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有一位家长在社交平台上发文称,自己的孩子被学校要求签署一份“自愿放弃中考”的申请书,孩子看后悲痛不已,泪水打湿了纸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家长也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不知道该如何选择。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学校的动机:提高升学率还是与职高合作?

据了解,这位家长所在的地区实行了中考分流制度,即根据中考成绩将学生分流到普通高中、职业高中或技术学校。

而这位家长的孩子所在的班级是一个成绩较差的班级,很多学生都收到了这份申请书。申请书上写着,“本人自愿放弃参加202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并报读某某职业技术学校”。如果签字同意,就意味着放弃了参加中考的机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学校为什么要让这些学生签署这样的申请书呢?

有两种可能的解释。一种是为了提高升学率。由于教育部门对各个学校的升学率有一定的要求和考核,而且升学率也关系到学校的排名和声誉,所以一些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就会想方设法地淘汰掉一些成绩差、无望考上高中的学生,让他们提前进入职业教育或者走向社会。这样做既可以减少竞争压力,又可以提高平均分数和录取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另一种可能是与职业技术学校有合作关系。有些职业技术学校为了招收更多的学生,就会与一些初中学校建立合作关系,通过提供优惠政策、奖励措施或者其他方式,诱导或者强迫一些成绩差、无望考上高中的学生报读他们的学校。这样做既可以增加他们的招生数量和收入,又可以减少他们在中考后招生时面临的竞争。

孩子的感受:失去希望还是得到解脱?

对于收到这样申请书的孩子来说,他们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

有些孩子可能会感到失望。他们可能觉得自己被抛弃了,被剥夺了参加中考的权利和机会,被迫放弃了自己的理想和未来。他们可能会对自己、对学校、对社会失去信心和希望,产生自卑和抵触的情绪,甚至可能会出现逃学等不良行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些孩子可能会感到轻松和解脱。他们可能觉得自己不用再为中考而担心和努力了,不用再面对学习的压力和挑战了,可以早点结束痛苦的学习生涯,开始新的生活。他们可能会对职业教育或者社会工作抱有一定的期待和好奇,认为这样可以更快地成熟和独立,也可以更早地赚钱和享受生活。

家长的选择:签字同意还是拒绝签字?

对于这些孩子的家长来说,他们该如何选择呢?

有些家长可能会选择签字同意。他们可能觉得自己的孩子成绩确实不好,参加中考也没有多大希望,还不如早点安排好未来的去向,免得到时候落个两头空。职业教育或者社会工作也不一定就比高中或者大学差,只要孩子能找到自己喜欢和适合的方向,也可以有一番作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些家长可能会拒绝签字。他们可能觉得自己的孩子还有潜力和希望,只要努力一把,也许就能考上高中,为自己争取更多的机会和选择。中考是每个孩子都应该参加的考试,是检验孩子学习水平和综合素质的重要方式,不能轻易放弃。他们可能也担心孩子如果放弃中考,就会失去学习的动力和兴趣,从而影响他们的成长和发展。

我们的看法:违规操作还是合理安排?

对于这种现象,我们又该如何看待呢?虽然这是一种不合理安排。违反了教育部门的规定和原则。教育部门明确规定,中考是初中毕业证书发放的必要条件,所有初中毕业生都有权利参加中考,并且不能强制或者诱导学生放弃中考。任何学校或者老师如果违反这一规定,都应该受到相应的处罚和问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种安排不利于学生的利益和发展。学生应该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能力和志愿来选择升学或者就业的方向,而不应该被学校或者老师强行安排或者影响。让学生提前放弃中考,就等于剥夺了他们展示自己、挑战自己、提升自己的机会和平台。这样做既不尊重学生的意愿和个性,也不符合教育的宗旨和目标。

但是对于成绩较差,中考无望的考生来说,进行这一选择在某种程度上能有学上,并且有可能有稍微好的学校上,如果中考落榜,到那时再选择这类学校,往往只剩下被别人选过的后的学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这个选择还是要结合学生自身情况进行考虑,而非单一化的指责。

结语:坚持公平正义,保障学生权益

当然,教育的公平正义是需要坚持的,学生的参考权利和选择权利是需要得到保障的,具体怎么选择,这个权利还是掌握在学生自己手中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也希望广大的家长和学生,能够勇敢地维护自己的权益和尊严,不要轻易放弃自己的梦想和努力,相信自己有能力和机会实现自己的价值和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