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一封短短的电报,让性情耿直的彭德怀,纠结了一个上午,因为他实在是不敢把电报发给毛主席。

岸英牺牲,我可怎么开口跟主席说啊!

此时,彭德怀的眼前突然跳出赴朝前毛泽东为他饯行时的一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酒阑宾散时,毛泽东握住他的手笑道:“老彭啊,你就当岸英他是普通的兵,当他是你的孩子,该说就说,该骂就骂”。

“请主席放心,我会管好他的!”一想至此,彭德怀仰天长叹:“唉,我怎么向毛主席交代!”

为了新中国的事业,毛主席牺牲了太多的亲人,他的妻子,他的两个弟弟,一个妹妹,以及19岁的小侄子,都为了大义牺牲在革命时期。

如今,他最喜爱的大儿子毛岸英也牺牲在战场上。彭德怀元帅自责极了,他不敢想象毛主席得知后的心情。

2020年,就在毛主席逝世44周年后,这封电报终于被公开,众人纷纷泪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童年时代就随母亲入狱坐牢

1922年10月24日,杨开慧在湖南长沙湘雅医院,生下了长子毛岸英。

毛泽东闻讯后赶到医院,高兴地抱起了白胖的儿子亲了又亲,杨开慧就说:“你给孩子起个名字吧”。

他稍加思考后,对杨开慧说:“就叫岸英吧!”这个名字既有水边高起之地,又有魁伟、高大、气质高洁的意思。

“岸英”这个响亮的名字,蕴含着毛泽东望子成龙的美好愿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那个风起潮涌的革命年代,这个小男孩的出生注定与革命运动分不开,毛岸英幼年时就随父母辗转于全国各地。

在一次次奔波流离中,他天真地对爸爸说:“我们家的房子会跑,是长腿的!”

伟人摸摸儿子的头,略微沉思说:“岸英,咱们到处搬家是为了革命,你是吃百家饭长大的,将来要成为革命家”。

毛岸英听了连连点头,随着弟弟毛岸青毛岸龙的出生,这个家增添了许多的欢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杨家是书香门第,杨开慧从小熟读诗书,自然成为孩子们的启蒙老师。

毛岸英4岁能背《三字经》和唐诗宋词若干首,5岁读传统古文,同时学习小学语文、算术等课程。

只是为了革命的事业,毛泽东不得不东奔西走,与妻儿们也聚少离多。

1927年,国民党发动了反革命政变,对共产党人进行残酷地镇压。

毛泽东力挽狂澜,辞别了妻子和儿子们,前往湘赣边界组织秋收起义。

杨开慧则带着孩子们,在长沙县板仓娘家居住,她把孩子们托给母亲照看,自己坚持地下斗争。

1930年,毛岸英的生日那天,杨开慧返回板仓看望几个孩子,却没想到被国民党盯上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天还没亮,国民党就包围了杨开慧的家,秘密带走了她和长子毛岸英。

他们以为,逮捕了杨开慧,毛泽东不就是唾手可取吗?但是他们小看了她崇高的信仰。

为了让杨开慧屈服,他们对她用刑的时候,并残忍地把8岁的毛岸英按在一旁观看。

毛岸英抱着母亲嚎啕大哭,为了保护她,甚至想要跪下来求那些敌人。

杨开慧制止了毛岸英,在生命的最后时光给孩子上了一课:不能随意向敌人屈服。

这位母亲让孩子懂得了在信仰面前,生命是那么地微乎其微,无论何时都要挺直腰板。

杨开慧牺牲后,毛岸英在监狱里不吃不喝,大病了一场,被人救出时瘦得只剩一把骨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杨开慧坚贞不屈的信仰,深深影响着毛岸英,也在他的心里播下了革命的种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少年虽然身处绝境,但顽强地生存下来

杨开慧虽然牺牲了,但国民党不想放过三个孩子,日夜盯着杨家的大门,希望引诱出毛泽东。

不久后,在党组织周密安排下,杨开慧的妈妈向振熙和儿媳李崇德扮成走亲戚的模样,将毛岸英兄弟护送到了上海。

为了安全起见,向振熙把3个外孙的名字改为:杨永福、杨永寿、杨永泰,然后进入了一个特殊的地方生活:大同幼稚园。

这所幼儿园是由地下党员董健吾创办的,专门用来接收共产党或者革命者的后代,兄弟们仍用了“杨永福”“杨永寿”“杨永泰”的化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白天,毛岸英3兄弟在幼儿园念书,晚上也睡在一起,度过了短暂的快乐时光。

一天,体弱的毛岸龙突然生病发烧、腹泻不止,抢救无效,当晚就离开了世间。

祸不单行,由于叛徒的出卖,大同幼稚园遭到了敌人的破坏,董健吾只能把毛岸英和毛岸青两兄弟领回家,托付给前妻黄慧光抚养,因为家里有几个孩子,这是掩护他们的最好方式。

开始时,毛岸英兄弟俩的生活费由地下党组织提供,后来党组织屡次遭到敌人破坏,无法供给他们的生活费。

而黄慧光只是一个家庭妇女,身边抚养着六个孩子,生活非常困难。

所谓贫贱百事哀,黄慧光经常拿孩子出气,有一次,还把毛岸青狠狠打了一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由于不堪遭受她的暴戾,毛岸英带着弟弟离开了这个家,在上海街头流浪。

他们在这座陌生的城市,靠做童工维持生活,捡过破烂,卖过报纸,推过人力车,夜晚就住在一座破庙里。

有一次,毛岸青接了一张假票子,无法交上款,就挨了老板的打骂,可他只能屏气吞声,强忍泪水,无奈地街上溜达,

经过一根电线杆时,他看到地上有一小节粉笔,于是就捡了起来,在电线杆上写道:“打倒帝国主义!”。

刚好有个特务看见了电线杆上的反动标语,气急败坏拿起路边小贩的铁钳,猛击毛岸青的头部,小岸青头破血流,昏倒在地,大脑受损严重,从此落下顽疾。

作为哥哥的毛岸英,对于弟弟的遭遇痛彻心扉,自然又担起了照顾他的责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处在险恶的环境中,兄弟俩仍不忘读书认字,为了买到一本《小学生词典》,他们勒紧裤带,坚持3个月不吃早饭,终于如愿以偿。

像他的父亲一样,两个身处绝境的少年虽然历经狂风暴雨,但仍然顽强地生存下来。

5年后,上海地下党通过潘汉年找到了毛家兄弟,经过多层辗转将他们送到苏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岸英从不以主席儿子自居

1936年底,毛岸英和毛岸青被送到莫斯科市郊的莫尼诺尔儿童院,开始了在异国他乡的生活。

其他小朋友都热衷于玩耍,只有毛岸英热爱看书,脑里总是想着政治、军事和时事相关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后,毛岸英就组织中国学生以砍木柴、种蔬菜、缝军衣、挖战壕等劳动支援前线。

三年后,毛岸英到莫斯科列宁军政大学学习,接着,他又进入苏军最高学府伏龙芝军事学院深造。

学业有成后,他被苏军任命为坦克连指导员,参加了对德国的大反攻。毛岸英头戴坦克帽,胸挂报话机,穿越了东欧好几个国家,一直攻到柏林。

战争结束后,英勇的毛岸英受到斯大林接见,并受赠了一把手枪。

1946年1月7日,在国外经过近10年的学习和磨炼,毛岸英终于回到了父亲的身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泽东看到这个23岁、个头比自己还高的儿子时,心情大好,生病的身体顿时好了许多。

但毛泽东也锐利地观察到,毛岸英着装打扮、言谈举止已经较大程度俄化。

一天,毛泽东和毛岸英父子俩吃饭后,坐在王家坪的院子里聊天。

毛泽东对岸英说:“你在苏联那里学习了一些文化,那是外国的,中国的事你了解很少,所以我让你上‘劳动大学’”

父子连心,毛岸英感受到毛泽东的深层用意,爽快回答:“我听爸爸的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清明节一过,毛泽东将一位农民劳模带到了毛岸英面前,告诉他,“这就是你的老师,你要跟他学会耕地”。

毛岸英脱去大头皮鞋,换上父亲送给他硬邦邦的布鞋,来到那位老农家里同吃同住。

他“入学”的第一课,就是在羊圈掏粪、垒粪、然后送粪到田间。

毛岸英虽然干劲十足,但用劲不得法,被羊溅粪满全身,脸上也溅得斑斑点点。

经过不断磨炼,他逐渐掌握了窍门,直至完成掏粪的任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半年后,毛岸英回到延安王家坪父亲的身边时,已经发生显著变化:满嘴陕北口音,双手长满老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岸英的婚礼

虽然是毛泽东的儿子,但毛岸英一直严格要求自己凡事不搞特殊化,就连婚姻也如平常人一样简单。

当年的秋天,刘思齐随母亲以及其他200来名的革命者,从新疆返回延安。

刘思齐正是青春少女时期。皮肤白净细腻,油黑发亮的两条长辫,苗条的身材配上一身蓝色的“列宁装”,显得既美丽又朴素。

毛岸英和刘思齐第一次见面时,就对她产生了好感,心生爱慕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刘思齐对毛岸英也产生了异样的情怀,喜爱他的英俊,更敬佩他的见解。

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两个年轻人的心悄悄地挨近,内心深处的感情犹如决堤的江水,千言万语终融汇在一起。

1949年9月,毛岸英征求了刘思齐的母亲张文秋意见后,定下了和刘思齐的婚期。

随后,毛岸英来到毛泽东那里,把想结婚的打算告诉父亲,征求他的意见。

毛泽东点点头说:“我同意,你们准备怎么办婚礼?”

毛岸英说:“我们商量了,越简单越好,我们都有随身的衣服,也有现成的被褥,不用花钱买东西”。

毛泽东听了,高兴地:“不花钱办喜事呢,这是喜上加喜,浪费可耻,节约光荣,还是应该艰苦朴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岸英和刘思齐的新房是一间集体宿舍,他们就在门上贴了大红喜字,而房间里的床铺、桌子、椅子是向公家借的。

床上只有两条薄被,一条是由单位发的统一规格的被子,另一条是刘思齐带过来的嫁妆。

婚宴一共只设了两桌,菜肴也很简单,以腊肉腊鱼为主,兼有湖南风味的辣椒和苦瓜,还有一碗红烧肉。

在婚礼上,毛泽东拿出一件黑色大衣,这是1945年去重庆谈判时穿过的,他笑着说:

“我没有什么贵重礼品送给你们,就这么一件大衣给你们当新婚礼物,白天让岸英穿,晚上盖在被子上,你们俩都有份”。

毛岸英高兴地接过大衣,和刘思齐一起说:“谢谢爸爸”,在场的人全都笑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婚后,毛岸英住工厂、去湖南,四处奔波,和刘思齐难得见一次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知父莫若子,毛岸英主动请缨入朝参战。

1950年,他从家乡一回来,就走进菊香书屋的东厢房,向父亲汇报了家乡之行的所见所闻。

毛泽东看到儿子瘦了,嗓子也哑了,便知他在妈妈的坟前哭得是何等的悲恸!

他对毛岸英说:“你回来了,正好,想和你谈谈当兵的事。”

“当兵?”毛岸英十分敏感地问道,“爸爸,是不是决定出兵援助朝鲜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原来,1950年10月,美帝国主义把朝鲜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到湖南看望外婆向振熙的毛岸英,一直关注着半岛南北双方的战争态势。

听到岸英这么说,毛泽东忧心忡忡地说:“美国纠集了十多个国家出兵朝鲜,要是越过了三八线,就是冲着咱们来!”

毛岸英第一次看到父亲大口大口地叹气,在屋里来回踱步,一支接一支地抽烟,知道他心情不好,要考虑的事情太多了。

毛岸英说:“美国军队要是越过了三八线,我想穿上军装,拿起武器上战场!

“你……”毛泽东怔了一下,没有回答儿子的问话,只是怅然自语道:“邻家着火了,我们岂能安之若素!”

这时,彭德怀前来请战,他不仅坚决拥护党中央出兵援朝的决策,还愿意执掌帅印。

彭德怀的决心让毛泽东激动不已,他紧紧握住彭德怀的手说:“有你老将出马,我就放心了”。

可彭德怀走后,毛泽东又被一件事情困扰着,难下决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直到卫士提醒他休息,他才点燃一支烟问卫士:“有件事情定不下来,睡不着,我想把岸英交给彭德怀,一起去朝鲜打仗,你看好吗?”

卫士脸露难色说:“主席,岸英刚结婚不久,是不是应该征求一下他的意见?”

“是呀,刚结婚……”毛泽东略作沉吟,“如果问岸英,我想他会同意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岸英是我们志愿军中的“第一个志愿兵”

毛岸英知道,国家有难,他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带头上前线。

那天,岸英得知彭老总正在跟父亲商量组织部队赴朝作战的事情,他便闯进去拉住他的手恳求道:

听说您要招兵买马,我第一个报名参军,您把我带到朝鲜去行吗?”

彭德怀闻言一怔,赶紧劝他别意气用事,在一旁的毛泽东笑着对他说:

老彭,我替岸英求个情,你就收下他吧,岸英会讲俄语和英语,有他在你身边,同各方面联络都方便些”

听了毛泽东这一番语重心长的话,彭德怀不再作声,只是两眼盯着远处,眼眶泛着亮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彭德怀又面向毛泽东,表情严肃地说,“主席,你亲自把儿子送往前线,去抗美援朝,这件事要是让记者知道了,那可是头条新闻哟!”

“我看还是不让他们知道为好,否则传到杜鲁门的耳朵里,又要说我毛泽东好战喽!”毛泽东说完爽朗地笑了起来。

当时,毛岸英完全可以待在机器总厂当党总支副书记,不必参军去朝鲜,而且身边的人也劝阻,那里很危险。

可毛岸英不以为然:“我是毛泽东的儿子,党中央发出了抗美援朝的号召,我应该带头响应,带头到前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8岁的毛岸英牺牲后,毛主席得知噩耗时,反应令人心疼

由于入朝作战时间临近,刘恩齐又因阑尾炎住院开刀,毛岸英急忙连夜赶到医院,和妻子作了告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两个人本来就是聚少离多,现在却又分别在即,毛岸英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

刘思齐看到毛岸英走进来,开心地说:“都这么晚了,你还过来?”

毛岸英掏出手绢擦一把脸上的汗,说,“思齐,这次出差可能时间长一些,所以赶来告诉你”。

从恋爱到结婚,聚散已成习惯,刘思齐从来没在意,这次却禁不住问丈夫到哪里?

“说远其实也不远,你放心就是了,办完事就回来”,毛岸英没有直接说出自己要去朝鲜的事。

他依依不舍地站起来,正要告辞,突然想起了自己亲爱的父亲,以及从小相依为命的弟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眼看明天就要奔赴战场了,毛岸英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努力使自己平静下来,用平和的口吻叮嘱爱妻:

思齐,你出院后每个星期六要去中南海看望爸爸,同时希望你这个当嫂子的多关照一下岸青,能答应我吗?”

“嗯……”刘思齐望着毛岸英高大魁梧的身影,听着他语重心长地嘱托,温顺地点了点头。

毛岸英看了一会儿愣怔不语的妻子,弯下腰来深深鞠了一躬,转身大步离开了医院。

1950年10月19日,毛岸英随志愿军到朝鲜,担任司令部俄语翻译兼机要的秘书。

入朝鲜时,气温已经降到零下20摄氏度,毛岸英和战友睡在用稻草搭的地铺上,不到一周,身上就长满了虱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1月23日,敌军总司令麦克阿瑟发表了一份公告,将进攻的路线、兵力等绝对机密都公布出来。

他的傲慢和轻敌,为我军提供了绝佳战机,志愿军司令部进入紧张的战斗状态。

24日的深夜,毛岸英和战友们依然在工作,因为司令部早一分钟掌握电文,就早一分钟赢得胜利。

25日早晨,4架敌机在大榆洞上空盘旋后,从志愿军司令部驻地上空掠过,没有投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进了防空洞的毛岸英松了一口气,随即出来,继续在办公室工作。

不料,敌机突然掉转头,向志愿军司令部驻地投下几十个凝固汽油弹。

司令部顿时一片火海,毛岸英刚刚签收完3个“A”字开头的绝密电报,来不及跑出来,和另一名战士壮烈牺牲了。

毛岸英牺牲当天,彭德怀抑制不住悲伤的心情,任凭泪水往下流,他实在想不出该如何面对主席,就先将这件事告诉了周恩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由于局势严峻,周恩来与刘少奇等同志商量后,暂时压下了彭德怀的电报,没有告诉毛泽东。

1951年1月2日,当第三次战役取得胜利后,周恩来才向毛泽东报告了此事。

毛泽东听得噩耗后眼圈湿了,泪水在眼眶里打转,但始终没有流泪下来,过了许久,才发出一声叹息:

谁叫他是毛泽东的儿子呢……”

经过3年的苦战,中国人民志愿军击败了联合国军,取得辉煌战绩,一雪百年国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53年7月28日,第一批志愿军的英雄们,乘坐专列火车驶入北京站。

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中央军委领导,在怀仁堂后花园的草坪上,接见了志愿军代表团。

毛泽东接见了志愿军的战斗英雄,与他们亲切握手,向他们致以慰问。

这位伟人的目光掠过每一位英雄面孔,似乎在寻找一个人——那个第一个加入志愿军的人,他最钟爱的大儿子毛岸英。

然而,他的大儿子已经长眠于朝鲜的土地上,永远也不会回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晚,李银桥走进毛泽东卧室,看到他身穿睡衣半躺在木板床上,眼里噙着泪花,凝望着毛岸英的照片发呆。

李银桥怕毛泽东悲极伤身,就劝他要保重身体,不要再想了。

毛泽东怆然叹道:“他是我的儿子,怎能不想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作为毛主席的儿子合格吗?

身为领袖之子,毛岸英常在日记中这样问自己:“我做毛泽东的儿子合格吗?”

去朝鲜前,他也曾问过父亲,毛泽东说:“等你回来,爸爸给你个答复”。

没想到,儿子永远听不到父亲当面的答复了,但中朝人民的真诚纪念,不就是最好的答复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岸英的牺牲,是毛泽东贡献给新中国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毛泽东所开创的一代共产党人的新家风;更是毛泽东和毛岸英书写的人类父子关系历史上动人的篇章!

毛岸英的档案里却没有任何立功的记载,但他和他伟大的父亲毛泽东永远镌刻在人民的心中。

参考资料:《毛泽东书信选集》

《家世·家书·家风:毛泽东的亲情世界》

《毛岸英在朝鲜战场》

作者:穆清

编辑:池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