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联赛1-5德比惨败,欧冠0-0遗憾战平纽卡后,米兰终于在圣西罗拿下了一场略显狼狈的胜利。

面对自己最喜欢的对手之一,过去5战全胜且单场比赛至少打进2球的维罗纳,米兰仅凭借莱奥开场后的一次反击单刀破门得分,随后便被维罗纳全面压制,射门数、获得绝佳机会的次数均不及对手。好在,依靠着替补门将斯波尔蒂耶洛以及三中卫相对稳健的发挥,米兰最终保住了胜果,收获了来之不易、稳定士气的3分。
这场比赛,受困于卡拉布里亚和特奥的伤情,皮奥利无奈之下被迫选择变阵,将球队阵型从433调整为343,弗洛伦齐和穆萨出任边翼卫,与赖因德斯和克鲁尼奇组成球队中场,后防线则是托莫里、克亚尔、佳夫三大中卫联袂登场,重拾上赛季遭遇连败危机时的解决方案。
但显然,对于这样的阵型调整,米兰本场比赛的先发球员相互之间并不熟悉也缺少呼应,比赛开场阶段一度只能以精准度极低的长传来通过中场,完全没有赛季之初追求控球、持续推进的从容态度。而那粒进球,也更多是出于前场反抢的偶然,并不是米兰正经组织的有效进攻,甚至可以说,米兰本场就基本上没有组织起有效的进攻。

莱奥依旧懒散,吉鲁、普利希奇明显展露疲惫,加之赖因德斯更多要兼顾中场的防守,致使米兰在中前场又只剩下了莱奥一个爆点,且除了进球外爆点作用并不明显。特别是进入到下半场,随着维罗纳做出人员及战术调整,压迫感更强后,米兰场上的形势也变得极为被动,球权丧失的次数明显增加。
所以槽点来了,在本就阵型及战术成熟度不足的情况下,皮奥利临场指挥的调整实在是“树懒”级别,且对于换人的选择缺乏应变,看着球队被动挨揍却无动于衷。吉鲁直到65分钟才被替换下场,普利希奇竟然坚持到了80分钟,美国队长数次稍加对抗就丢失球权,看着实在没有继续留在场上的理由。而且在换人人选上,皮奥利也完全能够更加精细化,而不是冒着穆萨跑到抽筋,在比赛最后时段少打一人的风险。

此外,克鲁尼奇的受伤离场也再次体现了皮奥利用兵的固执。吉鲁和克鲁尼奇这样的老将,包括普利希奇这种有过伤病史的球员,在今夏米兰中前场进行了众多引援的情况下,为什么不能进行合理的轮换,而是一再增加球员受伤的风险?现在好了,皮奥利被迫将会在接下来的比赛中使用阿德利作为克鲁尼奇的替换人选,但问题是,阿德利此前一分钟都没出场过,他在场上的表现真的能有质量保证吗?
所以,尽管米兰用临时“拼凑”的阵容赢下一场“丑陋”的胜利本该是件欣喜的事情,但皮奥利死板的战术、用兵以及如此之早的伤病潮已经让球队陷入了潜在的危机,10月的6场恶战,势必将会是一场艰巨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