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讲究专业性的武器贸易领域,厂家会为消费者提供一定的技术指导和培训服务,如今已经是确立的市规则,但德国人是不是在支援乌克兰坦克的时候,连带坦克车组成员一并也“支援”了?这就是个有意思的事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向乌军提供巡航导弹的英国,唯恐欧洲大陆不乱)

有分析认为,俄乌冲突爆发以来,大批北约军事人员以各种伪装潜入乌克兰境内,在乌军中扮演从军事教官到战场督战的各种角色。但是这些秘密参战行为在冲突初期还有所遮掩,直至去年9月,随着俄乌冲突战场局势发生逆转,俄军在哈尔科夫和赫尔松一线因兵力不足被迫撤退,以波兰为主的北约军事人员通过伪装成雇佣军积极加入战事。随后,成建制的北约军事人员甚至直接出现在战场一线,北约实际上已经全面参与俄乌冲突。

(乌克兰人打光了怎么办,那就该波兰人、德国人上场了)

除去在战场上与俄军直接搏杀的波兰军队,为了弥补自身技术人员不足,大量北约技术兵种也乔装打扮加入乌军行列。例如乌军的战勤指挥中心、情报分析中心和后勤维护中心等,除此之外,以“海马斯”火箭炮、“爱国者”防空导弹为主的高技术装备也有大量北约军事人员为乌军提供服务。总体上来说,北约加入战事,一方面将乌克兰绑架到与俄罗斯对抗的战车上,企图将冲突长期化,非要乌克兰打到“亡国灭种”为止。另一方面,北约人员逐渐加入俄乌冲突,让俄罗斯不得不小心翼翼,规避与西方直接发生正面冲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之前被击毁的豹2坦克)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近日扎波罗热方向的一支俄军侦察小组在击毁一辆德制豹式坦克后,上前抓俘虏时发现车组人员大部阵亡,只有驾驶员受重伤仍然存活,看到俄军后用德语高喊“不要开枪”。随后这位呼号为“传奇”的俄军指挥官表示,他的德语水平不错,听懂这名驾驶员“说了好几次”自己不是雇佣兵,是德国联邦国防军士兵,已阵亡的车组与他都是同一支部队的。

之后俄军侦察兵们对这个“德国联邦国防军士兵”进行了医疗救护,期间他说出了自己的部队番号和所在位置,还说很后悔同意来这里,不过几分钟后,这个德国人就因为伤重而死去了。“传奇”指挥官表示自己当时有点吃惊,但后来感到高兴,因为豹式坦克里(不管)是乌克兰武装分子还是德国士兵,结果都一样,德国坦克会被烧毁,美国坦克也会被烧毁。

(炮塔被掀飞的豹2)

截至目前,还没有德国媒体或官方对这一消息作出回应,而且从这个消息本身来看,疑点太多,很像一则掺有真相的“刻意宣传”。比如可能确实有俄军侦察兵在无人机或炮兵的协助下,用反坦克导弹或火箭筒击毁了豹式坦克,但可能并没有上前搜查生还者,因为这是危险的行为,乌军无人机可能就在附近盘旋,发现有俄军靠近被击毁的坦克,可能直接火力覆盖。

也有可能俄军侦察兵搜查了坦克残骸,但没有生还者或生还者是乌克兰人,出于宣传需要把“主角”换成了德国联邦国防军士兵。因为“传奇”指挥官在接受采访时,还向外籍军人发出警告,意思是在与俄军作战前“用脑子想想”,宣传的味道着实太浓了。

(豹2坦克乌克兰战场损失与战果的比例很悬殊)

而且时间、地点、人物这三个要素,没一个是可以验证真实性的,目前为止俄罗斯媒体没有公布这辆坦克的残骸,也没有公布阵亡“德国联邦国防军士兵”个人物品或证件这类说服力比较强的证据,显得非常蹊跷。简单来说就是什么都没有,全凭一张嘴,所以真实性极其值得怀疑。

但逆向思考一下,万一这件事是真的,俄罗斯媒体这么做的动机就意味深长了。首先,这一年半以来北约向乌克兰支援武器早已公开化,北约军事人员参战也是尽人皆知,俄罗斯官方在一开始的例行抗议后也就不吭声了,因为谁都知道要北约放弃支援乌克兰不是动动嘴皮子就可以,必须把北约打疼了,才有可能实现动动嘴皮子就压住北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被击毁的英国“挑战者-2”主战坦克)

其次,北约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美英坑德国也不是一次两次了,比如这坦克就是。当初德国犹豫要不要直接向乌克兰提供主战坦克,美英一起忽悠,说只要德国先给,美国的“艾布拉姆斯”和英国的“挑战者”随后就跟上。结果也看到了,德国坦克都在乌克兰被俄军无人机开罐头几十辆了,英国坦克才刚有战损,而美国坦克直到现在连影子都没有。

乌克兰与波兰都保持了一年多的面和心不和,美英与德国连面和都做不到,所以在俄罗斯看来这是分化北约的好机会——英国是铁杆反俄,没必要争取,把德国打疼,让柏林多想想到底怎么做符合自己的利益。就算不能借此离间北约,也是个让北约互相猜忌的开始。

(二战东线战场至今都是德国人的噩梦)

所以这个消息无论是真是假,对德国人的震慑可想而知,特别是“传奇”指挥官还透露,称这个“德国联邦国防军士兵”对他说很爱自己的孩子和妻子,几分钟后就死了。寥寥几句话就营造出极强的画面感,重伤的士兵呢喃着妻儿死在异国的土地上,对德国人来说无疑让他们联想起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惨剧,反战的呼声绝对会进一步高涨,也必然加剧德国人对北约的厌恶和对乌克兰人的不满。

这般“诛心”的效果下,实际上无论真假,效果都已经达到了,即使德国政府站出来澄清,也只会越描越黑。所以,这一次宣传战,俄罗斯人的布局、立意和措辞,都成功地碾压了北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