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医生为患者检查眼睛。

现在选择做近视手术的人越来越多,但有部分人在术前检查时,却查出眼底有个“洞”,尤其是高度近视人群。近日,双眼近视650度的刘先生就遇到了这个问题。

眼底的“洞”在眼科学上被称为视网膜裂孔,是视网膜的一处全层裂开,就像包装膜出现一个破口一样。其病因与近视、外伤、高龄等因素有关,多发于高度近视者及中老年人。

江门爱尔新希望眼科医院副院长唐聪表示,近视后眼轴变长,视网膜被拉长、变薄,从而形成裂孔,进一步会导致视网膜脱离。正常人群的眼轴为24mm,高度近视人群多为26mm以上,因此出现裂孔的风险较高。

多数人出现视网膜裂孔时没有症状,有些人可能眼前会有闪光感,或者眼前突然有黑影飘动及烟雾感,即人们常说的“飞蚊症”。

视力的损害与视网膜裂孔发生部位及有无视网膜脱离有很大关系。唐聪介绍,如果裂孔发生在黄斑区,视力会有明显下降;如裂孔发生在周边部视网膜且不伴有视网膜脱离者,视力不受影响或影响不大;当伴有视网膜脱离后,患者眼前会出现固定的暗影,一旦视网膜脱离波及黄斑,视力明显下降。

那么,出现视网膜裂孔还能做近视手术吗?答案是绝大部分人不影响。

轻微或周边视网膜裂孔,可进行视网膜眼底激光治疗封闭裂孔,就像是在衣服上打个补丁。治疗一个月后经医生评估可进行近视手术,效果不会受影响。激光治疗可以有效预防视网膜变性和裂孔导致视网膜脱离的风险,但并不能预防新的裂孔形成,治疗后要3—6个月复查一次。

唐聪提醒,高度近视患者是视网膜裂孔、脱离的高危人群。首先要预防近视,近视后要控制度数,避免发展为高度近视。其次,高度近视人群日常要注重保护眼睛,定期进行眼科检查。做完近视手术后,仍要定期检查,一般建议每半年检查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