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内蒙古一只老骆驼,竟独自穿行戈壁,跋涉100多公里回家!被牧民发现时,它的驼峰已经塌陷,浑身都是伤。老骆驼怎么会离家这么远?它又是如何认识路的?

都说老马识途,难道骆驼也能记住路?
虽说骆驼可以顽强生活在沙漠之中,可它独自穿行了100多公里,依然要回到家,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一天,内蒙古一个牧民在放牧的时候,看到远处有个骆驼,要说在这种地方见到骆驼也不奇怪,可突然它不知怎的倒了下去,牧民急忙赶到近前查看情况。
到了近前一看,它的驼峰已经完全的塌陷,驼峰是骆驼身体上的脂肪和水分的储备,用于补给在沙漠环境中的能量消耗,现在这样明显是筋疲力尽了。
而且它全身有多道伤口,牧民都不敢想象这骆驼到底经历了什么。
牧民于心不忍,就将它带到了自己家里养伤,这只骆驼的脖子上有一条丝巾,这明显是家养而不是野生的骆驼,于是他就在互联网上发布信息找失主。
本来牧民觉得这骆驼年纪也不小了,干不动什么活,加上互联网也很大,这样的消息石沉大海也很有可能,找到失主几率不大,他都打算自己养着了。

可没过两天,就有人打了电话过来。
经过口述的特征,牧民确认了这就是失主无疑,两人见面之后失主看到了骆驼连忙感谢牧民。
牧民说道为骆驼治病还花了些医疗费,失主为表达自己的谢意,还多给了牧民一些。
牧民十分的不解,失主的家里距离这有一百公里,难道这骆驼身上的伤是徒步过来受的?
别说骆驼了,就算人要穿过一百多的公里都不是一件易事,牧民很难想象这是真的。
后来听失主说道原因,牧民也不禁感动的流出泪水。
原来这只骆驼本来在三百里开外的一个老夫妇家里养着,养了十多年已经养出了感情,可老夫妇年纪大了,子女们要将他们接到城里一块生活。
这固然是一件好事,但骆驼又不能在城里养,于是老夫妇就将骆驼送了人。

可骆驼对家和旧主人的感情太深厚了,每天都撞击新家的栅栏,新主人还给骆驼的头上戴上了头套,防止它受伤。
新主人看它年纪大了,就没打算让它干活,就这么一直在栅栏里养着。
后来骆驼安安静静的也不撞了,新主人就放松了警惕,以为它适应了新家的环境。
可没想到就一个不留神忘记关栅栏,它就跑了出去。
而它伤痕累累的身体,也正是这一路的颠沛流离导致的,如果不是身体不能让它继续前进了,相信它还会接着赶路直到老夫妇的家中。
它不知道的是,老夫妇早已不在家了,但它记得自己曾经家的方向。
听完这个故事,牧民都忍不住留下了眼泪,没想到这骆驼居然这么重情重义。
新主人将这件事告诉了老夫妇之后,两人急忙从城里来到这里,每天都无精打采的骆驼,看到曾经的主人之后,激动的站了起来,眼眶里居然有了泪水!
老夫妇见状就将骆驼要了回来,新主人看到这样的场景也不好再挽留,于是老夫妇两人一骆驼,一起留在了戈壁滩上一起生活着,打算到老骆驼寿终正寝之后,两人再回到城里养老。

我们不禁感叹动物真是有灵性的,骆驼也是同样如此,在戈壁滩这样恶劣的环境中,徒步行驶100公里,方向也是对的,骆驼认路的本领也太强了。
而且经历这么多的艰难和伤痛,也要坚持不懈,它的毅力值得我们敬佩。
众所周知,骆驼是沙漠里最重要的交通工具,甚至比车子等一些驾驶工具还好用,它认路的本领是天生的吗?
其实,认路的确是骆驼的遗传基因,毕竟沙漠的条件十分的艰苦,如果方向感不强的骆驼必定会被环境淘汰,能生存下来的都有着优秀的生存技能。
而且沙漠里昼夜温差十分的大,中午的时候能高达50摄氏度往上,人根本无法踏足走在沙子上,但骆驼的脚掌有着肥厚的肉垫,可以起到隔热的作用。
最重要的是,沙漠里最缺乏的就是水资源,而骆驼对水资源的感知非常灵敏,几公里有水源骆驼都可以嗅到,

如果在沙漠里迷了路,但见到骆驼的话,跟着它走就能找到绿洲,增加生存的几率。
在沙漠穿行是少不了骆驼的,它对人类的贡献非常之大,愿人们善待骆驼,也善待所有生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