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北溪事件”在过去一年里引起了许多公众的热议,目前还没有定论,但是,西方世界的目光已经开始转向乌克兰。三月初,美国一位不知名的官员透露,他们得到的信息是,这次袭击与乌克兰有关,牵扯到了一群“武装分子”。虽然泽连斯基曾几次向公众解释说,乌国对这起事故一无所知,也从未参加这起事故的军事活动,但是,这篇报道仍然引起了轩然大波,之后,乌克兰就放弃了对这篇报道的反应。

据这几家西方媒体透露,这次行动的幕后黑手是“乌克兰的俄罗斯人”,没有美国人。报告还推测犯罪手法很有可能是由有经验的潜水人员在水中安放了一枚炸药,因而相信这项工作不会有什么难度。俄罗斯在整个事件过程中始终没有承认这个观点,并且表示美国占支配地位的报导是不可靠的。而与这起案件有关的德国,则对这起案件讳莫如深,拒不合作,根本找不到什么破绽。

26号,美国记者赫什在之前的报导中再次透露:“据最近获得的信息,事件和乌克兰一点关系都没有,他们也没有这个能力。”他对媒体说,所有的研究都集中在拜登政府对“北溪”进行的破坏上,这是只有这一条容易被袭击的输油管线,而美国很容易在这一点上编造谎言。赫什也着重指出,美国这么做是为了防止俄罗斯在德国拥有更大的权力。为了筹备这场战役,美国海军花了好几个月的时间。而且,乌克兰也不会因为一个“失效的输油管线”而去招惹德国,毕竟它还需要德国的帮助。

也有人指出,西蒙这番话的目的很明显,那就是乌克兰与德国并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反而是德国在欧洲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根本没有任何理由让乌军冒着炸毁输油管线的风险。而且就算他们真的这么做了,乌克兰也没有足够的人手来进行这次行动,没有了西方国家的帮助,他们也无法顺利地完成这次行动。因此不管“作案者”是什么身份,在赫什看来,这件事的幕后黑手肯定是美国,就算乌克兰人参与其中,那也只是个幌子罢了。
值得注意的是,俄罗斯方面坚决主张多方参加,但是在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上,仅有俄罗斯,中国,巴西三个成员国赞成,其余12个成员国,包括美国,法国,阿尔巴尼亚,瑞士,英国,日本,都投了反对票,因此最终决议被否决。有人说:“既然这件事与美国没有关系,为何他们不愿意接受一场证明自己的国际调查?不过,既然德国已经放弃了对此事的追查,那就没有任何意义了,俄罗斯方面也不会继续追问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