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哥哥病逝,嫂子跟人私奔后,我把10岁的侄子领回家,真心对待,多年后我俩通了一个电话,让我大哭一场
01
俗话说这人心都是肉长的,人心换人心,你对人好,总会有回报。
胡心茹当初之所以收留侄子胡洪明,倒也没想过要什么回报, 只是觉得自己亲哥哥的骨肉,总不能让他没人管吧,尽管那时候她条件也不好,还是把十岁的侄子领回了家。
只是没想到时隔十五年,她养大的孩子,却会这么对她,可让她很是伤心。
02
胡心茹兄妹两人,兄妹俩先后成家后,父母也在三年内相继去世。此后哥哥家就是胡心茹的娘家,逢年过节不必说,平时胡心茹也经常去哥哥家,兄妹俩聊聊天说说心事。
胡心茹脾气好,又很愿意付出,哥哥也跟她贴心,很有长兄的风度,嫂子倒也跟胡心茹处得不错,两家各自都是对方最亲的亲人,走得很是近。
只是没想到这样的日子没过多久就出了事,先是嫂子因为哥哥挣钱少,出了轨,两口子闹离婚,婚还没离掉,哥哥却查出癌症,竟然还是晚期,没撑半年就撒手人寰了。
嫂子最后两个月面都没露,听说跟她那个情人跑了。
胡心茹虽然埋怨嫂子,事到如今哥哥已经不在,她早晚都要走,胡心茹知道留不住她,也没资格留她。只是可怜了小洪明,他才十岁,爸爸没了,妈妈跑了。
03
嫂子的娘家人也不认胡洪明,甚至觉得他们的女儿应该早点儿离婚,也不至于最后还被一个病人拖了几个月。
这说的是人话吗,但是胡心茹觉得跟他们生气也没用,反正以后也没什么关系了。
当时胡心茹的丈夫只是一个普通的工人,她自己干得也是临时工,两口子挣得钱一家三口花也还可以,如果再多养个孩子,还是个半大小子,压力着实不小。
胡心茹公婆提议说,胡洪明的亲妈都不要他,她这个做姑姑的也大可以不管,干脆送孤儿院得了。
但胡心茹舍不得,她知道孩子去了那种地方,很有可能心里上会留下创伤,毕竟是几个大人照顾一群大小不一的孩子,不可能顾得过来。
再则说了,胡心茹觉得侄子不是孤儿,无论如何不能送进去。
妈妈不管,姥姥家人不认,她这个姑姑不能也把这个孩子推开。
04
胡心茹把侄子接到家里,就把他当成自己的孩子对待。她觉得侄子是哥哥的骨肉,他们同姓连心,哥哥如今不在了,她得替他担起这个责任,视侄子如己出。
侄子比儿子大两岁,买衣服都是先给侄子买,儿子一年到头穿的都是侄子的旧衣服,不过儿子很懂事,丈夫也能理解她。
除了平时生活上胡心茹对侄子特别照顾,在学习上也很关心他,希望他以后有出息,将来能奔个好前程,她也对得起哥哥。
胡心茹自认,在自己家里,侄子得到了她和丈夫的关爱,但他还是变得沉默,不像之前那么开朗。不过胡心茹也能理解,毕竟他这么小就遭受了这样的变故。
于是胡心茹对侄子更好了,恨不得一颗心都掏给他,就是希望他快快乐乐,平平安安长大。
好在胡洪明学习也争气,成绩一直很好,小学毕业很顺利的上了当地最好的初中,后又进了重点高中的快班,高考正常发挥,也进了一所不错的大学。
05
胡心茹和丈夫为了胡洪明的学费东拼西凑,最后还是差点儿,听人说大学可以申请助学贷款,胡心茹就跟胡洪明商量,没曾想他很不乐意,胡心茹给他分析家里的情况,劝了好久,他才同意。
自从胡洪明上了大学之后,他就很少回来了,有时候寒暑假也不回来,理由是他在外面找了兼职,要赚钱做生活费,以后就不用麻烦姑姑了。
胡心茹听他话里竟然有埋怨,好似怪她不舍得给他花钱一样。
起初胡心茹并没怎么在意,她还以为是自己敏感,想多了,不过她觉得大学期间打工赚钱也不是坏事,以后她也打算让儿子这么做,还能提前接触社会,培养工作能力,也能赚些零花钱。
06
再后来胡洪明大学毕业找工作,别说回家,他连电话都很少给胡心茹打了,过了两年再问,才知道他已经找了个市里的女孩结婚。
胡心茹大吃一惊,这么大的事儿他竟然没跟她这个姑姑说一声。胡洪明说的是当初他跟女朋友还有家人说的是他没有父母,他们说父母不在就算了,结婚就不用请别人了。
她没想到,侄子是这样的人,竟然如此让人寒心,失望,回过头来想想,如果放到之前,她可能还是会选择养大侄子,但是她万万没想到会是这么一个结局。
她哭了一场,哭完了委屈和不甘,她知道从此她在这世上她就彻底没了娘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