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半岛在东北亚地区地位重要,是日本进攻中国大陆的跳板,同时扼守着日本海到东海的上海交通要道。如果朝鲜半岛在中国手中,东北亚的格局就会发生巨大变化。然而,历史上中国古代并未将朝鲜半岛纳入版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汉代时,汉武帝灭卫氏朝鲜,设置了汉四郡,将朝鲜半岛纳入中国版图,但未能深入南部的三韩地区。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高句丽不断侵蚀四郡,最终占领了辽东和朝鲜。唐朝时期,曾联合新罗王朝灭高句丽和百济,设置了安东都护府于平壤。

但在676年,新罗不断北侵,唐朝被迫放弃朝鲜地区,将安东都护府内迁到辽东地区。后高丽王朝又越过大同江和清川江,元朝时期成为了元朝的傀儡。明朝初期,后高丽扩张到了图们江南岸,李成桂建立了韩国历史上的第三个王朝——李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清朝时期,虽两次征服李朝,但未废除李氏,使朝鲜半岛继续以半独立的形式存在。古代中央王朝不能将朝鲜半岛纳入版图的原因是,朝鲜半岛不适合农耕文明发展。因此,中央王朝在朝鲜半岛上难以经营。

朝鲜半岛是位于大陆末端的地区,地形崎岖不平,气候寒冷,森林密布,曾被称为“山林民族”的居住地区。在古代,由于难以开发,中原王朝必须花费巨大的成本才能在半岛发展,这种行为在海洋时代到来之前是得不偿失的。而且,朝鲜半岛的民族对中原王朝构不成威胁。

在朝鲜族和汉族的开发下,这里也逐渐被儒家农耕文明圈纳入,建立了新罗、后高丽、李氏三大王朝,国家政权稳定,外部力量难以将之彻底毁灭。农耕民族不具有游牧民族那种四处扩张的精神,因此不会对中原王朝产生威胁,中原王朝也不会花费巨大的精力去征服朝鲜半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另外,朝鲜半岛的民族享受到了藩属体系的好处。从唐朝开始,韩国就一直是中国的藩属国,他们通过向中央王朝进行朝贡贸易,获得了丰富的物资,尤其是明朝时期,大规模的“赏赐贸易”让韩国的经济迅速发展。

因此,古代韩国非常乐于加入中国建立的藩属体系,一旦受到中央王朝的威胁,韩国就立马宣布称臣纳贡,如此,中央王朝也不会继续进贡了,韩国的王朝也就得以保留下来,甚至比中央王朝活的更久。

在海洋时代,朝鲜半岛可以作为扼守日本海的要冲,也可以作为拱卫京津的要塞,还可以作为对日本贸易的桥头堡。同时,要是拥有朝鲜半岛,整个东北的出海口就打开了,东北经济也会更有活力。因此,将朝鲜半岛纳入版图或许是一个被遗憾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