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菜农朋友都知道,樱桃番茄主要以鲜食为主,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樱桃番茄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好的樱桃番茄,除了颜色鲜亮,果形大小一致外,更重要的是吃起来口感酸甜,风味好。对于口感好的樱桃番茄,客商们宁愿每斤多花几块钱,也都抢着收购。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的孟令辉种植一个棚的樱桃番茄,然而令他苦恼的是,棚内的樱桃番茄不但植株叶片发黄,果实易裂发软,而且吃起来索然无味。明明肥料没比别家少用,为何我棚内的樱桃番茄不如人家的长势好呢?带着疑问,孟令辉咨询了丁光国老师,并按照要求取土进行土壤检测,希望通过测土找到问题的根源。
检测结果:
该大棚土壤有机质21.2g/kg(适宜范围≥20.0g/kg),土壤水解氮含量185mg/kg(适宜范围150-200mg/kg),有效磷含量146mg/kg(适宜范围80-120mg/kg),速效钾含量869mg/kg(适宜范围200-400mg/kg),土壤交换钙含量2.1g/kg(适宜范围3.0-4.0g/kg)、土壤交换镁含量87mg/kg(适宜范围100-200mg/kg)。土壤盐分含量2.2g/kg(适宜范围≤2.0g/kg),土壤氯离子173mg/kg(适宜范围≤200mg/kg),土壤钠离子112mg/kg(适宜范围≤100mg/kg),土壤PH值7.3。检测结果表明,土壤有效磷、速效钾、土壤盐分、土壤钠离子含量超标;土壤交换钙、土壤交换镁不足;土壤中性,其他养分含量在正常范围内。
专家分析:
通过检测结果可以看出,该菜农偏施化学肥料,特别是磷钾肥施用过量,导致棚内土壤盐分超标,出现了盐渍化,土壤出现盐渍化后,土壤中盐浓度过高,使得根系受伤,吸收水分和养分受阻,导致植株叶片发黄,长势偏弱。其实,目前多数菜农在蔬菜进入开花坐果期后有频繁大量使用高含量水溶肥的习惯,而随着用量的积累,土壤中的氮磷钾严重过量,出现盐渍化的土壤也就在所难免了。此外,过量的磷钾还会与其他中微量元素产生拮抗作用,抑制钙、镁等矿质元素的吸收,虽然底肥和追肥中也施用了这些中微量元素肥料,但是根系吸收不上来使得樱桃番茄果实出现果软、裂果、脐腐、黄叶等症状,大大降低番茄的种植效益。此外,有机质能够大幅度提高樱桃果实商品性,使果实亮度、颜色更好、口感更佳。同时在樱桃番茄生长时期追施有机肥可为土壤持续补充有机质,促进土壤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利于土壤的养护,减少土传病害的发生。对此,丁老师给出如下施肥建议:
增施有机肥和微生物菌剂:
施用有机肥,不少菜农还是习惯使用粪肥,如鲜鸡粪、干鸡粪或稻壳粪等等,虽然鸡粪肥效长,但是近年来鸡粪盐分含量高,而且使用过程中经常因腐熟不彻底而出现烧苗的现象,并且未完全腐熟的鲜鸡粪含有大量的病菌和寄生虫卵,施用后会导致病虫害的传播,因此建议选用商品有机肥,省去了发酵、杀菌、杀虫等工序,而且从生产无公害蔬菜和蔬菜的可持续发展方面来讲,商品有机肥更有优势,其有机质转化效率也相对较高。
在增施有机肥的基础上,还要加强微生物菌剂的施用,菌剂中的有益微生物菌在其繁殖和代谢过程中,能快速、高效地分解有机质,促进腐植酸和腐植质的生成,还能将土壤中被固定的钾、磷,转化为可被植株吸收利用的速效钾和有效磷,还能释放及螯合土壤中钙、镁、锌、铁等中微量元素,提高肥料利用率,避免缺素症的发生,对改良土壤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调整化学肥料比例:
因磷钾超标,在樱桃番茄开花坐果期间,可适当调整大量元素水溶肥的比例,如选用养分含量高、养分全面的低磷中钾的水溶肥,如25-5-20或近似比例的肥料,用量少,吸收利用率高,效果好,可减少养分的流失,缓解土壤盐渍化。樱桃番茄开花坐果期是吸收矿质养分最多的时期,除了冲施,建议结合叶面喷施富含钙、镁、硼等中微量元素的螯合态叶面肥,促进叶片的吸收,提高果皮韧性,缓解果软、裂果及叶片黄化现象。
歇棚期大水压盐:
除了调整化学肥料的比例和用量,待来年夏季歇棚期,清理完棚室,先深翻土壤,而后灌大水,通过浇清水来淋洗盐分。通过大水漫灌的措施,以水压盐,把耕作层内高浓度的盐离子带走,促进盐分下移。其实在樱桃番茄生长期,间隔冲施清水,也可大大缓解土壤盐离子过高的情况。浇完大水,待土壤水分含量适宜时,可再种植一茬绿肥作物,如苜蓿等,待其长至10公分左右时,深翻入土,除提供有机质外,还可促生大量的有益微生物,抑制病原菌繁殖,并促进土壤结构的改善。
此外,这茬樱桃番茄拔园后,建议再进行一次土壤检测,了解棚内土壤养分状况,然后根据测土结果调整下茬蔬菜的底肥配比,调整用肥方案。

编辑丨刘志梅
校版丨马云星
审核丨王兰坤
声明
本文系北方蔬菜报原创,
如需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