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中国电动车品牌集体出海,在今年的慕尼黑车展惊艳亮相之后,西方遏制中国的打击重点再次发生了变化。欧盟主席冯德莱恩近日宣布,将对所谓的“中国电动车存在政府补贴行为”展开调查,扬言要保证欧洲车企得到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此言一石惊起千层浪,德国多家知名车企公开表示反对,就连叫嚣着要对中国“去风险化”的德国政府也持谨慎态度。而就在这个时间点,美国也突然叫停中美企业涉及35亿美元的合作项目。

据观察者网援引美国福特汽车本月25号发布的公告称,基于对美国汽车工人联合工会的担忧,福特从即日起暂停与宁德时代合作的电池项目,该计划将耗资35亿美元,为福特公司的电动车提供具有先进技术的电池,预计会给项目所在地的密歇根州马歇尔镇创造上千个工作机会。值得一提的是,宁德时代并不认可福特公司发布的公告内容,但这可以理解为,罢工因素对于该项目构成的阻碍难以持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

双方合作机会并没有因此而丧失,但是除去罢工以外的因素也是客观存在的。拜登政府在2022年签署通过的《通胀削减法案》,其中虽然给予了在美生产的新能源汽车较高的联邦政府补贴,但是想要拿到这笔钱,就必须在电池组件以及原材料方面杜绝“外国敏感实体”的参与,而中国恰好就是“外国敏感实体”清单上排名最为靠前的国家。因此当媒体爆出福特汽车正在用“美资+中技”的方式与宁德时代合作,试图绕过《通胀削减法案》的限制时,美国国会的激进共和党团体就开始闻风而动,不断向福特公司施压,要求对方必须“立即且永远取消交易”,以免“美国纳税人的钱补贴中国”。

换言之,冯德莱恩看似“不惜德国车企被中国报复”的强硬姿态背后,其实打的是美欧联手打压中国电动车的如意算盘。不过这套把戏能够坚持多久,最终能够产生多少效果,恐怕连始作俑者也不敢打包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