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听说过谁同时存在两个不同的ABO血型吗?
这样的“奇事”
最近就在川肿发生了!
近日,一位在川肿的住院患者邓大爷需要输血
输血科却发现邓大爷的血型标本显得很“特殊”
咋个特殊法呢?
我们普通人的红细胞只有一种ABO血型
A型、B型、O型,还有稍微少见点的AB型

而邓大爷的红细胞可不得了,
居然同时存在两个不同的ABO血型,

一部分红细胞是B型,一部分是O型。
这是为什么呢?

要想知道问题的答案
就得从血型系统说起了
血型指什么?
血型是指血液成分(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表面的抗原类型。截至2022年9月30日,人类已发现43个公认的血型系统,共包含349个红细胞抗原。
其中大家最熟知的就是ABO血型系统和Rh血型系统。
ABO血型系统如何分型?
ABO血型是根据红细胞膜上是否存在抗原A与抗原B而将血液分成4种血型。红细胞上只有抗原A为A型,只有抗原B为B型,若同时存在A和B抗原则为AB型,这两种抗原均无则为O型。

中国人群血型分布特征为O>A>B>AB,占比分别为34.18%、28.72%、28.19%、8.91%。四川地区人群血型分布特征与中国人群基本一致为O>A>B>AB,占比略有差异,分别为35.06%、31.44%、25.29%、8.21%。


“熊猫血”是怎么回事?
Rh血型系统是仅次于ABO血型系统的第二大血型。当一个人的红细胞上存在一种D血型物质(抗原)时,则称为Rh阳性,用Rh(+)表示;当缺乏D抗原时即为Rh阴性,用Rh(-)表示。
中国汉族人群Rh阳性占比约99.7%,Rh阴性占比约0.2%-0.4%。因此Rh阴性血人群在我国非常少见,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熊猫血”。

值得注意的是,Rh血型是血型分类的一种方法,并没有正常和异常之分。
为什么会同时存在两个不同的ABO血型?
像邓大爷这种特殊的红细胞血型分群情况往往有几种原因可能导致:造血干细胞移植、输注了异型血以及嵌合体。
通过翻看病历可以发现,邓大爷两年前在其他医院有输血史。邓大爷表示,他早已忘记了当时鉴定的血型结果,更不知输注的血型。但一般红细胞的寿命为120天,即使两年前输注了异型血也应该早代谢掉了。同时通过补充问诊,也排除了邓大爷有造血干细胞移植史的可能。
所以,答案只剩下了最后一个——嵌合体。
高度怀疑嵌合体后,输血科建议邓大爷将血液标本进行基因检测,结果基因型被确定为B101-O02。结合基因型与血清学结果综合分析,他的血型为B型+ O型嵌合体。
什么是嵌合体?
嵌合体是指同一个体中同时存在两个或多个细胞系的现象。按来源不同,嵌合体分为先天遗传性和获得性。按发生部位不同,先天性嵌合体又可以分为血型嵌合和全身嵌合。

血型嵌合由胚胎融合或异卵双胎的双绒毛膜胎盘发生血管融合引起,造血细胞通过吻合的血管进行交换。全身嵌合是指一个个体的不同组织中存在不同来源的细胞。这两种现象可以单独或同时存在。人类血型嵌合体检测出来的个体相对少见,需要专业的技能和临床经验来发现。
嵌合体如何输血呢?
输血科医生通过查阅文献发现,嵌合个体如需输血,应该按照“抗原数多”的血型输血。
邓大爷的红细胞上B型抗原更多,决定给他输注B型红细胞,在输注了4U红细胞后邓大爷的血红蛋白由76g/L升到了89g/L,血红蛋白提升明显且未发生溶血等不良反应,输血效果显著说明输注是成功且安全的。

值得注意的是,这并不是川肿输血科第一次处理类似疑难情况。

四川省肿瘤医院输血科能准确的鉴定出邓大爷的嵌合血型,并成功输血,不是偶然,而是源于输血科团队对于疑难血型、疑难交叉配血及临床输血等问题的丰富实践经验,川肿输血科是值得患者信赖的医疗团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