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记者 曹露婷 隋雪 通讯员 孙敏慧
视野周边全是黑影,中央只剩“管状”区域能够看清;头痛欲裂伴恶心呕吐,医生竟建议转诊眼科治疗;视力1.0,诊断结果却显示“青光眼待查”……在青光眼科,这样匪夷所思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
青光眼,临床上表述为视乳头萎缩及凹陷、视野缺损及视力下降的眼科疾病,多数人对此心生恐惧。事实上,青光眼的确是全球第一位不可逆的致盲眼病,且目前尚无绝对有效的办法能够治愈。
在难治性青光眼领域,有一支权威队伍,他们不畏艰难、冲锋在挽救视力的重要战场。
浙大二院眼科中心副主任、浙江大学眼科医院副院长王凯军教授是中华医学会眼科分会青光眼学组委员,在青光眼诊断及手术治疗领域深耕二十多年。他坦言,疾病的特殊性要求专科医生精准诊断、治疗,想方设法延缓青光眼进展,化解致盲威胁。“科普和治疗同行,压力与成就感交织,我们希望推动青光眼防治关口前移,让更多人的视力免于青光眼的伤害。”
9月20日,潮新闻记者走进浙大二院眼科中心(浙江大学眼科医院)青光眼科,继续爱眼科普全国公益联盟行动首站探营,来看看这个卓越的眼科团队忙于“排雷”的日常。
【07:24】在6楼住院部,尹金福主任医师和尹厚发副主任医师在护士台交代主管护师相关护理事宜。作为科室年资最深的名医,尹金福主任40年如一日,保持着7点准时查房的习惯。了解患者的恢复情况后,他才放心开启一天的工作。
【07:35】这位41岁的男性患者双眼患有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来就诊时左眼已无光感,右眼仅剩手动的视力,前一天由尹金福主任主刀右眼“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手术,目前右眼有了指数的视力。
【07:40】尹金福主任为左眼罹患继发性青光眼行小梁切除手术的女患者检查眼睛,女子兴奋地表示“术后看到光线更亮,清晰度也更高了”。检查结果显示,手术眼的角膜恢复透明,困扰她两个多月的高眼压也正常了。
随后,尹厚发医生仔细向母女交代复诊流程和术后注意事项。
【07:50】门诊还未正式开始,尹金福主任就开始叫号。青光眼中心候诊区患者已排起长队。
【08:05】一位头部受过外伤的年轻男子视力下降多月,近期发现自己视物变形。尹金福主任拿笔多方向测试男子是否存在复视,并用眼底镜查看他的眼底情况。
“眼压为26mmHg(正常眼压为10~21mmHg),要明确车祸或是青光眼导致的视野损伤,还要结合中心视野、青光眼OCT检查,包括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等分析来明确诊断。”尹金福主任开具了检查单递给男子。
【08:17】诊室进来一对老夫妻,老奶奶19年前右眼青光眼做过手术,这次复查也想了解左眼的病情进展。尹金福主任一边倾听、回应着病人,一边熟练地记录下病人的情况。
【08:26】王凯军教授的诊室也挤满了慕名而来的病人。虽然感冒未愈,他却不想病人白跑,特意戴上两层口罩坚持坐门诊。
这位男病人患有糖尿病20余年,血糖一直控制不佳,饮食也不注意节制。四个月前开始觉得右眼胀痛、有异物感,还伴有头痛,视力已经很差。裂隙灯下,王凯军教授发现他的虹膜“爬满”新生血管,结合眼压、眼底等检查可明确为糖尿病并发症导致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建议他先打一针退新生血管的针,观察眼压情况,同时积极治疗眼底疾病,严格控制血糖。
【08:50】“我体检结果说疑似青光眼,很不安心,特地来找您问个明白。”一位戴着眼镜的女士焦急地递上一叠检查资料。翻阅过检查单,查看眼部情况后,王凯军教授遗憾地表示女士确实罹患青光眼,目前眼压虽然正常,还需要监测24小时动态眼压,来明确是否为正常眼压性青光眼。
【09:18】尹厚发副主任医师诊室连续进来几位青光眼激光手术后的患者,经过复查,他们的眼压降回正常水平,后续要继续观察视神经损伤是否进展。
“青光眼激光周边虹膜切开术治疗的原理是在周边虹膜上击个孔,减少房水外流的阻力,防止房角继续变窄和关闭引起眼压升高造成视神经的损伤。”尹厚发医生说,通常闭角型青光眼的患者可通过激光来预防或控制病情,大部分临床前期的患者经过激光治疗后将不再发生青光眼。
【09:32】又一位青光眼术后患者来复诊。阿姨自述眼睛干得厉害,尹厚发医生建议她保持青光眼规律用药和复诊的同时,也要做干眼治疗,并坚持早晚热敷双眼。
【09:56】测眼压是青光眼科的一项重要检查。在浙江大学眼科医院,手持式Icare眼压计尤其适合为小患者测量眼压。“这种方式不仅无痛,对眼表也无任何刺激,能让孩子好好配合。”刘鑫医生介绍。
【10:10】正在接受Goldmann眼压检查的是个21岁男孩,患有开角型青光眼,曾行选择性小梁成形激光治疗,既往他的眼压一度飙升到29mmHg,经过治疗后眼压已有明显下降。这种眼压检测被认为是目前最准确的测量方法,号称眼压测量“金标准”。
【10:36】在五楼激光治疗中心,陈敏主任医师在给一位具有浅前房的大爷进行YAG虹膜激光治疗,这项治疗很高效也很安全,整个操作过程不到5分钟,能够非常有效地预防和降低青光眼急性发作的风险。
【11:05】吴炜主任医师做的一台“白内障+房角分离”手术接近尾声。这位老人84岁,左眼患白内障和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视力仅剩光感。
“她的白内障过熟,乳白色的晶状体膨胀后向前房顶出,导致前房变窄,房角关闭,引发青光眼大发作。”吴炜医生告诉潮新闻记者,UBM检查发现病人前房深度仅剩0.9mm(正常为2.5-3.0mm),狭小的空间使白内障手术的撕囊操作变得异常困难,加上白内障4度硬核、晶状体悬韧带异常等不良情况,手术风险较普通的白内障青光眼手术高了几倍。手术重点在于撕囊:吴炜医生用粘弹剂加深前房,并用穿刺针抽出液化的晶状体皮质,降低囊袋压力,结合吲哚菁绿染色,确保操作成功。
【11:10】随着房角分离完毕,手术也顺利完成,吴炜医生长长舒了口气。近期,她门诊遇上好几例类似情况的患者,看不见多年,直到眼睛疼痛才来就诊,错失了最佳手术时机。她感慨道,希望老人们都能明白“白内障不是养得越老越好”,警惕青光眼这种并发症。
【11:17】这个上午,吴炜医生在两个手术间跳台手术,已完成18台。
【13:00】下午,门诊的忙碌仍在持续……
【13:15】忙完半天的手术,吴炜医生开始坐门诊,算上加号,下午她要面诊60多位患者。
一位穿着花衣服的阿姨走了进来,直夸吴炜医生“人靓、技术好”。记者细问下得知,阿姨前段时间接受了白内障青光眼手术,视力从0.08上升到1.0,非常满意。
前段时间,不少人受“三阳”侵袭,青光眼科迎来不少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作的病人,几乎个个都要手术。
【13:35】又一位术后患者前来复诊。
这位阿姨术前右眼仅剩手动视力,角膜高度水肿,内皮检查仅剩530左右,晶状体也有半脱位。当时这台手术难度很大,如今术后一周她恢复到0.3的视力。由于阿姨左眼仍处于青光眼临床前期,吴炜医生交代家属要带她保持规律复查,已进行青光眼激光预防。
【14:14】在四楼住院手术区,陈敏医生在实施一台“青光眼房角分离”手术。手术原理是通过粘弹剂和器械分离“粘连关闭”的房角,开放生理性的房水引流通路,加深前房空间,来达到降低眼压的目的。
手术结束,陈敏医生对患者交代复诊事宜。
【14:30】与此同时,旁边的王凯军教授也在为一位独眼老太太做“青光眼房角分离”手术。这位老太太76岁,曾因高眼压就诊,经激光治疗后眼压得到控制,一直没有再复诊。两周前,老太太眼睛疼痛再次来院,被诊断青光眼急性发作,视力仅剩光感。
“一般而言,青光眼患者在激光治疗后仍有约30%几率再次发作,保持规律复诊至关重要。”王凯军教授说。
白内障超声乳化、植入人工晶体后,手术进入房角粘连处理的阶段。王凯军教授用房角镜观察手术眼房角关闭的范围和粘连的钟点,右手持镊子操作,轻柔、缓慢拉动虹膜,最终完成360°房角分离。
消毒完毕,王凯军教授马上投入下一台手术。
【15:12】这是一台典型的Ahmed引流阀植入手术。王凯军教授将患者的眼球结膜打开,在巩膜表面植入一个“鼠标状”的透明硅胶阀门。
据悉,这个阀门会将眼内液单向引流到球结膜下,通过眼球筋膜之间的间隙和结膜淋巴管吸收眼内液,达到降低眼压的效果,减少高眼压带来的视神经损害,减缓青光眼的进展。
【15:40】这位是先天性青光眼患者,合并眼球震颤和无虹膜症,是一类难治性青光眼。尹金福主任主刀,尹厚发医生辅助,青光眼Ahmed引流阀植入手术顺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