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大家刷到最多的热点事件是什么?我自己刷到最多的就是这张图这个人——曾经凭借“10岁上大学,13岁读硕士,16岁读博士”三上热搜的神童张炘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先是刷到了几个媒体号的短视频,虽然每个只有1分多钟,但信息量大,且非常能激起我的愤怒。

如今的张炘炀28岁了,镜头里的他双目无神、脸色蜡黄、颓废迷茫。他活得没有理想、没有目标、没有热情,目前无业,接零活维持生计,时至今日还要依靠父母接济。

“差不多每两三个月(父母)就会主动给我打一万。”

“如果我真需要什么的话,给我爸打个电话就好了。”

啃老啃成这样还不够,最点燃我愤怒的是这几句话:

“他们还欠着我一套房,到现在也该值1000多万了。从这个角度讲,只要是1000万以内,我完全有这个额度。”

对面的记者问:“他们愿意给你吗?”

你猜他是怎么回答的?!

他居然能“大言不惭”地说:

“不愿意又怎样?不愿意也得愿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什么玩意儿!气人不你说?!这不就是个无业、啃老的白眼狼吗!啃老啃得理直气壮,还觉得都是父母欠你的?!脸怎么这么大呢!

嘿!越不想看什么,还就越来什么!

连续几天天天能刷到张炘炀的这些“白眼狼”言论,每次气得都想骂人了。

后来忘了是第几次再刷到的时候,我心生一念:不对,这孩子我记得啊,十多年前,他可是家喻户晓的神童,之前新闻报道过的那么机灵调皮、爱说话的孩子怎么就变成了这样,曾经那么热爱学习、主动说要学数学的孩子,怎么就远离学术了呢?

于是,我决定再重新走近张炘炀的生活,想知道他到底经历了什么。一番查阅后,我感慨万千,唏嘘不已。

之前在网上看到一个段子。有人问“为啥我和老公都是硕士毕业,我女儿数学才考了48分”。网友神回复道:“祖坟也是需要休息的,总不能一直冒青烟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对于张炘炀家来说,网友继续总结道:“他们家祖坟冒了4次青烟,活生生被他父母盖得严严实实。”

所以,此时此刻他心安理得甚至贪得无厌的啃老,在我看来,就是对父母的一种报复。

怎么回事?我给你讲。

“先盖楼再装修”
急功近利背后隐忧重重

张炘炀之所以能从众多孩子中脱颖而出,靠的就是一个“快”字。

他10岁上大学,13岁读硕士,16岁读博士。

在其他孩子还在上小学四年级时,他已经跑到了大学的课堂;在其他孩子刚刚接触初中知识时,他就开始和导师讨论高深的学术问题;在其他孩子连高中知识体系都没摸全的时候,他已经和博士导师走到了知识的最前沿……

“遥遥领先”,恐怕也不足以描述张炘炀的超速成长。

张炘炀的神童奇迹离不开一个人,就是他的父亲张会祥。他原本是辽宁盘锦的一名公务员,但为了孩子的学习,他选择辞职陪读。儿子的学习,几乎是由张会祥一手包办的。

在教育上,他一直秉持着一个理论叫“先盖楼,再装修”,就是在学习上把进度赶超上去,再慢慢补缺失的东西。

在对孩子的教育规划上,张会祥对此贯彻到底。18年前,张会祥在接受采访时举了一个例子。

孩子考了90分离满分差10分,与其用半年时间补这10分不如用半年时间学习下学期或新的知识。

“这样下来,会节省很多时间。”

赶时间,也体现在张会祥辅导孩子学习上。

判断孩子有没有学会,有一个最简便的方法,那就是让孩子讲出来。如果孩子能讲得明明白白,逻辑严密,那就代表学会了。

但张会祥的方法更简单,就是问孩子。如果孩子回答“会”,就直接过,自此再也不过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学会了不代表学好了。学会了,强调的是结果,孩子能做对题就是学会了。学好了,强调的是学习的目标,能真正理解知识点间的关系,能融会贯通。

张会祥,强调的就是学习的结果,就是如何在应试教育中获得成功。他的理想是,先让孩子在学术成功之路上占有一席之地,再想办法弥补知识弱项。

所以,他让儿子用2年时间学完6年小学知识,用2年时间学完初中和高中知识,然后又着急忙慌地拒绝了周围人的建议,接连让儿子读完了本科、硕士和博士。

学术之路走到顶端,张会祥心满意足。但是他忘了,自己终究是儿子人生的局外人,身为当事人的张炘炀早早地就体验到了速成教育背后的隐患。

初中时,他的成绩就很差了,在班里排名倒数。

读研究生时,他因为迷恋上网,又基础不牢,硕士课程挂科,论文做不出来,面临毕不了业的困境。

但这些痛苦父母并没有认真了解,他们会责骂张炘炀不认真、不努力学习,导致张炘炀甚至出现过自杀的念头。

张炘炀才是最有资格评判父亲教育方式好坏的那个人,他说:

“没有钢筋,盖什么楼啊!”

“(盖了楼)就祈祷不要有地质灾害,不然就成‘楼倒倒’‘楼脆脆’了!”

现在看来,这些话仿佛就是他对自己的预言。

强加给孩子的梦想
成了困住父母的枷锁

张炘炀最“出格”的言论有两次:

一次,是2011年,他要求在北京父母全款买房。

一次,是2023年,他说因为父母没买房,所以欠自己1000万。

他的父亲为了陪读辞掉了工作,他的母亲只是个普通老师,这两个要求对夫妻俩来说简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2011年那次,当周围人都质疑他“逼父母”时,16岁的张炘炀却说:“这是我父母自己逼自己。”

也许,这并不是张炘炀的狡辩。

两岁识字一千……从有记忆开始,张炘炀就一直是“别人家的孩子”,听到了太多惊叹和赞赏。

看到儿子的潜能,张会祥兴奋极了。他36岁才做了父亲,取“炘炀”这个火旺的名字,希望孩子能建功立业,不像自己活得这么寡淡。张会祥心有不甘,1978年他考上大学,1990年他以优异成绩考上了人大商学院第一届MBA,但因为拿不出学费只能放弃。

但看到儿子惊人的记忆力,他仿佛找到了实现梦想的途径,他要全力辅佐孩子学习。只要出门在外,他就拿着棍子在地上写字,教孩子认字。只要孩子在家,夫妻俩从来不开电视。

后来为了陪伴孩子学习,他索性辞职。为了孩子,他真的倾尽全力,他激励孩子要永争第一,要做最成功的人。

这的确激起了张炘炀的好胜心并渗透在他生活的方方面面,他真的事事争先,事事争优。

幼年时,别人问张炘炀“最佩服谁”,张炘炀的回答是:

“张炘炀。因为我觉得张炘炀比其他人都好。”

进入大学后,张炘炀看着宿舍非常不满,说“我必须住高档的地方”。

别人只是想要过得好点,而他想的是过得最好。

但生活的复杂程度远不是学习那么简单,生活的幸福与否也并不是智商或努力就能决定的。张炘炀很快就领悟到了这点,与此同时他极度害怕失败的心理弱点也暴露出来。

考上硕士和博士后,张炘炀因为困窘的生活感到异常焦虑。他身边的同学都是已经有收入的成年人,但他要千方百计省钱。他很少打出租车,熟记公交路线;他用五毛钱接2.5升的纯净水,能喝两天;他唯一一双品牌运动鞋,是二姨送的礼物。

他还受到过同学的刺激,他抱怨北京房价高,同学怼了一句:“你要是嫌北京房价高,你就滚回你老家去。”

这让张炘炀有了买房的念头,那时他才16岁,这个问题对他来说未免太早。但张炘炀因为习惯了超速,也产生了远超年龄的焦虑和不安。

在学习之路上的成功经验让张炘炀习惯了“王者”的感觉,但买不起房、赚不了钱的现实感让他产生了虚无感和无意义感,他说自己“身无长物”。

他把所有价值感、成就感都压在了那个房子上面,认为有了房子自己就能好好搞学术,就能向暗恋已久的姑娘表白。但没有那个房子、户口和工作,他就是个失败者,不配拥有爱情。

他第一次认识到生活的复杂,但他又不想承担生活痛苦的一面,于是习惯性地将这份痛苦转给了父母,但没想到这次父母接不住了。于是,他又习惯性地把父母作为自己情绪的宣泄口,指责父母,认为父母欠自己的。

他只是想表达自己的不安和失落,如果张会祥能敏锐地发现这点,也许父子俩的关系能缓和很多。但张会祥没有,他只说儿子是被大城市的浮华给带坏了,看不到学习本身所能带来的价值。

他也许会教导孩子考试,但不懂如何教育一个孩子成人。

不懂规划+超强控制欲的父母
是所有孩子的灾难

为了孩子的教育,张会祥全身心投入。妻子曾提醒过他:“一切以孩子为中心,我们都没有自我了。”

张会祥不以为意,反倒乐在其中,他要给孩子选择最好的路,要让孩子成就最好的人生。

他看到儿子看《西游记》,就偷偷地藏了起来,害怕这样的书会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影响升学。

但张炘炀却说:“这是冷暴力,是精神上的摧残。”

他要修剪枝条,好让树的主干长得更好。

但张炘炀说:“歪脖子树能活得更好,人工修剪的树更像温室里的花朵。”

虽然没有更多细节,但我们不难猜想这些对话背后掩藏的父子冲突。

张炘炀读研期间迷恋上的电脑,父子俩吵架,气得张会祥离家出走,步行50公里回到廊坊的家。

但张炘炀说,这是父亲在惩罚自己。

他说,人都是要断奶的。所有父母都要面对孩子断奶的痛苦,但父亲这种全方位控制的教育方式会让这种断奶痛苦升级,只是可能来得晚了一点。

习惯了24小时陪伴孩子,习惯了老师和父亲的双重角色,习惯了孩子的顺从,所以面对儿子的叛逆,张会祥格外愤怒。

但让张炘炀更不满的是,父亲的这种控制下还掩藏着盲目和自大。他评价父母:“他们明明什么都不懂,还要指点江山。”

说到这点,我忍不住叹息一声,在张炘炀重要的人生关口,父母的选择似乎都不太合理。

10岁孩子高考取得505分,能考上二本学习足以说明很有天赋,年龄这么小,完全可以再用两年提升成绩考上更好的大学。但张会祥拒绝让儿子复读,依旧选择让他入学。

13岁那年,张炘炀的导师认为德国有更好的天才教育体系,并联系好了导师,只是要再等一年入学。但张会祥拒绝再等一年,选择让孩子直接在国内读硕士。

他在着急什么?

我忍不住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他是不是为了所谓的“名”才这么急匆匆?他是不是为了所谓的“年龄最小的大学生”“年龄最小的硕士生”“年龄最小的博士生”才把孩子从一个学校赶到另一个地方?

如果是,这可真是“务虚名而处实祸”,为了所谓的名头而强行催熟孩子,为了所谓的声誉而让孩子过早体验成人的焦虑和复杂,毁掉了一个天才,葬送了一份天资。

想到这点,我就无比遗憾!

也让我忍不住畅想,如果我有这样的天才孩子,我会怎么培养他?

我想我一定会让孩子暂缓上大学,要么再用两年时间夯实基础考一个更好的学校,要么让孩子在提前学完高中知识的情况下,去打一些高含金量的、认可度高的比赛,比如信奥赛——孩子在10岁高考就能505分,这时去打数理、编程相关的比赛,和同龄人比,妥妥的降维打击。有了这些比赛结果的加持,后面无论上国内还是国际上的好学校,都不难,甚至对找工作也有很大的加持作用。

为了赶进度,让孩子一路放弃更好的学校,放弃到德国开拓国际视野的机会,除了得到“最小的大学生”这种轰动一时然而其实没啥用的名头之外,其实把孩子的学习后劲都给毁了。

不懂教育规划又有极强控制欲的父母,无论是对天才还是普通孩子,都是灾难一般的存在。对于此,张炘炀的父母在被儿子逼着买房时就意识到了。

张会祥说:“即便孩子考上了博士,但也不见得是成功,孩子也失去了不少。”

母亲说:“跳得快,接触的东西多了,但分辨能力还不足。”

只是时间不能倒流,即便有些后悔,他们也无法让孩子的童年重来一遍!

不管是天才孩子还是普通孩子,每个孩子的童年都只有一次,这个家庭的故事对我们每个父母都有很大启发:

教育不可急功近利,基础不夯实,之后的每一步都藏着隐患;

不要把自己的理想强加在孩子身上,孩子有自己的人生,只有真实的自我才能引领他们到达远方;

请相信孩子的生命力,相信每个生命都能找到出口,给他们空间和信任;

请保持谦卑状态,多学习多聆听,重视孩子的感受,了解专业知识,给孩子适合的引导;

如果自己见识不够,创造好的家庭氛围,尊重孩子就是加分,不做或少做就是在给孩子助力。

13岁那年,张炘炀在数学分析的第一堂课上看到老师讲欧拉公式时,发现自己之前所学的所有公式竟然都可以用欧拉公式关联起来。

那是他第一次感受到数学的美和奥秘,他兴奋至极,他站起来鼓掌,他说那是“真性情”。

他还年轻,希望他还能找回对数学、对学习的热忱,对人生的憧憬。

也希望每个父母能看到自己孩子的真性情。

都说父母的有效期只有十年,希望我们彼此好好陪伴,好好鼓励,好好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