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尹鸿(清华大学教授,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让综艺回到生活现场

从“杭育杭育”的号子声开始,歌舞艺术本来就诞生于山间林中、田野地头、村前巷尾,是劳动者心灵的自然抒发,也是对劳动生活的艺术再现。

让艺术回到生活中去,一方面从活色生香的生活中去吸取源源不断的创作源泉,另一方面让艺术回到生活的现场中去展现其活灵活现的审美灵魂,可以说是当代艺术的一种追求和向往。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综艺频道、央视网联合推出的以新青年生活分享为特点的季播节目《你好生活》第四季,继2019年播出第一季之后,用一种新的形态和风格,体现了让艺术回到生活中的节目特点,也呈现了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艺术丰富生活、生活哺育艺术的独特魅力

第四季的《你好生活》依然由总台节目主持人尼格买提和撒贝宁作为“串联人”,以关注新时代新农村、新农民新面貌为预设的“主题”,以在不同的乡村“办村晚”为动态的“主线”,以具有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格的歌舞作为“艺术载体”

既展现了天南地北的乡村文明新风尚、乡村振兴新气象,更是表达了不同地域人们的精神世界、生活向往和文化传承;既体现了中华民族精彩纷呈、多元丰富的文化大世界,也表达了继往开来、传承创新的艺术理念。

与屏幕上常常出现的大舞台和演播室综艺节目不同,《你好生活》的“村晚”,没有华丽的布景、没有五彩斑斓的聚光灯、没有靓丽鲜艳的舞台服,天地当舞台、日月作灯光,现实的生活空间成为了艺术大背景

从节目中,当我们看到在多伦诺尔大草原晚会开始之际,撒贝宁让大家熄灭所有“电灯”之后,仰头看见草原天空上的漫天繁星,璀璨的银河真正让观众体会到了星星点灯的瑰丽,“村晚”就是在这样的天幕之下,让现场和屏幕前的观众体验到“生活在别处”的浪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节目“下乡”,艺术“回乡”

本季节目,节目组从北方的内蒙大草原走到华南的深圳,主持人及嘉宾前往各地乡镇,寻找“村晚”创作灵感,发掘隐藏在乡野间的优秀作品及艺术人才,由当地具有艺术才华的村民组成本土表演团队,这些“本土”艺术爱好者与许多观众所熟悉的曾经在央台春晚登台的歌唱演奏者们共同表演,形成了一种专业与业余、演员与观众的有效互动。

节目组一方面把艺术“送下乡”,让各地观众近距离感受电视上那些著名演员的风采,另一方面又让艺术“回乡下”,具有地方特色的艺术作品融入当地的生活、当地的观众。

当我们在“草原夜色”中,看到锡林浩特市乌兰牧骑、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蒙古族马头琴音乐代表性传承人、民族歌手和大家一起呈现那些人们耳熟能详的草原主题的作品时,现场的观众、业余表演者与专业演员们在茫茫草原上载歌载舞,一起唱《鸿雁》,一起欢歌笑语,我们会感受到生活对艺术的赋力、观众对演出的加持,同时也体现了综艺节目“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一种艺术倾向。

“现场联欢综艺”新形态

从节目形态上来看,与一般的“舞台表演”不同,这种“在场表演”,在内容上会更加开放丰富,在风格上则更加自然生动风趣。

每期节目,节目组都会与当地的人物、风情有广泛的接触和观察,当地的自然人文和民俗民风都会得到更多的展现。内蒙“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自然淳朴,深圳“风从八面来”的开放包容,都通过这些现场的开放性得到了充分呈现。即便在“村晚”表演过程中,主持人和演员们也不仅仅只是表演节目,而是加入了大量的人与人、人与环境的互动,使晚会更具有了一种“联欢会”特点

尼格买提、撒贝宁等主持人充分发挥了自己的现场调度的作用和多才多艺的能力,让阿云嘎等等歌手和演奏者从完全的表演状态进入了生活状态,表演具有了更加活泼的联欢性,从而创造了一种“现场联欢综艺”的新形态,也提升了综艺节目的生活质感和观众亲和力。

正如有观众在“豆瓣”平台上所留言,“每一次观看《你好生活》,我都仿佛走进了一个治愈的世界,这是一场心灵的洗礼,也是对真善美的追求。《你好生活》带给我们的这份温暖与感动,让我重新认识了综艺节目的力量,让我明白了善意与真诚的重要性。”

当然,从节目角度上说,如何更有质感地还原艺术的“生活在场感”,如何体现出艺术家刻骨铭心地感受到生活之母的滋养,如何让艺术呈现更加具有人类学的原生性和在地性,如何将表演与真实、艺术与生活的界限感处理得更加自然生动,仍然还需要真诚的努力和大胆的摸索。

但值得我们欣慰的是,《你好生活》第四季,让艺术植根生活的广袤土壤,让生活充满艺术浪漫,的确创造了一种艺术在生活、生活在他乡的“生活综艺”形态或者说“现场联欢演唱会”形态。

观众在《你好生活》的“村晚季”中,从“风雨后的彩虹,丛林里的萤火虫,星空下温暖的歌声,阡陌间爽朗的笑声”里,感受到的不仅是“生活回来了,就像它从来没有离开过”,还有“艺术回来了,就像它从来没有离开过”。艺术与生活达成了一种统一性,有生活的审美和有审美的生活构成了人们追求美好幸福未来的新图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