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弱化手机业务,重心转向算力业务近日,华为在其发布会上没有提及手机业务,而是着重介绍了其算力业务。华为创始人任正非曾表示:“我们即将进入第四次工业革命,基础就是大算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华为全联接大会上,华为副董事长孟晚舟再次强调算力的重要性,“算力的稀缺和昂贵,已经成为制约AI发展的核心因素”。华为将致力于突破算力瓶颈,并在AI领域实现全面智能化战略。而国内市场的井喷给华为提供了承接剩余产能的机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此,除了苹果,华为又增添了一位世界级的科技巨头作为竞争对手——英伟达。虽然华为AI芯片在性能和软件生态上还是弱于英伟达,但在有自主可控需求的国内客户前仍有着巨大的竞争优势。

在一次会议上,华为高管孟晚舟表示,过去AI开发需要为不同的应用场景开发不同的模型,但现在一个大模型可以适应多种场景,这降低了AI开发门槛,缩短了技术到应用的周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外,孟晚舟强调算力对于AI现阶段发展的重要性,指出大模型需要大算力,算力稀缺且昂贵,成为制约AI发展的核心因素。华为将发挥自己在计算、存储、网络、能源等领域的综合优势,以系统架构思路打造AI集群,实现算力、运力、存力的一体化设计,突破算力瓶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外,华为在技术突围方面取得了进展,自主研发了鸿蒙操作系统、欧拉等工具软件,推出了不再使用美国芯片的Mate 60系列手机。华为高管任正非也表示,算力是新工业革命的基础。在美国制裁下,华为加大了研发投入,寻求技术突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华为的努力和成果让外界对其在成功技术突围下业绩增长有了较强预期。在华为全联接大会上,华为发布了昇腾AI计算集群Atlas 900 Super Cluster。该集群由华为自研的星河AI智算交换机连接大量自研芯片组成,可支持超万亿参数的大模型训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美国的制裁对华为造成了压力,但这也是一种动力。华为经过四年的努力,基本上建立了自己的平台,将来和美国的平台不一定在同一个基础上运行,但互联互通是一定的。任正非坦言,虽然面对美国的制裁和打压,华为会越来越困难,但也会越来越兴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华为云推出的昇腾AI云服务也得到了广泛关注。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在参加2023世界计算大会时表示,计算产业正处于中美竞争的关键点。

美国采取了两种手段来遏制中国计算产业的发展,一是通过出口管制,使中国无法获得先进的计算芯片和计算系统;二是通过制裁,将中国的半导体产业、人工智能产业等相关企业都纳入实体清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半导体产业未来在相当长时间里,制造工艺都将处于追赶状态,但如果因此不去使用中国自己生产的芯片、服务器和PC(个人电脑),差距永远是差距,落后永远是落后。徐直军表示,中国要坚定不移地打造自主的计算生态。随着政策松绑,中国的人工智能发展进入了应用生态井喷阶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目前,中国是全球最早确定类似“牌照”制度监管语言类大模型产品的国家。国家网信办联合其他五部门公布了《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自2023年8月15日起施行。在技术突围的推动下,华为AI芯片面临着更大的发展机遇。

中国要坚定不移地打造自主的计算生态,才能不断追赶并最终赶超其他国家的发展水平。根据相关法规,包括生成式AI产品在内的AI大模型需要经过算法备案和安全评估的双重监管手续才能合法上架。目前,已有11家公司通过备案,包括华为、腾讯等一线科技公司。

这些公司正在加紧将大模型部署到成熟应用上,比如百度搜索、阿里巴巴的淘宝、腾讯的广告和游戏业务等。华为最近发布了盘古汽车大模型和盘古医学大模型,并推出了盘古数字人大模型和盘古气象大模型的重磅升级。然而,由于大模型的巨大算力需求,GPU显卡供应紧张,价格飞涨。

这也导致算力租赁业务成为一门“现金奶牛”的生意。在这种情况下,华为的昇腾芯片有望承接英伟达的市场份额。虽然华为在性能和软件生态方面还有待提高,但在国内客户面前,华为仍然有主场优势。

《昇腾万里,力算未来》一文介绍了华安证券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情况,着重强调了他们在昇腾芯片应用方面的取得成果。而《中国AI大模型开闸》这篇文章则讲述了中国企业在开发大型人工智能模型方面的进展,取得了重要突破。

两篇文章都关注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体现了中国企业在该领域的实力和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