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8月中旬,大英博物馆被曝2000多件藏品失窃,让很多人再次注意到这座典藏丰富的博物馆。随后,一部小短剧的爆火,更是让#请大英博物馆归还中国文物#的话题,冲上了热搜。

这部名为《逃出大英博物馆》的小短剧讲述了在大英博物馆陈列的一盏(看完剧你也会使用这个量词)玉壶变成人形逃出博物馆,并想方设法回到中国的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很多家长都应景地给孩子看了这部剧,不过大家的反应都是“孩子看不懂”“他们不理解为什么这些文物想要‘逃出去’”。

所以今天我就想写写这件事。

大英博物馆,在网络上有个别名——中国国家博物馆英国分馆。因为这里收藏了多达23000件中国文物,其中长期陈列的约有2000余件,是收藏中国流失文物最多的博物馆之一。很多外国人正是通过大英博物馆典藏的中国文物,了解并爱上了中国文化。

而追溯这些文物的来源,离不开几个世纪前的烧杀抢掠,那是刻在国人心中永远的痛。

说实话,我挺感谢这部剧的,它用特别生动的方式让很多人,尤其是包括小小常在内的年轻一代对这段历史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并能开始理解这些文物背后所掩藏的历史伤痛。

这部小短剧只有短短三集,第一集2分钟,第二集4分钟,第三集9分钟,加起来才不到20分钟,但却引起了国人强烈的共鸣。尤其大结局中,“玉壶”带回了在屈辱年代被非法运往英国的中国文物们的一封封“家书”,字字泣诉戳中诸多网友的泪点。

小短剧,大情怀

《逃出大英博物馆》这部短剧的创作者是两个自媒体人,因为偶然间看到网友的提议,便萌生了“拍个中国文物化成人形从大英博物馆里逃出来的短剧”这一想法。

他们自己写剧本、自己当演员、自己剪辑,期间推掉商演,专心致志拍出了这部细节满满、诚意十足又非常有家国情怀的短剧。

剧中只有两个主角,一个是大英博物馆里化为人形的玉壶,一个是在英国郁郁不得志的小记者,名叫张永安。

两人的相遇起源于一场“事故”,在街头拍照的张永安被已经化为人形的玉壶撞到,把相机都给砸坏了。得知对方是中国人后,小玉壶激动万分,并迫不及待地交代了自己的底细,她是一盏“中华缠枝纹薄胎玉壶”,从博物馆里偷偷跑了出来,而且还身负重任。

这里常爸要交代下背景。这个玉壶是苏州玉雕艺人俞挺的作品,于2007年获得北京天工奖优秀作品奖,2017年被大英博物馆收藏,作为中国薄胎玉器发展水平的展示。和大英博物馆收藏的众多历史悠久的文物相比,小玉壶算是非常年轻、且是合法渠道引进的文物了,而这也是她被“委以重任”的原因,这个后面会提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自光明网)

回国后的两个人来到了博物馆,小玉壶从包裹里拿出了一沓子信。这些信都是大英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写给自己亲友的。到这时我们才明白,小玉壶的任务就是把这些书信带回来,念给留在国内的文物听,传达思念之情。

这些文物,曾经成双成对被能人巧匠设计制造出来,也曾在漫长的时光里,在华夏大地上彼此相依相伴,后来却远隔千山万水,被迫分离,它们彼此一定也很思念吧?

这是笛师陶俑写给琴师陶俑的——

“琴师陶俑伯伯,您好

笛师陶俑阿姨让我告诉您

改日,您拨您的春风弦,她奏她的晚风笛

那首未完的《长歌行》,大家再一起奏完吧”

这是三彩罗汉写给佛祖石雕的——

“佛祖爷爷

罗汉爷爷让我跟您说

缘起缘灭,缘聚缘散

乃众生法相

重逢

皆在一叶菩提之间”

(中国有16尊辽三彩罗汉像,均在河北易县发现,3尊因盗掘和运输被损坏,2尊下落不明。已知的11尊被收藏于6个国家9个博物馆中。)

还有朝冠耳炉写给龙耳虎足铜方壶的——

“龙耳虎足爷爷

朝冠耳炉叔叔想跟您说

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间,应自强不息

夫爱国之士,不惧九重之渊

前辈不必挂怀,我虽身在万里,仍不坠,爱国之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清代朝冠耳炉,因为造型相似,又被称为官帽耳炉,是皇家寺庙的香炉)

布袋和尚写给地藏菩萨——

“地藏啊

从前你总嫌我的笑声吵闹

这么多年没听到,是否有那么一点想念啊

哈哈哈哈哈哈”

(明代弥勒菩萨三彩陶塑坐像,笑容亲切,有容天下事的肚量)

木雕观音写给水月观音的——

“水月

我早已将回还之事抛之脑后

驻留在西方的游子

需要庇佑的神灵

只是这具木镂之躯

承得住偷盗者的歉意

却载不动,故人留连的目光”

(五代木雕观音坐像,高141厘米,表面有彩绘痕迹。)

还有盛唐顶峰之作唐三彩中的唐小马写给唐大马的——

“唐大马,我是唐小马

一眨眼

我们已经163年没有见面了

每天洋人走后

我就会围着这牢笼跑上几圈

跑着跑着

我便会想起几百年前

我们相约跑遍大好江山的誓言……”

(唐三彩马,1907年修建铁路时在唐代墓葬中发现的随葬品,被外国人以低廉价格买走)

信件还有很多,常爸就不一一介绍了。“家书抵万金”,每一句话,仿佛跨越千百年,直击你我的心田。

这些流落在外的文物,何尝不想回归故土呢?家国永安,这样一个纯朴又真挚的愿望,在乱世中生生被打破,时至今日,这些流落在外的文物想要回家也并非易事。英国曾以“保护文物安全”为由,以立法的形式禁止归还文物。

从1949年至今,我们国家已经通过各种方式追回文物300多批次,共计15万余件。但这不过是所有流落异乡文物的一小部分,还有大量文物流落海外。

《逃出大英博物馆》的视频创作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也许大英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现在也想家了,但它们只能挤在拥挤的站位。当它们看到那些来往的中国面孔时,会不会想说:带我回家。”

片子的大结局直接看哭一众网友。看得出小小常也意犹未尽,陷入了沉思。那,该如何让他理解国宝流落他乡的痛楚,如何理解国宝返回家乡的困难呢?幸运的是,我找到了一部纪录片。

不该被偷走的文物,背后藏着血泪史

这部纪录片叫《Stuff the British Stole(那些年英国偷走的文物)》,讲述了那些被掠夺到英国的文物背后的故事。

纪录片中的主持人叫马克·芬内尔(Marc Fennell),是一名澳大利亚记者、电视节目主持人和作家。他采访了来自印度、以色列、苏格兰等国家的相关人士,讲述了国宝被抢夺的过程以及不能回归的原因,目前国内可以在B站看到五集内容。

这部2020年推出的纪录片,2021年在多国的播放量都排名第一,并获得了多个奖项。纪录片中每一集都会介绍一个国家的文物,以及昔日的日不落帝国的野蛮历史。

以第一集为例,从英国王冠里的一颗钻石开始,可以给孩子讲清下面这三个问题:

问题一:它国的文物怎么跑到了英国?

问题二:英国为什么要掠夺这些文物?

问题三:英国愿意归还文物吗?

英国标志性宫殿“伦敦塔”里有一顶英国王冠,王冠上有一颗巨大的宝石,是世界上最大的切割钻石之一,名字叫Kohinoor(波斯语),意为“光之山”。Kohinoor被视为财富的象征,谁拥有了它谁就拥有了财富和权力。

英国王室一直对外宣传Kohinoor是被赠予的礼物,但实际上它是从一个小男孩手里抢来的。

问题一:国的文物怎么跑到了英国?

每一个文物似乎都能讲出一段交织着愤怒和泪水的故事,Kohinoor背后藏着的则是一个灭亡的国家和一个小男孩悲剧般的木偶人生。

现在提起印度,我们都会想当然地把其视为一个国家,但这不过是英帝国在殖民时期为了方便管理、贩卖货物赚钱而采取的强行整合措施。历史上的印度地区一直都存在多个独立主权的国家,锡克帝国就是其中一个,地理位置上横跨如今的巴基斯坦和印度两个国家,最后一任国王叫达立普·辛格,出生于1838年。Kohinoor是他父亲戴在手上的一枚戒指。

1843年,锡克帝国是当时印度地区最后一个没有臣服东印度公司的国家。很不幸的是,达立普·辛格骁勇善战的父亲去世,只有5岁的他在懵懂中继承了王位。

时局动荡,幼主上位,这给了东印度公司绝好的侵略时机。他们对锡克帝国发动了战争,再加上内部争斗不断,1849年春天11岁左右的达立普·辛格被废黜。英国人邀请他签署了一份现在看来完全不平等的条约,其中一条就是把Kohinoor,这个连达立普·辛格都没见过的钻石赠送给英国。

Kohinoor被秘密运到英国并送给了维多利亚女王,为了让它更闪亮,英国人对其进行切割做成了一枚胸针。

为了防止锡克帝国人民有复国的念头,1854年,达立普·辛格被带到了英国,自此再也没回过故土。

他成了维多利亚的一个“养子”,被带到各种正式场合展示。

后来有一天维多利亚女王拿出一个小盒子,里面装着那颗钻石。这是他第一次见到这颗钻石,惶恐至极的达立普·辛格拿出钻石,躬身献给了女王。这大概就是“礼物”说法的源头。

彼时年轻的他还不是很明白这一举动所代表的意义,多年后,已经成年的他想起已经消失的王国,想起那颗钻石痛心不已。他写信给女王,要求返还钻石,但女王并没有回信。

自此之后两人关系交恶,达立普·辛格既回不去祖国也没有任何资产,最终凄惨死在一个小旅馆中,结束了被操纵的一生。

问题二:英国为什么要掠夺这些文物?

维多利亚女王非常喜欢这颗钻石,后来把它镶嵌到了皇冠上。

其实,除了Kohinoor,英帝国抢夺的钻石难以计数,从女王到权贵、军官都非常喜欢抢夺钻石。他们为什么这么喜欢钻石?

艺术史学家Alice解释道:“钻石是一种非常便携的东西,如果你想要展示你的财富和权力,钻石是最好的选择之一。”

英帝国殖民地高官,在殖民地用暴力肮脏的手段掠夺当地的资源、土地、财富,但要如何让国内的人知道呢?如何在女王面前彰显自己的功绩呢?便携又贵重的钻石等宝石就成了最好的“功勋章”。

为了更好地展示殖民成果,1851年,他们还特意搭建了一座水晶宫,用来举办“万国工业博览会”,展示来自本国和世界各国的10万件藏品,Kohinoor是其中备受关注的展品之一。

这场展示英国财富的盛会吸引了众多人参观,赚了18.6万英镑,用来修建自然历史博物馆、科学博物馆、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帝国理工学院等重要的文化场所。

问题三:英国愿意归还文物吗?

从英国女王诱导年轻的达立普·辛格用仪式感的方式再次献出钻石,以博得好名声,试图坐实Kohinoor的“礼物”之说,我们就找到了答案:他们不愿意。

强权之下无礼物,达立普·辛格说出的那句“我将这颗钻石作为赠礼献给您”不过是一个孩子出于生存本能对强者的屈从。

如今Kohinoor与王冠一起呆在伦敦塔里成为了陈列品,英国愿意归还吗?

答案依旧是:不!

近几年,巴基斯坦和印度都要求返还钻石,但英国不为所动。

问其原因,原英国首相卡梅伦说的很清楚:

“如果你答应归还一件,那么大英博物馆恐怕就要被掏空了!”

他们害怕的不是归还某一件文物,而是害怕连锁反应,害怕所有曾被他们侵略、掠夺的国家都要求带自己的文物回家,害怕自己精心粉饰的历史面具碎成一地。

在纪录片结尾,用二十年研究锡克族变迁、了解达立普·辛格王子生平故事的历史学家和收藏家Peter Bance说:

“人要知道自己的根在何处,知道自己以往犯的错,做过的事,才能够加以改正,向着更好的未来前进。”

大英博物馆对中国文物的介绍中第一句话是这样写的:“中国创造了世界上最博大和悠久的文明……”每一个去大英博物馆参观过的人,一定都会觉得此言不虚,而这里所展示的,也仅仅是浩如烟海的华夏文明的一小部分。

我们希望文物回归,也感谢《逃出大英博物馆》这部短片的两名年轻创作者,是他们的疾呼和呐喊,让更多的人关注到了流落海外的中国文物。虽然现状短期可能无法改变,但从积极的角度想,如今每天能有来自世界各地的人去大英博物馆参观,其实也算是对中华传统文化起到了宣传作用,让更多人有机会了解、尊重并钦佩浩瀚璀璨的中华文明。

最后再给大家推荐一部片。

自媒体up主按照年代将大英博物馆里陈列的中国文物进行了一一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