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以为给到印度好处,就能让印度成为自己人,而后共同对付中国。未曾想,美加的遏华战略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插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美国一边拉拢印度加入印太战略,给印度各种“空头支票”,巴不得印度成为美国的战略急先锋。

而在另一边,美国带领一众盟友在背后监视印度,在背后捅刀子,莫迪真的要“傻眼”了!

印度惹恼美国盟友,五眼联盟毫不客气

日前,加拿大总理特鲁多指控印度特工潜入加国境内,暗杀了一名加拿大公民尼贾尔。这名加拿大公民曾是锡克教领袖,被印度列入恐怖分子名单,印度一直想将其除之而后快。

加拿大指控印度派特工暗杀本国公民,迅速引起印度不满,印度反驳加拿大的指控,并驱逐了一名加国外交官。在印度看来,加拿大在包庇纵容极端分子,印度除掉极端分子合情合理,不存在任何问题。

印度为了展现自己的态度,更是暂停处理加拿大签证申请,称加拿大“反印活动和仇恨犯罪日益猖獗”。

但加拿大认为,印度特工在加国境内暗杀本国公民,是对加国主权的不尊重。印加关系骤然紧张起来。

那么,印度派遣特工暗杀加国公民,如此秘密的事情,加拿大是怎么知道的?到底是谁给特鲁多提供了情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迹象显示,这个国家不是别人,是美国。在加拿大指控印度之际,美国很快站出来支持加拿大,美国甚至要求印度配合调查。美国甚至呼吁印度“交出凶手”。个中情况估计只有当事人才能说得清楚,但有一点应该确认无误:印度不会轻易就该问题罢手。

加拿大指责印度干涉自己的内政,扬言将采取进一步的报复行动,而印度则将加方包庇分裂分子的行为视为对国家主权的严重挑衅,准备和加拿大打一场没有明确结果的马拉松式的官司。

值得一提:印度和加拿大都是美国必须争取的对象,华盛顿缺失任何一方的助力,或将导致对华战略难产。这也是美国极力呼吁印加通过政治协商解决分歧的重要原因之一。关键是,拜登政府缺乏调停争端的耐心。

按照印度的说法,“刺杀案”主角,现年45岁的哈迪普·辛格·尼贾尔曾是印度锡克教的领袖,其在家乡主导过多场针对印度当局的分裂活动,由此进入了印度政府的“全球通缉榜”。加拿大方面显然难以接受印度的说辞。

加方认为,尼贾尔既已获得枫叶卡,理应受到加拿大政府的保护,印度没有理由将黑手伸到自己腹地。然而加方高看自己了,印度特工竟在光天化日下,上演了一出“千里缉凶”的好戏,于温哥华的一处郊区的停车库结果了这一争议人物。

站在莫迪政府的角度,对分裂分子实施斩首行动,无论是法理还是道义上都能说得通;可站在特鲁多政府的角度,便觉得印度做事过于出格,丝毫不顾及朋友的面子。毕竟类似突发案件,在加拿大领土已上演多起。

印度对美国很重要,但不完美

国家间的争端,似乎用常规手段很难协调,这也是印加持续对立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对于美国而言,事情就显得极为烫手,搞不好会将印度和加拿大同时得罪,到时候就得不偿失了。对此简单的谈几点看法吧。

其一、印度终究不是美国心目中的完美合作伙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须知,印度之所以饱受贫穷落后的困扰,与英国、荷兰对印度大陆长达数百年的殖民统治脱不开关系。印度之所以改国名为巴拉特,不就是想着和过去作别吗?

加拿大、英国但凡对印度有所了解的话,就不该包庇锡克教的激进领袖,对莫迪政府捍卫主权的行为进行公开干扰。

论合作,印度或只能和美国进行局部的搭伙。

指望印度完全放弃主权,充当类似日韩的傀儡角色,可能性微乎其微。因此美国有必要重新审视自己的外交战略了:是否应在印加之间取平衡,是否暂时放松对中国的钳制,转而将更多的资源用于修补盟友关系方面。

美印加的破事,中国躺着也中枪

其二、美印、加印关系是否因此发生波动,对中国而言都不算是好事。

众所周知,中印存在着广泛的领土争议,双方甚至为此大打出手过。鉴于印度一直对中国领土抱有觊觎之心,这等于给了美国拱火,挑唆是非的机会。

印加关系恶化,美国可能怂恿印度在中国边界发起挑衅,用地区热点问题遮盖美国阵营的漏洞。反之,印加关系正常化,美国则能腾出手,继续纠集盟友实施对中国的立体化围堵。

怎么看,中国都不能置身事外,中国都将被针对。这也给中方提了个醒:一定要紧盯美印的动作,甚至必要时做出提前的战略战术演练,避免到时候被美国及其盟友偷袭,打个措手不及。

例如美国政府的喉舌,激进反华媒体彭博社就开始造谣,称近日被印度特工暗杀的锡克教领袖—尼贾尔就处于印度和中国的争执中心。想不到吧,中国躺着也会中枪,成为了事件的潜在受害者。

强调一下:“暗杀事件”不仅仅是印加之间的争端,其更凸显了印度民粹主义不受控制的一面。想象一下,印度特工竟能在加拿大领土上公然实施暗杀活动,他日激进的国大党掌权,指不定闹出更多的幺蛾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