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只管努力,时间会给你惊喜,很多人以为这是一句没用的鸡汤,但是在否定这句话之前,应该好好问问自己,有没有真的付出努力?
有些人可能是一天都在忙碌,但是实际上都在做无用功,没有让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发挥价值。

以读书学习为例,同一个班级的学生,上课的时间一样,老师讲解的内容也一样,有的学生认真听讲,不懂的就去问。有的学生分心走神,一点都不思考,结果就是他们的成绩有了明显差异。
判断一个人是否努力,要结合他的实际情况,看他有没有选好正确的方向。比如说一个画家,本来应该认真研究画画的技巧,分析其他绘画作品的优缺点,如果他整天去跑步的话,相对于画家的身份,算是不务正业了。
一个人在什么位置,就应该做什么事。如果占着位置不干正事,只会给自己招来灾难。
明朝有名的木匠皇帝朱由校,最大的爱好就是做木工,只要是他看过的木器用具都开开眼做出来,即便是一些能工巧匠也不如他。
如果他真是一个木工,靠着这门手艺可以过得很好。问题在于,朱由校是掌握天下大权的皇帝,他任性的去玩闹,导致奸臣层出不穷,害苦了天下百姓。
《论语》中说,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意思是说,就算是小技艺,也有可取之处,但是不利于远大的事业,所以有志向的君子,不去做那些事情。
《论语》里还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要重视根本,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好,如果把自己的时间和精力,都浪费在细枝末节上,那就太糟糕了。
在努力之前,一定要选择正确的方向,顺着错误的方向去做事,做的越多,错误越多。

如果你觉得自己目前做的事情,没什么效果,有必要考虑一下,自己选的方向,有没有问题?
若是确定方向没问题,那就应该考虑,自己是否足够努力,有没有专注到废寝忘食的地步?
历史上有名的书法家王羲之,常年苦练书法,因为过于专注,不小心把墨水都吃了。从古至今,书法好的人数不胜数,王羲之能够脱颖而出,被誉为书圣,他付出的努力,是不可或缺的。
若是他没有付出远超常人的努力,单靠一点天赋,书圣的位置,恐怕轮不到他。因此,千万不要否定努力的价值,我们普通人没有资源和人脉,如果连努力都不肯,那就更难有所成就了。
如果一个人顺着正确的方向去努力,就算是暂时困苦,也必定有出头之日。三国时期曹魏大臣崔林,原本就很穷苦,族人都看不起他。但是兄长却认为,他将来一定会做成大事,是个大器晚成的人。

后来,崔林位列三公,成就超出了大多数人。他的子孙后来发展成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北方大族“清河崔氏”。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如果你已经看到了这里,希望点赞关注支持一下,我们一起变得更加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