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于合集 #调水科学50个 #地理数据3个
调水200亿让柴达木盆地变成“柴达木湖”,会产生什么影响?
在玉树境内抽水,通过柴达木盆地进入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最后到达罗布泊

调水线路如上图,通天河建一大坝.坝高4350米.再修16米直径高海拔隧洞,取水点4350米,出水口4300米.根据地图信息埋深不超过150米(最高处海拔4500米).

前期先调通天河水130亿.形成自流.隧洞和冻土的作用下,将隧洞变成运河.因其落差极大.可以在数十年内刷出一条新河道.

在我国四大盆地中,四川盆地可是个湿润温暖的南方小姑娘,内部有成都平原这个“天府之国”呢!
其他三个盆地可都是干旱少雨缺水的沙漠荒漠,不过要是能给他们调点水过来,是不是就能获得更多“天府之国”呢?这个目标有没有可能实现呢?
柴达木盆地这个高原有26.5万平方千米,平均海拔超过2800米,和四川盆地一样都是盆地,但四川盆地平均海拔只有400米。
如果每年往柴达木盆地调水200亿吨,形成一个比青海湖大两三倍的“柴湖”,柴达木盆地会不会成为第二个天府之国呢?
柴达木盆地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周围山脉包围着,海洋水汽难以进入,所以气候十分干旱。年降水量多在200毫米以下,属于干旱地区,特别是柴达木盆地的西北部降水更少,可能不足15毫米。不过虽然气候十分干旱,但是柴达木盆地却是一个“聚宝盆”,因为盆地内蕴藏着丰富的金属和非金属矿产资源。如果柴达木盆地变成了一个湖泊,我们可以叫它“柴达木湖”,那这些矿产资源的开发就有希望啦!

此外,超大的湖泊对青藏高原的气候也会产生巨大影响,这就是所谓的大湖效应。当地周边地区将会变得更为湿润,降水量增加,气温也会有所上升,而气温年较差则会减少。柴达木盆地如果形成了湖泊,很可能会是咸水湖,虽然不能直接喝,但是我们可以建设引水工程,把柴达木湖的部分湖水引入塔里木盆地,增加水分蒸发、改变塔里木盆地的气候。
2018年3月12日,我国代表提交了一份叫做《关于将“引通济柴”工程融入国家战略的建议》的文件(以下简称“建议”),建议将“引通(通天河)济柴(柴达木盆地)”工程纳入国家重点建设计划,开辟绿色通道,加快前期审批步伐,力争早日开工建设;建议两部委将这一工程作为国家支持藏区经济社会发展、支持“一带一路”节点、支持西部大开发的重点水利工程建设。
这个建议说,青海省正在委托长江设计院、中国水科院等单位积极推进“引通济柴”调水工程前期研究工作。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是国家首批13个循环经济试点园区之一。近年来,随着试验区内工农业快速发展,水资源需求剧增,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已成为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合理利用通天河流域丰富的水资源,择机建设“引通济柴”工程,是解决柴达木地区缺水问题的根本途径。
根据前期研究初步成果,工程拟从通天河干流阿俄口河段左岸取水,通过两级泵站提水,经隧洞等输水建筑物输水进入柴达木盆地格尔木上游的温泉水库,经水库调节后配置到各用水户。工程线路全长约89公里,规划2030水平年调水2.7亿立方米,匡算总投资近140亿元。远景2050年调水量达到10亿立方米。
不过啊,这个调水规模还是太小了。如果能够每年调水200亿吨,那可就彻底改变了盆地的样貌啦!这种规模的工程肯定是会改变当地地理环境的,所以我们必须慎重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