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国家的企业如何发展,还得听从美国的,仰人鼻息的痛,韩国这次可是尝到了。

(韩国总统尹锡悦)
这段时间,中国在科技领域取得的进步,全世界都有目共睹,但随着中国自主研发能力的提升,过去跟随美国在芯片领域对华设限的国家,一个个都着急了,韩国就是其中之一。
去年十月,美国发布了一条规定,禁止其企业向中国出口先进的半导体生产设备。然而,韩国政府对此表达了强烈的不满。为了缓和矛盾,美国特例允许在中国拥有半导体工厂的韩国公司,继续出口这些设备,但仅限一年的豁免时长。
眼看时间马上就到了,但是美国方面并没有就是否要延长期限给出韩方明确说明。于是,在和美国商务部副部长格雷夫斯见面时,韩方就直接催促到,称希望美国方面能积极协助,尽早拿出解决方案,让韩企半导体出口的问题能得到圆满解决。
但是对于韩方的强硬态度,美方不仅仅没有松动,还反过来给了韩方一个下马威。在这次确定的护栏条款中,美方表示,如果获得美国补贴的这些韩国企业,在10年内增加了中国半导体的生产能力,就得把美国政府的补贴全额返还回来。美国的这一措施,可以说是直接制约了韩国企业在中国的投资。

(拜登签署芯片法案)
要知道,韩国的半导体产业对其国家经济至关重要,占了其出口总额的20%以上。而中国,则是韩国半导体的最大买家。但近年来,面对美国对中国的技术封锁,中国选择了不等不靠的道路,大力推进自主研发,积极寻求技术替代和进口替代。这使得中国在半导体技术上的自给率和技术水平都得到了显著提高。
中方的这种转变,给韩国半导体产业带来了严峻的竞争压力。随着中国技术的逐步成熟和市场的不断扩张,韩国可能会面临更大的市场竞争和需求变动。所以,韩国必须对其半导体产业进行深度反思和策略调整,以维护其在全球半导体产业中的领先地位。
美国对韩国提供的补贴和政策支持,虽然在短期内为韩国带来了诱人的利益,但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如果因此而失去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对韩国的损失是难以估量的。于是,尝过美方带来的苦头的韩方,便主动找上了中国,想要通过和中国合作来降低自身的损失。

(中韩企业将赴摩洛哥建厂)
日前,韩国LG化学企业表示,将同中企签署一份全面合作协议,在摩洛哥合建一座磷酸铁锂电池的生产线以及投建锂转化工厂。按照韩方的规划来看,这座工厂将于2026年投产,年产能为5万吨。
有意思的是,中韩两国这次之所以选址在摩洛哥,也和美国针对中国发布的《通胀削减法案》有关。
摩洛哥这个国家位于非洲的西北部,是非洲最大的港口国之一,它不仅交通便利,还和美国、欧盟都签订了自由贸易协定,享受着零关税和优惠待遇,更有意思的是,在此建厂还满足了美国《通胀削减法案》的补贴要求,有利于企业优先抢占北美的市场份额。
除此之外,中韩两国也都是电动汽车的重要生产国和消费国,合作建设锂电池工厂,可以实现技术和资源的共享,提升产品质量和效率。更重要的是,这一合作项目还有助于增进中韩两国在经贸、科技、文化等领域的友好往来,缓解了双方因第三国而产生的分歧和摩擦,推动双边关系向前发展。

(韩国总理抵达中国)
这段时间以来,韩国政府也在不断加强和中方的联系,不仅在积极促成中日韩三国峰会的召开,其总理还在出席亚运会开幕式期间,和中方领导人完成了一次会晤,主动表示愿加强和中方的经贸合作,可以说,在对华政策的制定上,韩方逐渐显现出了更多的自主性。
相信通过半导体这件事情,韩方已经深刻地意识到,跟着美国建造所谓的“护栏”,就是给自己的芯片产业盖坟墓,只有真正掌握自主权,增强自身的技术研发和产业链完整性,韩国才能在这一关键产业中更好地稳定和发展。
而对中国而言,这进一步印证了,无论是在半导体还是在其他关键技术领域,持续加强自主研发就是明智之举。只有刺激产业创新,并确保核心技术掌控在自己手中,我们才能完全避免受到国际资本的断供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