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室来了一名女子,大约五十多岁,面容憔悴。日子的艰辛和内心的痛苦已全部写上她的脸庞。

刚一落座,她的泪水就溢出眼眶。

她说她没想到自己倾尽全力的付出,最后儿子自杀了,丈夫跟别的女人走了,自己的家彻底没了,她说她现在整夜整夜睡不着,她想死,可又心有不甘,她想不通这是为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她二十五岁结婚,但一直怀不上孩子,在她快要失望的三十岁,她迎来了孩子。经过十个月小心翼翼的孕期保护,她终于生下一个大胖小子。

她欣喜若狂,对儿子爱护有加,好吃好喝好衣服,反正她把家庭所有的收入,都投资在这个儿子的身上。

到儿子上幼儿园的年龄,她为孩子选了市里最好幼儿园,哪怕路途有点远,她也不辞辛苦接送。

她想要好好培养孩子,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儿子上小学,她又千方百计为儿子找了重点小学,从此,她全副身心扑在孩子身上。每天晚上,她都陪在儿子身边,督促儿子学习,对儿子的作业,不管老师有没有要求,她都仔细检查,并对错题进行耐心讲解。

同时,她自己还找了其他练习题,要儿子加强训练。

儿子虽心有不愿,但不敢对她表达。因为她一直陪在身边,不看电视也不刷手机,就只盯着自己。

儿子终于不负她的期望,学习成绩一直在年级名列前茅,初中顺利考上重点中学。

儿子进入初中,她更不敢怠慢,时时刻刻盯着孩子学习,不少孩子到了初中已经出现青春叛逆,但她的儿子不会,依然很听她的话,乖巧学习,成绩依旧在学校里领跑。

初中毕业,儿子毫无悬念考进重点高中,当时那所重点学校的学生既可以寄宿,也可以走读,她毫不犹豫为儿子选择了走读。

她放心不下儿子,怕儿子寄宿在学校生活条件会下降,学习也可能受其他同学影响。她继续每天接送儿子,回到家就坐在儿子身边看着儿子学习,为他收拾整理课本和作业本,还买来了各式各样的试题,对儿子进行考试。儿子的学习基本上是先完成老师要求的,再按她的安排进行。

儿子成了一个没有任何空隙,由她操控的读书“机器人”。

从小学到高中,她一直是一个十分到位的陪读妈妈。

儿子继续如她所愿,考上一所985重点大学,但大学二年,她提前办理了退休手续,再次来到儿子身边陪读,因为儿子第一学年学业挂了三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路成绩优秀的儿子,到了大学后,却不会主动学习,也不知道该怎样学习,毕竟大学的学习依靠的是学生的自我学习力,跟初、高中的学习有很大的差别,没有很多的作业,没有母亲的督促和安排,他不知道自己如何去知识的海洋遨游,而有了新手机,新电脑,他仿佛才开始正视世界,他不知不觉沉入网络,沉入游戏,把专业学习彻底抛之脑后。

老师说他,同学帮他,父母骂他,他均无法入脑。他的青春叛逆期,在进入大学之后出现了。

她难以接受,到学校附近租了一间房,要求儿子走读,儿子开始不同意,她以死相逼才终于让儿子同意。

面对这样的儿子,陪读,成了她心中的使命。

儿子从小学到高中,都是在她的严格看管下完成学业,如今来到儿子的身边,捆绑又成了她惯性的做法,可儿子终究已长大成人,并且有了更多的诱惑,迟到的叛逆让儿子更加叛逆,不管她怎样苦口婆心,怎样发飙,他都不再听她的话,跟她对着干。

她再也控制不了儿子,急躁,焦虑等情绪喷涌而出。

小小的出租屋,鸡飞狗跳,满地狼藉。

她陪读近一年毫无效果,儿子挂科的情况更加严重,并且母子互相憎恨,关系糟糕得近乎敌对。

她常常煮好饭,但儿子回来也不跟她一起吃,两人只要一人开口,就犹如引爆了炸药包,屋里必定硝烟弥漫,吵、闹、哭,各种手段她都用上,还是唤不回曾经听话的儿子。

一次大吵,儿子跳上窗户,并抛出狠话:“你再逼我,我就从这里跳下去。”她没有引起警惕,反而激他:“你有胆量你跳呀!你这样活着还真不如死了。”她话刚说完,儿子就跳了下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她惊呼一声,跌跌撞撞跑到楼下,可儿子已停止呼吸,她追悔莫及,但儿子再也无法睁开眼睛。

处理完儿子的丧事,她还在深深的悲痛中,她的丈夫却告诉她:“我们离婚吧,在你不在我身边的日子,我已经爱上别人。”

她整个人崩溃了,连责骂丈夫的力气都没有。

十年的陪读,耗尽了她的时间和精力,最后儿子走了,丈夫没了。

陪读的父母,从来只有艰辛,没有自我,没有快乐。

在网上看过陪读妈妈的留言:“蓬头垢面却又无比慌乱”、“深夜里偷偷落泪,但不敢出声”、“疲惫不堪的背后是藏着无尽的疼爱和希望,总是想给他最好的,有时候火候没调好招来他的误解和怨怼……”都是满满的辛酸和难受。

孩子读书需要陪读吗?其实陪读有几大弊端,对孩子的成长不好。

首先,陪读无法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孩子不仅生活无法独立,连同学习也无法独立。他们可能习惯一切都听从陪读家长的安排,一旦没人安排和督促,就会失去目标、失去动力,人生出现很大落差,从曾经的所谓“优秀”跌落成“差生”。

其次,陪读会使亲子关系紧张。

孩子随着年龄长大,必然想要脱离父母的管控,拥有更多的独立空间。父母陪读,客观上是把孩子捆绑在身边,是对孩子没有足够的信任,对孩子存在过高的期望。这些跟孩子的需求是不可调和的矛盾。现实中大部分陪读父母都跟孩子的关系处理不好。

再者,还会影响夫妻关系,可能导致孩子出现极端行为,或者患上心理疾病等一系列问题。

愿想陪读的父母,和正在陪读的父母有所觉醒,尽量不选择陪读,或者理性陪读

作者:等风来

两个孩子的职场妈妈,左手执笔右手带娃,喜欢读书、写作、画画、坚信即便生活一地鸡毛,内心也要拥有自己向往的诗和远方,关注我,持续给您提供更多育儿干货。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