良系统。
家畜保育所并入川农所畜牧组,主任熊大仕,原址改建成都畜牧总场,另建内江种猪场、三台白猪繁殖场。至1939年12月,三场加三峡实验区畜牧场(原江巴实验区),计有英国约克县猪、盘克县猪,美国汉普县猪、波支猪、白彻斯特猪百余头,省内外土种猪近千头。
抗战爆发后,国内畜牧兽医单位迁川,如农产促进委员会、农林部四川推广繁殖站、农林部南川更牛繁殖场、农林部兽疫防治站、中央畜牧实验所、中国畜牧学会、中央大学、金陵大学、铭贤学院、边疆学校等(其种院校为涉畜牧兽医教学者)。随之而来的还有大批畜牧兽医专家,如蔡无忌、许振英、朱宣人、戈福江、戈福鼎、汪荫元、彭文如等。
内迁单位入川后,即与省内相关机构协作,创办农业推广试验区、各县农业推广所、家畜促进委员会,深入农村调研推广,培训人员,组织国外专家来川讲学。短短数年便取得大量研究成果,于四川于全国养猪业贡献极大。期间,专家们试选出几个川猪优良土种,即内江猪、荣昌猪、成华猪、彭山猪、宜宾猪,尤以前三者最佳。
1943年9月,为改进全国畜牧事业,农林部召集中美专家,在荣昌中央畜牧实验所,举行全国畜牧检讨会议。会议由农林部渔牧司司长程绍迥主持(原保育所所长),就当时各地畜牧问题及战后畜牧问题详细探讨。与会者有蔡无忌、张范村、沈同、吴仲贤、许振英、汤逸人、蒋宗三、吕高辉、梁之军、马闻天、张松荫…及美国农业部家畜育种专家费理朴。
费理朴时任农林部美籍畜牧顾问,曾赴国内各地考察,与国内专家探讨,交换意见,拟具《中国畜牧改良计划》(许振英译)供当局采纳。费氏后又与另一美籍赴华专家蒋森共撰《中国之畜牧》(汤逸人译)为国内参考。书中涉及养猪内容,多引国内专家在川之研究成果,颇能反映当时川猪改良实际,部分观点至今仍值得细究。
战时,四川汇聚全国一流畜牧机构及人才,内外需求拉动,工商配套完善,养猪及副产品制造得以快速发展。川猪改良历经专业冷静的审视后,对土洋杂交繁育更趋理性,业务重心渐移至土种改良推广及防疫治疗。
并参中农所、省建厅、保育所等统计数据,四川养猪数除抗战头两年低于1000万头以外,其余年份约在1100至1200万头之间,川鬃出口总值逐年增长,初不足千万元,1940年已达三四千万元,考虑贸易及人口因素,此成绩颇为可观。
民国晚期,四川养猪业概况及转折综述。
抗战结束,内迁机构复员。四川农牧机构部分延续,部分或并或销,养猪试验多停滞,收效甚微。民众养猪受物价等因素影响,猪价涨幅抵不过粮价飞涨,养猪者减少。偶有利好消息——如1946年初贵州自隆昌采购仔猪4000头——仍难改变整体疲软局面,至1949年,四川养猪一千万出头,与清末持平。
上世纪初,近代畜牧学传至四川,闯进来的洋教授们,跨出去的猪学士们,不断以批判的眼光来审视土猪,反复以西方科学、经济标准,来评定其优劣。于是乎,土猪身体背陷、腹垂、腿短、臂斜,这些本以为常的原生特征,纷纷被指责为先天缺陷,即便其产仔量与洋猪不相上下,也被认是繁殖能力弱。
多少年来,川人于川猪,纵其貌丑陋,其性迟笨,终因其肥料是那样利农,其肉脂是那样香醇,总能顺其自然。但经教授学士开导,白银大洋诱惑,一些有识之士再也不能与其和睦相处了,巴不得它少吃、多长、快长,长得瘦,长得美。于是乎,各国洋猪被接驾入川,住漂亮猪舍,吃高贵饲料,坐等土猪朝圣。然几经折腾,洋猪水土不服,病的病死的死,少数幸存亦留农场供好奇者参观。
民国时期,四川养猪业出现了剧烈变化,有官办养猪之变,有民间养猪之变,有养猪政策之变,有养猪环境之变,有养猪观念之变,有养猪目的之变。这些变化的集中体现,便是洋猪入川及土洋杂交大幕的开启,是为川猪变种之转折。
文/泡海椒(川味文化)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仅供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