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人星光原创
作者:华人星光
前两天,
拜登急匆匆赶赴越南,
除了各种拉拢,
提升和越南的战略伙伴关系,
他还带着一个重要的任务,
那就是心心念念的稀土资源。
越南拥有稀土2100万吨,
占全球的18%,排在世界第三。
拜登这次访越,对稀土十分上心,
希望“协助”越南一起开发。
稀土到底有多厉害?
美国媒体曾经给出了答案:
“稀土会影响到一切,
小到手机、照相机等30多个产业,
大到精确制导导弹、火箭卫星、
战斗机等高科技武器,
都离不开稀土!”
而这个地球上,
稀土储量排世界第一的国家,
是我们中国。
2010年,
由于日本觊觎我钓鱼岛,
中国暂停对日稀土出口,
仅半年时间,
日本与稀土相关的产业直接停摆,
稀土价格上涨十倍以上。
捏着这样一张真正的“王牌”,
且看将来谁封锁谁?

中国稀土,“出鞘见血”,
所以为“防患于未然”,
拜登现在急得上蹿下跳,
各种寻求稀土资源的合作,
不久前还和蒙古国签订协议,
可惜,并没有什么用。
因为其他国家包括美国,
只能将稀土从地下挖出来,
却没有稀土加工的能力。
这许多年来,
他们都是将挖出来的稀土送到中国,
在我们的生产线上加工好之后,
他们再“进口”回去。
如果说,
国外稀土加工能力是20分的话,
那么中国应该是120分,
天上飘来四个字:遥遥领先……
而今天,
我们能拥有稀土这样一张“王牌”,
能拥有国外没有的稀土提纯生产线,
最该感谢一个男人,
他叫:徐光宪。

那时童年,他家有良母,
虽目不识丁却懂得教育孩子们:
家有良田千顷,
不如一技傍身!
于是徐光宪拼命苦读诗书。
那时少年,家里顶梁柱倒了,
徐父撒手人寰,
全家失去经济来源,
他再念不了书了,
于是去往昆明铁路寻找工作。
那时青年,
他被人骗走了所有的钱,
于是孤身一人流落上海,
边打工边自学。
正是烽火连天的苦难岁月,
日寇在上海耀武扬威荼毒生灵,
徐光宪的日子不好过,
但他到底还是努力挣出光明人生:
考上国立交通大学,
还解决了自己的终身大事,
和志同道合的爱人高小霞喜结良缘。

1946年,夫妻二人,
同时获得去美国留学的资格,
他以两门功课满分的成绩,
考入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博士,
主修量子化学。
仅两年零八个月,
徐光宪就获得了博士学位。
美国看重他的才干,
让他去芝加哥大学做博士后。
有令人艳羡的收入,
有上等的社会地位,
眼瞅着未来一片光明,
就在此时,抗美援朝爆发了,
这对小夫妻义愤填膺,
徐光宪当即就收拾行李要走,
高小霞只差一年就博士毕业了,
可她没有丝毫犹豫,
直接放弃了博士学位,
他们不愿在敌对祖国的国度,
再多待一分一秒!

回到祖国的徐光宪,
简直是火力全开,
1951年,他开设物理化学课,
为国家培养了第一批放射化学人才;
接着他换了新领域,
主讲新开的物质结构课,
编写了全国第一本物质结构教材;
1956年,钱三强找到他,
他又服从安排调入原子能系统,
从事核燃料萃取化学研究。
1964年的至高绝密会议上,
徐光宪神神秘秘地拿出研究成果,
举座皆惊,
那是原子弹必须的原料:
钚(bù )的关键提取方法!
赫赫两弹,有他一功!
为了一句国家需要,
他竟能三次转变研究方向,
一而再再而三从零开始,
如此毅力和决心,
如此强大的能力和智慧,
这不是一般人所能拥有的。
但这样的人中之龙,
终究逃不过命运的捉弄。
1966年开始,
徐光宪夫妇没能躲过那场浩劫,
整日里被批得灰头土脸,
站在台上,知识分子的尊严扫地,
被台下人侮辱地体无完肤。
可每次批完,
他和没事人似的回来,
在风声鹤唳中偷偷科研。
有一次夫妻两个都在台上,
徐光宪悄悄对妻子说:
知道我每天站在这干嘛么,
我心里琢磨着化学的事呢。
狂风骤雨,
哪灭得了赤子胸中深藏的希冀,
此时被按入尘埃中的徐光宪,
在不久后的一天,
完成了一次,
让世界震惊不已的“中国冲击”!

1972年,
徐光宪接到一项紧急的机密任务,
分离镨和钕两种元素,
纯度要求很高,
他一看原材料就明白了,
这东西是搞高科技的关键:
“稀土”。
稀土可不是土,
它是17种彼此相似、
极难分离的金属元素。
其最珍贵的地方在于,
它是搞精尖产业的必备原料,
稀土中的镧元素,
被用在称霸蓝天的隐形战机上;
稀土的钐金属,
是夜视镜、
热成像等夜战仪器的必需……
关键是,这些稀土中的金属元素,
没有替代品。

而当时,
分离出稀土中金属的工艺,
是一项高度保密的顶尖技术,
只掌握在少数发达国家手中。
中国空有稀土资源世界第一的头衔,
却没有分离稀土的能力,
每年只能眼睁睁看着,
大量稀土被低价出口,
国外分离加工后,
我们以几十倍几百倍的价格买回来。
这种技术落后被动“挨宰”的局面,
令人痛苦,令人悲哀!
为此,52岁的徐光宪,
人生第四次“转行”,
他说:“再难我也要上!”
那会国际通用的稀土分离技术,
是离子交换法,
还有一种更先进的萃取法,
但是太难了,
始终没有人能够突破。
徐光宪说,
要搞就搞那个最难最先进的。
对于这样的异想天开,
国际在看笑话,
同事为他捏把汗,
这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尝试,
外国都没做成的方法,
徐光宪能成功吗?
短短三年后,
他就捧出轰动业界的巨大成果:
提出中国人自己的串级萃取理论,
并在稀土第一大厂进行试验,
一堆堆稀土原料倾泻而下,
经过萃取箱的提纯,
在流水线另一端,
各种高纯度的稀土元素,
就被源源不断输出!

上海跃龙厂稀土萃取分离装置
徐光宪一鸣惊人,
他完成了一件不可思议的壮举,
但更加令人难以置信的是,
如此高级的“聚宝盆”技术,
他一分钱都没有要,
免费向全中国推广!
以至于这项被西方视为:
世界顶尖的最高机密,
竟成了中国一个乡镇工厂,
都能轻松掌握的工艺。
发达国家,
对于高纯度稀土的垄断地位,
被彻底打破了,
有的不得不减产甚至停产,
一股强劲的“中国稀土旋风”,
在全世界刮了起来,
业界称之为“中国冲击”。
徐光宪创造了一段“传奇”,
因此被盛誉为“稀土界袁隆平”,
鲜花和掌声蜂拥而至,
但与此同时,
令他始料不及的巨大危机,
也接踵而来……

不知从何时起,
国际稀土市场,
被一只看不见的黑手笼罩,
变成了一个深不见底的旋涡,
将中国的稀土资源疯狂地吸入,
简直是有多少稀土,
西方国家就要多少稀土。
国内的许多工厂只为眼前牟利,
为了占据更多的市场,
他们不惜恶意竞争,
将稀土价格定得极低。
徐光宪拿起一张报纸,
那猩红的标题刺痛他的眼睛:
我们是把稀土当猪肉卖。
如此珍贵的资源,
不可再生的资源,
竟然只能卖出猪肉的价格。
当我们的稀土资源在流失,
西方却在大量储备,
长此以往,
中国的稀土将面临枯竭,
而西方会再次雄踞市场。
稀土,未来的战略资源,
高科技武器的必备原料,
真到那个时候,
后果不堪设想!

他痛心疾首,想尽办法挽救,
联合数位院士一起上书疾呼:
保护我国的稀土资源!
那年他已经80岁高龄,
四处奔走,
呼吁保护我国的稀土矿产,
呼吁组织成立稀土行业协会……
很快,国家拿出了管控政策,
严格控制稀土产量,
到2010年,
中国稀土出口从原来的12万吨,
降到只有3万吨,
并大幅度提高关税。
因为他这样的泣血付出高瞻远瞩,
中国的稀土资源、分离工艺,
被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当时代走到今天,
我们更能感受到徐老的恩泽后世。
美国华尔街日报写到:
“如果没有稀土,
我们将不再有电视屏幕、
电脑硬盘、光纤电缆、
数码相机,
和大多数医疗成像设备。”
另外,稀土制造的强力磁铁,
是美国国防所有导弹定向系统中,
至关重要的因素,
没有稀土,
美国就得告别航天发射和卫星,
炼油系统也会停转。
所以美国攻打伊拉克时说:
谁掌握了稀土,
谁就全天候掌握了战场。
稀土是未来人们,
将更加看重的战略性资源......
正因为有了徐光宪,
过去我们拥有了稀土分离工艺,
不用再看国外脸色,
因为有了徐光宪,
今时今日,
我国拥有了,
全世界最成熟的稀土工业体系,
握稳了“稀土”这张真正的王牌!

这一生,
他让中国在不断“得到”,
他自己却在“失去”。
在他将稀土中的,
17种金属元素分离的时候,
他的妻子高小霞,
将剩余的部分制成了肥料。
夫妻二人,
为国相拼,恩泽四海,
可不幸的是,
高小霞患上了癌症。

看着她被病魔折磨的日日夜夜,
他衣不解带的照顾床前。
她的虚弱,她的痛苦,
她一天天地消瘦下去……
多少次,他握着她的手喃喃:
“说好的一生一世,
说好的一起活到100岁,
你不要说话不算话……”
1998年,
高小霞病情恶化,强撑着坐正,
他们留下了最后一张合影,
他知道救不回她了,
像个孩子一样,
他哭红了眼眶……

自她走后,
他学着过一个人的日子,
一个人去图书馆,
一个人走在未名湖,
一个人看四季变换,
一个人的,柴米油盐……
2005年,
他设立“霞光奖学金”,
百万积蓄,献于学子;
2009年,
他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
500万奖金,他全都拿出来,
建立以稀土研究为核心的实验室。
2015年,他再无牵挂,
走完近一个世纪的人生,
和心心念念的妻子,
在另一个世界团聚!

君子如玉,立身一清如水,
光风霁月,为国一片丹心。
从量子化学到配位化学,
再到核燃料化学,
直到最后的稀土化学,
徐光宪这一生,为国四次转行,
核弹也好,稀土也好,
赫赫之至伟厥功,
遗泽中华千秋万代!
这样的大国巨星,
当之无愧的“中国稀土之父”,
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他,
我们永远感谢他,
因为中国人今天挺直的脊梁骨,
有一节是他给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