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凭什么能对抗北约,背后的原因大部分人都猜错了,干部子弟冲锋在前,这比核武器要更加可怕。

很多人都认为,俄罗斯最大的底气,就是它的镇国之宝,也就是数千枚核弹。
并不是说核武器的威慑力不够强,而是你仔细想想,如果不到命悬一线的程度,俄罗斯是不可能动用核武器的。
对普通士兵而言,核武器的威慑力,并不能给实际战场,带来什么变化。
因此战争进行到一定程度,相比先进的装备,人的因素,才是能够决定胜负的关键。
当下的俄罗斯军队,依旧沿袭了苏联红军的传统,军二代冲锋陷阵,他们总是出现在最危险的地方。

说句不好听的话,没有比这种行为,更加鼓舞前线士兵的了。
事实也是如此,自从俄罗斯陷入战火之后,干部子女踊跃报名参军,以冲锋陷阵为荣。
也只有这样,才能让国人明白,打赢这场战争,不是为了资本官僚,而是真正的为国而战,哪怕是高干子女,也同样身负重任。
苏联已经解体30多年了,但俄罗斯依然保留了一个作风,那就是干部子女总是出现在最危险的地方,官二代带头冲锋陷阵。

这是布尔什维克的优良传统,是俄罗斯敢与北约对抗,并且能与北约对抗的根本原因。
要知道,在当年的苏德战争中,包括米高阳、斯大林、赫鲁晓夫、伏龙芝,这一个个听起来让敌人胆寒的苏联红军领导人物,他们都毫不犹豫的将自己的子女,送到了战场的最前线。
也正因为如此,斯大林的两个儿子,一个战死沙场,另一个成为战俘后,依然坚贞不屈。
如今俄罗斯领导人的做法,同样让人佩服。
马斯洛夫是俄罗斯陆军总司令,他的两个女儿已经在战场,格拉西莫夫是前线总参谋长,他的儿子一直冲锋在最前线,卡德罗夫两个未成年的儿子,也自愿申请出战。

这就是你所看到的俄罗斯,也是北约面临的俄罗斯,当高干子弟的儿女,也在冲锋陷阵时,后面的士兵肯定也会毫不犹豫。
说句不好听的话,当俄罗斯准备面临这场战斗的时候,那些高官就已经明白,他们的子女,也会成为战斗中的一员,而且是冲在最前面的。
当年苏联高干子弟,报效祖国的壮举,到今天都还在影响着如今的俄罗斯。
很多人都知道,为了对抗当时的德国,哪怕斯大林是万人之上,但他依然将两个儿子送入了战场,尤其是他的小儿子,被称为苏联的英雄。

瓦西里是一名飞行员,他当时进入战斗序列后,没人知道他的真实身份,但他却有一个让所有人都竖起大拇指的举动。
瓦西里执行任务时,从来不带降落伞,从他起飞的那刻,他就下定决心,不会成为敌人的俘虏。
结果证明,瓦西里真的做到了,他洒尽了最后一滴血,永远的留在了蓝天上。
斯大林的大儿子,是一名基层陆军军官,但他被俘,直接留下遗言,他认为自己没能战死沙场,是他最后的遗憾。

苏联红军中,类似高干子女的英勇事迹数不胜数,而且高干子女在战场上的伤亡率,要远远高出普通士兵。
当年的苏联如此,如今的俄罗斯依旧是这样,他们的高干子女冲锋陷阵,这才是真正让敌人闻风丧胆的地方。
很显然,俄罗斯这群特殊的军人,不是在作秀,这也再次证明,现在战争中装备固然很重要,但人的因素,才是决定胜负的核心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