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威电影《奇异博士》中,因在车祸中伤到手部而无法再拿起手术刀的天才医生奇异博士,决定前往尼泊尔,寻找自己治愈的希望——卡玛泰姬。

电影中的场景,古老、神秘、神圣,胡子拉碴的奇异博士穿梭在破败而又人头攒动的街道,四处询问是否有人听说过卡玛泰姬。

这部分场景的取景地是尼泊尔的加德满都,随处可见人文色彩的浓烈和厚重,把观众脑海中的蕴藏着神秘力量的圣地真实地勾勒还原出来。

Vol.1
探秘奇异博士眼中的加都
#博达哈大佛塔 #
跟着奇异博士的脚步,电影的镜头先扫到了博达哈大佛塔。

大佛塔是尼泊尔藏传佛教的圣地。曼陀罗风格的平台上,覆钵式塔身加上顶部四面塔的构造。
方形底座四面皆绘着佛眼,寓意佛法无边。四个斜面则象征爱,同情,喜悦和安宁四种状态。

阳光落下来,中央金顶闪耀着,五彩斑斓的经幡从四面八方向金顶汇聚而来。
据说经幡是人们在还愿的时候系上的,印着佛经的五色经幡连成线,随风飘扬,便完成了一场与神明的对话。

塔底下身着藏袍的僧侣,络绎不绝前来绕塔而行转动转经轮的朝圣者们,更是为大佛塔镀上了一层神圣的光芒。

#加德满都杜巴广场 #
尼泊尔有三大杜巴广场,分别是加德满都杜巴广场、帕坦杜巴广场和巴德岗杜巴广场。
《奇异博士》中出镜的是加德满都杜巴广场,杜巴广场实际是从前的王宫广场,有50多座寺庙。
时间仿佛在这里凝固,从中古世纪保留下来的建筑成为最好的历史书,留给我们阅读过往王朝的风采。
成群的鸽子在这里飞舞,落在广场上、古朴建筑的屋檐上、雕塑上。

纽瓦丽风格的建筑颇为瞩目,红砖与木质的结合,层次分明的多重屋檐,雕刻精美,垂下的红布,为每层屋檐的边缘镶上花边。
# 帕坦杜巴广场#
帕坦杜巴广场,被称为“露天的博物馆”。
经历岁月侵蚀和地震影响,艰难重生的帕坦杜巴广场,依然自豪地展示着尼泊尔建筑雕刻艺术的辉煌。

这里的拜拉弗雕像令人印象深刻。用色浓重,面目狰狞的黑色神像,凶狠地目视前方。头冠上镶嵌着宝石和头骨,人头串成链子,脚踩尸身。
作为湿婆最恐怖的化身,人们总爱来这里起誓,传说在拜拉弗面前说谎,将会遭受天谴。

#巴德岗杜巴广场 #
巴德岗杜巴广场,是“中世纪尼泊尔艺术的精华和宝库”。比起前两个杜巴广场,这里的建筑保留得更为完好。
乍看巴德岗杜巴广场,已经让人惊叹于老城的魅力,细看之下,里面藏着的雕刻,更是让人震撼。

这里的主要建筑是老王宫。
老王宫的正门是一座“黄金门”,整座门不大,但丰满的细节工艺却别具匠心,雕刻而成的神祇、异兽、飘扬的旗帜,精巧地呈现在门楣门框处。
金漆的光芒在红砖建筑之间一眼便能被识别。旁边的55扇黑漆檀香木雕花窗同样巧夺天工,是尼泊尔木雕艺术的传世杰作。

也难怪有人说,“就算整个尼泊尔都不在了,只要巴德岗还在,就足够值得你跨过半个地球来亲眼看看”。

#猴庙 #
猴庙,全称斯瓦扬布纳特寺,有3000多只猴子在这里聚集。
在尼泊尔,动物被认为是神明的使者,人们尊重且爱护动物,因此猴庙上的小猴子从不怕人,自由地在这里安居,倒也不打扰人类。
登上猴庙的路上,绿色树木之间,蹦蹦跳跳的小猴子,当地人摆上的当地特色小摊,为这段路程赋予更多灵气和趣味。

登顶之后,可以解锁《奇异博士》中的同款大全景,以绝佳的视野俯瞰整个加德满都,错落分布的彩色小房子像拼图一般填满了加都。

Vol.2
融入幸福之邦
提及尼泊尔,大家口中的关键词听起来总是有些矛盾。
贫穷的国度,纷乱缠绕的电线下的街道尘土飞扬,拥堵交通带来不绝于耳的车辆鸣笛声。

却也拥有着极为壮观的自然风光,丰富灿烂的文化遗产,是众神栖息之地,同时也被认为是世界上幸福指数最高的国家。

这份矛盾构成了尼泊尔的独家魅力,吸引着人们去窥探秘境的壮丽,揭秘幸福的来源。

在Gapper的旅程里,深度融入尼泊尔,这份幸福感便不难理解。
这是一个将信仰融入在日常生活中的国度,物质上的贫困并没有造成精神上的贫乏,人们向内探寻信仰带来满足和愉悦。

尼泊尔人民淳朴好客,总会热情地问候一句Namaste(尼泊尔当地的问候方式)。
当地人的生活节奏不快,没有太高的物欲,在这里总会有种“偷得浮生半日闲”的悠闲感,他们也乐得自在,随遇而安。
在支教之旅里真实地触碰到当地的生活时,似乎也会被这种幸福感感染。

#感受一次尼泊尔点红#
走在尼泊尔街头,总能看到大家额上的一抹红色。

这是尼泊尔当地的习俗,用红色朱砂、糯米混合在眉间点上蒂卡(Tika)。
在不同场景的蒂卡有不同的含义,但总归是象征着诚挚祝福和祈愿。让当地人点上一抹红,似乎神的庇佑,也具象化地、平等地降临到了外乡人的身上。

# 看一场尼泊尔电影 #
到尼泊尔的电影院看一场本土的电影,不用害怕看不懂,基本可以靠演员的动作和表情理解剧情。
而且,音乐和舞蹈是属于世界的语言,即使语言不通,也不妨碍感受歌舞片充满生机的感染力。

有意思的是,这里的电影院随时买票随进随出,进去的时候电影已经演一半了,电影结束正准备走的时候,发现电影又开始重播了!
只要你想,可以在电影院里呆上一整天,也不会有人把你赶走。尼泊尔人的“慢生活”,原来也藏在小小的电影院里。
# 画一次海娜#
海娜是尼泊尔的一种皮肤上的手绘,类似纹身,可以在皮肤上停留一段时间。海娜的绘画材料从植物中提取。

尼泊尔人们在身上画上花卉藤蔓,花纹繁复,曲线流畅,画好的图案呈暗红色,与尼泊尔自身的神秘色彩极其相配。
自己拿上一管海娜试着在身体上作画,天马行空地选择自己喜欢的图案,也很有意思。
#坐一次尼泊尔的公交#
坐上尼泊尔的公交车,看到陌生的面孔,周围的人总会搭话问上一句你们从哪里来。告诉他们说来自中国时,会有人认真地回应:We love China。

然后告诉你一言我一语,指向窗外,说起哪一条路是中国修的,车里的氛围便热烈起来。尼泊尔人民好客,似乎想用这份热闹来表达欢迎。

#起一个尼泊尔名字#
志愿者营地的尼泊尔当地人,可以为大家起上一个尼泊尔名。他们精心挑选的名字常常有着美好的含义,象征希望、象征美丽,或是来自他们崇拜的神。
到支教的学校去,也可以用尼泊尔名向孩子们介绍自己,会更方便他们记住名字。

#吃一次当地美食手抓饭#
刚开始尝试手抓饭,可能不太习惯。抓起饭之前,总会有许多想象,觉得是不是不够卫生,觉得黏糊糊的饭粒会不会粘自己满手。
但体验的意义就在于一路打破刻板印象,去尝试理解其他文明的风俗。
扁豆汤、咖喱蔬菜浇在米饭上,一拌,一抓,细长的米饭很好抓起来,一下就能吃完一大盘。

Vol.3
成为一座桥梁
在这趟尼泊尔之旅,我们要走进中小学,认真备课,课程内容包括但不限于英语、数学、中华文化。
或者根据自己的能力和特长准备的精彩课程,为孩子们带去新鲜的体验和知识。
刚到支教学校时,孩子们趴在门边等着新老师,他们从不吝于展示笑容、善意和好奇。

一进门,孩子们便涌回到座位上。教室并不宽敞,挤不下太多的孩子们,但容得下他们对新知识的渴求。
提问问题时,他们从不担心自己讲出错误的答案,一定会大声吼出来,仿佛吼的声音越大,就能学到多一些,更多一些。

有的学校师资不足,孩子们总会遇到没有老师上课的时候。下课时,其他班的学生会跑来,拉起你的手晃着,抬起脑袋看你,请你到他们教室去上课。
学校校长说:感谢你们成为孩子们和世界之间的桥梁。

又或是选择走进寺庙,与僧侣们同吃同住。
寺庙中有许多从小进去寺庙修行的僧侣,他们小时候或许错失了接受基础教育的时机,但现在,他们仍然拥有追求受教育的权利。
Gapper志愿者以独特视角体验他们信仰的同时,也为他们带去更多受教育的机会。




/咨询与报名方式/
了解更多详情&报名
请点击“GAPPER小程序”下单报名
⬇️
咨询&约伴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项目咨询群
如无法扫码,请添加:Gapper321
⬇️
本文编辑/ 表表
本文素材/ Gapper自摄、网络(侵删)
1.咨询邮箱:info@gappernet.org(2个工作日内回复)
2.微信客服Gapper小雷锋:Gapper002(添加时请备注意向项目)
3.咨询电话:400 606 5502(咨询时间为周一至周五 9:00am - 12:00 am / 2:30pm - 6:00 pm)
↓后台回复关键词解锁更多国内项目↓
冰岛、摩洛哥、巴厘岛、泰国、新疆、敦煌、海南西岛、贵州厦格、云南镇雄、云南维西、福建龙潭里、厦门、上海、浙江......
不负热爱
赋能前行
2023, 一起重新遇见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