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有个“新天地”,是外国人最爱聚集喝酒的地方,但最近很少看到外国人的影子,尤其是外国游客更少。
原因众多,其中一大原因,是因为外国人到中国,没有微信支付和支付宝,寸步难行。
“叫不到车,付不了钱”,这是外国人在上海的最大苦恼。
当全中国人民都在扫码生活的时候,外国人还生活在“旧社会”。在我们感到欣喜自豪的时候,有没有发现一个问题:消费缺少了公平性。
我以前写过一篇文章,谈日本人为何抗拒扫码支付的原因,其中有一条,就是不愿意将个人的消费记录被大数据利用,不愿暴露个人的生活隐私。
不是外国人愿意生活在“旧社会“,也不是外国人没这二维码技术,而是因为他们过于重视个人隐私的保护。

那么,日本目前扫码支付的比例是多少?
日本总务省发表的统计数据称,2022年度,扫码支付(日语称“コード決済”)的比例,仅为2.6%。
总务省的报告说,日本人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非现金支付的比例,为93.3%,绝对使用现金的比例为6.7%。但是,现实生活中,大多数日本人依然是现金和非现金支付手段并用,这个比例,是一半一半,也就是说,一半时候是用现金支付,一半时候是用信用卡等支付。
以我自己在日本生活为例,大额支付使用信用卡(1万日元以上),小额支付使用现金(2000日元以下),多数时候使用交通卡支付(数千日元的场合),扫码支付几乎不用。
日本总务省的调查称,2022年度,非现金支付的比例上升到了36.0%,其中信用卡支付比例为30.4%、扫码支付为2.6%、交通卡等支付比例为2.0%、银行现金卡支付比例为1.0%。
为什么日本社会还在流行现金支付?
第一个原因,是许多地方还是坚持要求使用现金,譬如一些个人商店、拉面店、快餐店等餐厅,还有一些医院诊所。总务省的调查称,要求现金支付的医院诊所占33.3%,中小店铺占14.3%,商店街占13.9%,理发美容院占11.6%。

为什么这些地方还坚持现金支付呢?
因为这些店接受信用卡、扫码等支付的话,要另外被扣除手续费,对于小本经营者来说,不划算,而且现金回流周期太长。
第二,日本人对于现金的清洁感认知的比例很高,达到70%以上。日元几乎见不到一张脏兮兮皱巴巴的纸币,每一张都有崭新感。这一方面是因为日元纸币的印刷纸张与技术好,另一方面,日本银行对于纸币的管理回收的要求十分严格。因此日本人对于使用现金没有抗拒感。
而对于一些顽固坚持使用现金的日本人来说,他们的生存法则是:用现金支付,可以感知到现金付出的沉甸甸的感觉,会更加珍惜自己的每一元钱。
回到文章最初的话题,外国人到了日本,为什么感觉出行很方便,因为日本的出租车上,既可以使用现金,也可以使用信用卡,也可以扫码,也可以使用交通卡。餐厅也是同样。
“支付手段也是影响外国人旅游的一大障碍”,这是许多人没有体验,也想象不到的事情。但是,对于许多外国人来说,不能用现金,甚至不能用信用卡支付,简直就是一个寸步难行的恐怖。
出了一本新书,请多多关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