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南方都市报报道,近日,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河东镇枫林村村民遇到了一件糟心的事儿,刚建好8个月的村建文化广场因涉嫌占用耕地面积被政府强拆。对于河东镇政府的强拆行为,村民心中满是疑惑和不满:“明明是村里多年不用的荒地,怎么文化广场建好之后反倒成了耕地了?”
面对村民的不满,河东镇政府镇长江志彤表示,河东镇政府执行强拆,是按照上级自然资源部门的判定,“土地究竟是什么性质,并不是村民那样认定,而是需要上级自然资源部门的界定为准。”看起来强拆似乎合法合规,但有三点存疑。
其一是,该两块地既然很早就被纳入基本农田范围,为何枫林村村委会并不认可也不知情?其二是,河东镇政府一直都可以通过资料和设备进行查询土地属性,为何在文化广场完工之后才进行拆除而不事先发放违建通知?其三是,当初施工方签订的合同是在五华县农业农村局和河东镇政府主导下实施的,如今为何翻脸不认账了?
与村民一样倍感委屈的还有施工方。在2019年12月,五华县河东镇枫林经济联合社与梅州晟豪实业有限公司签订了《五华县2019年度河东镇枫林村(枫五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工程合同文件》以及《五华县2019年度河东镇枫林村(河唇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工程合同文件》。
据了解,合同文件是承接该村污水处理雨污分流,还包括在污水池周边实施人居环境提升的内容,也就是村建文化广场项目,同样是在河东镇政府相关领导同意下进行的,但工程完结未核算工程量就被强拆,工程款也未结清,企业的损失又该谁来负责?
总的来说,强拆广场是合法的,但后续损失不该无人问津。从新闻报道来看,河东镇政府和枫林村村委互相推诿责任,谁都不愿承认是自身之过造成一座广场被拆。但事关民生领域,基层政府更应迎难而上、快刀斩乱麻,拿出为人民服务的姿态,别让人民寒了心。
经作者授权华评网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