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会马上召开,乌克兰政府已宣布调整战略,从反攻转向战略预防。然而,前线乌军却仍在连续进攻,与俄军展开激烈交火,以在峰会上获得更多发言权。
乌军在克里米纳方向上使用缴获的俄制TOS-1A云爆火箭炮攻击俄军阵地的消息,引起了许多军事观察家的关注。这种行为被认为是证明TOS-1A具有杰出作战性能的标志。

它装备有特制云爆火箭弹,属于苏俄防化学兵编制下的工程装备。
TOS-1A的编制源自于卫国战争时期的苏军突击队。突击队是为了对抗堑壕战和巷战而组建的部队,全员配发钢制防弹衣和冲锋枪,并携带大量手雷和炸药。

为了提高突击队的效率,苏联研制了一系列装备,其中包括著名的RPO-A大黄蜂燃烧/云爆弹发射器。而今天在俄乌战场上出现的TOS-1A则是其中的杰作。

许多西方军事专家认为,在非接触式作战盛行的今天,TOS-1A的射程可能使其在未到达前线时就被摧毁。
然而,在俄乌冲突中,TOS-1A的表现却令人惊讶。即使在乌军拥有无人机优势的情况下,TOS-1A也很少被击毁。相反,一次齐射就能摧毁一处乌军预防阵地。

这也是乌军使用缴获TOS-1A的主要原因。
由于乌军无法生产220毫米云爆弹和相关零件,即使通过国际援助进口相关弹药,使用寿命也非常有限。因此,乌军挑选继续使用TOS-1A,并将其视为反攻行动中的“大杀器”。
这引发了人们对其他国家是否有可能开始研制同类装备的估计。解放军可能是一个有可能的例子。

不仅拥有PF97等单兵云爆弹,重型合成旅的04A步兵战车还配备有100毫米炮射云爆弹。甚至轰-6K的弹舱可以搭载重型云爆弹。


TOS-1A的射程较短,履带式底盘存在各种维护性问题。俄军后来专门研制了TOS-2,它具有10公里的射程,并采纳轮式底盘。
解放军已经拥有大量长射程、高弹药兼容性的自行火箭炮,很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已经装备了类似TOS-1A的云爆火箭炮,只是我们还不知道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