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盈莹成为中国女排的核心劳模,但球队的主攻线实力不足,缺乏可靠的替补。中国女排一直依赖郎平时期的老队员,新人得不到发展机会。在培养新人方面,蔡斌与郎平存在差距。李盈莹承认球队存在技术问题,并表示她需要提升自身实力。她很担心自己会错过技术上升的时机。然而,对于李盈莹来说,出国打球的难度较大。
中国女排在奥运预选赛中战绩为4胜3负,无缘直通巴黎奥运会。李盈莹作为球队的核心,为球队付出了很多,但她在输给多米尼加后受伤了,走起路来一瘸一拐,非常辛苦。然而,不到一天的时间,李盈莹又在末站登场,拿下全队最高的23分,帮助中国女排以3比1击败了塞尔维亚。

中国女排的出局折射出许多问题,其中之一就是主攻线的实力太薄弱。在郎平执教时期,中国女排的主攻线有朱婷和张常宁,可以说是非常强大。他们使得中国女排在里约奥运会上获得冠军,主攻线的表现功不可没。当时首发阵容中的朱婷22岁,张常宁21岁,袁心玥20岁,龚翔宇才19岁,平均年龄只有23.3岁。
然而,现在的中国女排首发阵容中,只剩下袁心玥和龚翔宇还在,而且年龄都增加了7岁。最年轻的李盈莹也已经23岁了。这意味着,7年过去了,中国女排基本上还停留在郎平时期的老本上,无法培养出可靠的新人,换句话说,新人根本没有得到发展的机会。尤其是在朱婷和张常宁受伤后,中国女排几乎无法应对主攻位置的变化。蔡斌只能过于依赖李盈莹,虽然王云蕗很努力,但她的能力有限,让她进入首发阵容只能说是无奈之举。

这给李盈莹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每场比赛她都不得不全力以赴,但连一个像样的替补都没有。吴梦洁虽然很有潜力,在末站对阵塞尔维亚的比赛中,她终于打出了自己的水平,全场得到19分,但也许为时已晚。
在培养新人这方面,蔡斌与郎平存在很大差距。郎平执教时,朱婷、张常宁、袁心玥、龚翔宇等球员几乎以三级跳的速度进入国家队,并迅速成为主力。即使是现在的中国女排核心李盈莹,也是郎平在她18岁时就将她招入国家队,并一直培养至今,成为中国女排的新核心。

当时郎平执教是否面临压力?当然也有。但她硬是扛住了压力,一边比赛,一边培养新人。郎平的这种气魄最终让她和中国女排赢得了里约奥运会的金牌。

中国女排在奥运预选赛被淘汰后,李盈莹也承认球队在技术层面上遇到了问题。在进攻端与对手战斗时,球队没有找到很好的解决办法。她也承认自己存在技术上的不足。

李盈莹的说法是实话,从这个角度来看,蔡斌执教的球队输得一点也不冤枉。中国女排目前存在着许多问题。像李盈莹这样能够意识到问题所在并保持清醒头脑的年轻核心并不容易。中国女排的出局释放了一个明确的信号,像李盈莹这样的年轻核心应该效仿朱婷,尽快去欧洲顶级俱乐部打球,提升自身实力。
然而,对于李盈莹来说,要想出国打球并不容易。这个问题大家都很清楚,无需多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