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年,德国家庭主妇在壁炉里燃烧纸币取暖,恶性通货膨胀让纸币比柴火更有燃烧价值。
在20世纪初期,德国经历了一次严重的通货膨胀,被称为“恶性通货膨胀”.
这个现象主要源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后重建时期。德国在战争中遭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战后需要大量重建工作,这导致了德国政府的巨额债务。为了还债,政府大量印制货币,但同时却没有相应的商品生产来支撑这些货币的流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导致了物价飞涨,货币在短短几年内变得几乎毫无价值。家庭主妇燃烧纸币取暖的情景正是在这个背景下出现的。有些人甚至用钞票来制作衣服、家具和燃料,因为这些都比商品便宜得多。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1924年,德国经济才逐渐稳定下来。这段经历对德国的经济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成为了德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