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拜登要求台积电在美国设厂时,他明确表示他们想减少对台湾芯片供应的依赖,而台积电在美国制造芯片的能力足以降低供应台积电的风险。 。
但台积电在美国建厂的决定,最初是因为拜登的霸权而做出的。毕竟,按照刘德音的说法,台积电是被迫在美国建厂的。另外,拜登希望未来取代台积电的技术,真正摆脱台积电芯片对美国巨头芯片的影响。

但拜登的霸权基本上已经失败。
据台积电美国客户AMD透露,由于设备安装延误以及各种劳工问题,台积电不得不推迟在亚利桑那州的芯片量产。尽管如此,AMD 肯定还是会选择台积电。而到2025年,AMD将率先成为台积电的客户。此外,AMD还表示,鉴于台积电潜在的地缘政治风险,他们不会制定B计划。
也就是说,无论如何,AMD都会选择台积电作为代工合作伙伴。

AMD的决定对拜登不利。
首先,台积电在美国设厂。美国的目标不仅仅是减少对台湾芯片供应的依赖,而是控制台积电在市场上的话语权。我这样说是因为即使台积电在美国设厂,其先进的芯片技术仍然留在台湾。不过,即使台积电在全球设厂,也无法改变台积电作为台湾企业的身份。只要你有那个身份,美国人担心的卡壳情况就总会出现。

相反,如果台积电的主导地位掌握在美国手中,他们就不怕陷入困境。不过,AMD强势选择台积电,只能说明主导权依然掌握在台积电手中。并不是台积电需要依赖美国客户,而是美国客户需要台积电帮助提高其芯片的竞争力。在这种背景下,只会离拜登的愿望越来越远,这也是为什么有评论说“霸权”失败了。

其次,要求台积电设厂只是为了在支持本土半导体产业链方面发挥额外的重要作用。为了支持本土芯片制造的发展,为了将美国芯片制造商与台积电进行比较,他们自然希望本土芯片制造商能够搅动芯片制造局势。台积电在美国设厂时,就被要求与英特尔共享技术就说明了这一点。毕竟台积电对于美国来说也是一家外企,尤其是台积电的身份相当敏感,他们随时都可能成为“反咬一口”的对象。

但他们本该为本土芯片生产做出贡献的家族,在这个关键阶段却选择了台积电,而不是内部的英特尔,甚至连他们想内部扶持的三星也没有选择。这足以证明台积电的技术实力已经让他们无法减少对台湾代币的依赖。如果不出意外,在 AMD 的坚持下,更多的美国买家将寻求在美国生产台积电的首款芯片。工厂买家。届时,拜登该如何支持本土芯片产业链?

但话说回来,台积电在美国客户心中越来越重要,难道他们就真的别无他法,将台积电的美国芯片工厂接手为己有吗?毕竟,台积电越强大,就越令人担忧,除非台积电真正掌控局面。你怎么看这个问题?欢迎您评论、点赞、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