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9月25日下午,华为秋季全场景新品发布会引发全网关注,仅在B站一个平台就有超1800万人次观看直播,并一度登上新浪微博热搜。著名演员刘德华作为Mate60 RS非凡大师品牌大使现身发布会现场。

8月底,华为悄然发售Mate 60 系列新机。据央视新闻,目前销售火爆的华为Mate 60系列新机采用“中国芯”,1万多个零部件已实现国产化。根据测评数据,华为Mate 60 Pro下载速率超过每秒200-500Mbps(兆比特),而4G最高下载速率通常只有每秒100Mbps。这些变化令近年关注华为发展的消费者备感欣喜,也为遭遇围堵的中国科技产业带来了更多希望。

华为秋季全场景新品发布会在B站直播,满屏的“遥遥领先”弹幕。

回顾华为被制裁的这四年多,从被美国想方设法围追堵截,陷入至暗时刻,到如今成功搭载自主研发的芯片,华为再次站起来的过程可以说是科技界“爽文”、手机界的“美强惨主角”。2019年5月,美国将华为列入贸易管制黑名单,出台了一系列制裁措施,禁止美国企业向华为出售相关技术和产品。2020年,美国政府先后两次发布针对华为的制裁,从当年9月15日开始,包括台积电等在内的多家芯片生产商不再向华为供货。最初,华为在库存耗尽后被迫转向4G芯片,手机销量也大幅下跌。然而在断供期间,华为加大自主研发,通过与国内厂商合作,在芯片等多个技术领域取得了较大突破。进入2023年,华为手机的出货量明显回升,尤其是华为Mate 60 Pro开售以来行情火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没有伤痕累累,哪来皮糙肉厚,英雄自古多磨难。”华为曾经用这句话激励自己。自主创新的道路从来都是荆棘密布,蜿蜒曲折。在这个故事中,大部分普通人可能看不懂型号、芯片,但能读懂蕴含在其中的坚持自主创新、遇事百折不挠的精神。毕竟百年来,在这片土地上有如此韧劲的“中国故事”每时每刻都在发生,亿万个你我也是其中的一部分。

历史表明,自立自强是我们永远的必选项。1937年9月25日,八路军115师平型关大捷;1959年9月25日,我国发现大庆油田;1982年9月25日,中国女排夺得第九届世界女子排球锦标赛冠军;2008年9月25日,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在华为公开发布会时间的微博评论区,网友“如数家珍”,纷纷讨论起那些值得铭记的“9月25日”。这些让大家深深为之自豪的“历史上的今天”,都是我国身处各行各业的人民在艰难时期不畏艰险、自立自强,最终取得成功的真实写照,也正是这些来自天南海北,跨越时空的汗水,给予一代又一代人不甘落后、奋起直追的精神力量和面对一时困境坚信“长风破浪会有时”的魄力。

需要认清的是,自主创新的道路,从来没有尽头。不少网友感叹华为终于“轻舟已过万重山”,然而这一叶自立自信的扁舟不能也不会在此刻停止远航。 华为目前的成绩可喜可贺,但距离世界最先进的技术还有一段距离,弥补这段差距 不仅需要科技实力和创新精神的支撑,更需要长期不断的 探索、实践和总结。 然而“自主”不意味着“孤单”,前有老一辈科学家们留下的物质和精神遗产,现有国家对优秀人才和企业的鼎力相助与消费者们的信任,自主创新的道路没有尽头但有无数同胞的支持和鼓励,如此才能绵延不绝,代代相传。

2021年9月25日,孟晚舟搭乘飞机抵达深圳。

2021年的今天,离开祖国1028个日夜的孟晚舟回国。“没有一座高山不可逾越,没有一片汪洋不可飞渡,这就是我们不变的信念。”她在重回岗位后说的这句话如今听来依然让人为之动容。所谓“遥遥领先”,从不在于外界划定的竞争规则,更重要的是脚踩自己的助跑器出发,勇敢跨过自己的起跑线,途中不踏入别人的赛道,最终赢得问心无愧。毕竟,我们越过的从来都是自己内心的高山,飞渡的是属于自己的汪洋,“遥遥领先”的永远都是上一秒的自己。

中国文艺网新媒体

作者 | 王丽

编辑 | 王丽

点个“在看”,共同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