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摄影:嘉楠

近日,记者从区商务局获悉,四川省商务厅、四川省财政厅、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合发文公布“2023年创建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名单”。经审定,全省15个县(市、区)上榜,成都市共3个区入选,龙泉驿区占据一席,成为全省首批获评的县(市、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向下滑动查看所有内容

为何要创建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今年,四川提出建设服务业强省目标,大力推广实施以“新交子”领跑、提能增效、融合创新“三大行动”为核心的服务业赋能融合计划。建设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旨在加快服务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中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构建以“6+N”为支撑的优质高效服务业新体系。

按照四川省发布的《创建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实施方案(2023—2025)》,明确从2023年起,连续3年,四川省每年支持创建15个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完成后培育45个重点产业集群成链、融合创新活力迸发、“新交子”领跑强企固本、体制机制保障有力的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示范标杆,引领全省服务业向高质量发展迈进。示范区创建周期为2年,采取“建设方案+项目清单”方式推进。

龙泉驿

何以能够成功获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摄影:嘉楠

按照申报要求,申报创建的县(市、区)应有较好的产业发展基础,融合创新成效明显,坚持绿色、低碳、安全发展,工作机制健全,蓬勃发展中的龙泉驿当之无愧——

川东首驿龙泉驿,是成都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所在地、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开幕式和重要赛事承办地,经济综合实力连续十年位居全省县域行政区首位,基础坚实、优势明显。

☑ 产业基础雄厚扎实

服务业规模不断壮大——2022年,全区实现服务业增加值560亿元,同比增长2.0%;2023年上半年,全区实现服务业增加值299.1亿元,同比增长8.3%,服务业GDP占比37.9%,较“十三五”末增长2.8个百分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世茂广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吾悦广场

主导产业蓬勃发展——2022年全区实现商贸业销售额938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6.9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256.1亿元;拥有国家级孵化载体3家、高新技术企业383家、创新创业在孵企业800余家、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3000余件;聚集了货运物流企业超1200家,居成都市前列,其中世界物流百强企业4家、中国物流百强企业7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同创谷

产业贡献不断提升——目前,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3.4%,服务业实得税收占实得税收总额的61.5%,服务业新增城镇就业占总体新增就业比重达65%,分别超服务业GDP占比15.5、23.6和27.1个百分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沃尔沃汽车品牌体验中心 资料图

☑ 平台支撑优势明显

中法生态园、中德智能网联汽车基地坐落于龙泉驿区。“十三五”以来,建成了成都公路口岸,获批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省自贸区协同改革先行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法生态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德智能网联汽车基地

近三年,获评国家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第二批试点城市、国家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试点园区(全国首批、四川唯一)、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国家知识产权强县等国家级示范试点平台9个和2022年全省优秀开发区、2022四川省开放发展平台等省级示范试点平台10余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2022年以来,龙泉驿区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驿站办”营商环境服务品牌,搭建以区级大厅、园区大厅、分中心(分站点)为基础的“1+1+N”利企政务服务联动体系,实现高频事项100%网上可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还创新提出“规委会等项目”理念和“一会四函一书”机制,大力推行“签约即供地”“交地即交证”“拿证即开工”等改革措施。2022年在第二届“中国城市高质量发展与国际合作大会”,我区获评“国际化高质量发展环境建设标杆园区”。

未来创建思路和目标

是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未来两年,龙泉驿区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区委系列部署要求,推动商业贸易、科技信息、现代物流三大主导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绿色环保、现代金融、商务服务等战略新兴产业集群成链,推进服务业融合发展、数字化转型,扩大服务业对外合作交流,创建以“两业”融合为抓手,以“汽车+”“体育+”“生态+”为支撑的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到2025年,服务业高端化、品质化、特色化发展进程明显,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和就业吸纳力进一步增强。具体表现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东安湖体育公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汽车生产车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西部氢能产业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运博物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欢乐田园锦绣天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驿马河公园

☑ 产业融合迈出新步伐

服务业增加值迈上700亿元台阶,生产性服务业规模占服务业比重超4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340亿元、餐饮销售额突破70亿元。农商文旅体融合互动,文创、赛事经济取得长足发展。

☑ 创新驱动取得新突破

聚集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100家,有效高新技术企业实现倍增达600家,高技术制造业营业收入突破450亿元,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1.5%。

☑ 对外开放迈上新台阶

深入推进四川自贸试验区协同改革先行区建设,持续提升投资贸易便利化水平,加快建设成为对外开放的产业高地和创新要素的集成洼地。外贸进出口总额突破350亿元、服务贸易突破80亿元。

创建措施具体

有哪些?

具体以五大举措为抓手推动示范区建设——

▶抓优势转化,增添发展活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捷达品牌

依托超2000亿元汽车制造产值的强大优势,推动整车及零部件企业在我区设立销售公司,支持捷达品牌全球新媒体直播中心、千城麦车等新业态项目尽快投运,推动制造优势向商贸优势转化。发挥奔驰、宝马、奥迪等品牌带动效应,积极招引高端汽车品牌落户,推动汽车贸易向高端化延伸。

▶抓动能优化,提升发展质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德智能网联测试基地

推动总部经济、研发设计、科技服务、商务服务、金融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依托中德智能网联测试基地,大力引进检验检测、智能传感、数据处理、导航系统和认证服务等项目,规划建设汽车软件设计产业园,搭建软件研发、工业设计等产业生态,打造汽车软件设计产业新地标。

▶抓消费促进,增强内需带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东安湖公园 摄影:嘉楠

按照“人城产”逻辑,项目化、清单制推动“六大片区”做优做强,打造好市级重点片区东安湖活力城,充分发挥“体育+”(一场三馆)“生态+”(三湖一山)优势,推动商业零售、休闲娱乐、住宿餐饮等业态品质化、高端化发展,把东安湖商圈打造成为都市级国际化商业消费中心、公园消费示范场景和城市文化旅游目的地。

▶抓平台赋能,强化开放提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创新航

围绕产业链稳定和竞争力提升,积极推进综保区申建和自贸区协同改革先行区建设,加快构建国际化开放体系,国家级经开区综合考评力争重回前30强。开展汽车零部件B2B、二手车出口等新兴业务,不断提升国际市场占有率。探索动力电池铁路运输实施路径,力争将单电铁路运输纳入首批试点范围,促进中创新航、亿纬锂能等锂电企业出口。

▶抓项目攻坚,夯实发展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成都杉杉国际名品时尚中心项目鸟瞰效果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龙湖东安天街效果图

聚焦商业贸易,推动杉杉国际名品时尚中心、龙湖东安天街、深业车城等重点项目加快建设,为东安湖商圈早日成型成势夯实基础。聚焦科技信息,推动大华西南智慧基地、中德智能网联车联网先导区、国家环保机动车污染控制与模拟实验室、国家级中国成都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经开园区)等重点项目加快建设,推动服务业向产业链高端延伸。聚焦现代物流,推动多港联动项目加快建设,促进我区无水港与重庆港联动融合发展。

主编:白龙祥

副主编:邓晴风

责任编辑:江逸 邓爽

编辑:郑金雨

记者:任浪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