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课文司马光砸缸成功救出淹水小孩的故事家喻户晓!说的是有一天,包括司马光在内的一群小孩在玩耍,一个小孩失足跌入有水的一个缸内(古代的瓮和现在的缸大至差不多),缸水深度超过跌入小孩的身高,如不及时搭救,小孩将会被淹死,其他小孩吓跑了,只有司马光临危不惧,找到一块石头砸缸,缸破,水流出,跌入缸内小孩成功得救!
可见司马光在小的时侯就与众不同,聪明,临危不乱,处事妥当,那司马光长大成人后怎么样呢,有什么成就,做出什么成绩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司马家族是名门望族,祖上是西晋安平献王司马孚。宋朝宋真宗天禧三年,也就是公元1019年10月18日,司马光出生于光州光山(今河南光山县),其父司马池时任光山县令(宋朝县令职权大至相当于现在的县委书记加县长职权),儿时家庭条件衣食无忧,相当不错。六岁时,其父司马池就教司马光读书,七岁时,能背诵《左氏春秋》,并且做出了“砸缸救友”这一件震动京洛的事。
天圣九年(1031年) ,其父司马池升官,13岁的司马光随父亲司马池从东京(现在开封)出发,一路经洛阳、潼关、宝鸡,过秦岭,前往四川广元,出任利州转运使。
司马光的家庭教育条件相当好,自幼聪明,勤奋好学,其父亲也刻意培养,有合适机会都会把司马光带在身边学习历练!随着其父司马池官位的晋升,司马光的名气越来越大,当时不少的名士和朝廷官员都很赏识司马光。尚书张存主动提出将女儿许配给司马光。担任过副宰相的庞籍在司马池死后,把司马光当成自己儿子一样培养、教育,可见司马光起点相当高。

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时年二十岁,首次参加会试,一举高中进士甲科,任华州判官(相当于现在的副县长)。其父司马池任同州(今陕西大荔)知州(市委书记加市长)。同年,司马光和尚书张存的女儿结婚。庆历元年(1041年)十二月,其父司马池病死在晋州,司马光时年23岁。
庆历六年(1046年),司马光接到诏旨。担任大理评事、国子直讲(大至相当于中央党校讲课的教授)。1055年,司马光任并州通判(相当于现在的副市长)。嘉祐三年(1058年),司马光升任开封府推官(京城法院院长)。
治平二年(1065年),朝廷任司马光龙图阁直学士。治平三年(1066年),司马光将《通志》(以《史记》为主,编成《周纪》5卷,《秦纪》3卷,共8卷)进呈英宗。这部书的时间是从烈王二十三年,韩、赵、魏三家分封起,到秦二世三年,秦朝灭亡为止。英宗看后大为赞赏,并给司马光二条明确指示,一是接续《通志》往下编修,二是决定设立书局,并由司马光自己选择官员,作为自己的助手。
治平四年(1067年),英宗病死,神宗赵顼即位。参知政事欧阳修极力向神宗推荐,说司马光“德性淳正,学术通明”,神宗任司马光为翰林学士,不久,又任司马光为御史中丞(国家检察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熙宁二年(1069年),宋神宗重用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副宰相),主持变法。王安石主张开源,司马光主张节流。司马光和王安石因政见不同,经常在一些问题上进行激烈的争辩。
熙宁三年(1070年)二月十二日,宋神宗拟升司马光任枢密副使(军委副主席),司马光以“不通财务”、“不习军旅”为由,推辞不任,并申请离开京城!
元丰七年(1084年),司马光已六十六岁,其主导的《资治通鉴》全部修完,并上奏给神宗皇帝御览。神宗皇帝十分重视,将书的每编首尾都盖上了皇帝的睿思殿图章,以其书“有鉴于往事,以资于治道”,赐书名《资治通鉴》,并亲为写序。并擢升司马光资政殿学士(大至相当于现在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
元丰八年(1085年)三月七日,神宗病死,年仅10岁的赵煦继位,是为哲宗。哲宗年幼,由祖母皇太后代为执政。皇太后下诏起用司马光知陈州,不久,又下诏除授门下侍郎(即副宰相)。司马光向皇太后进言,为了废除新法,把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被贬的刘挚、范纯仁、李常、苏轼、苏辙等人招回朝中任职,吕公著、文彦博等老臣也被召回朝廷任职。
皇太后对司马光很倚重,下诏授司马光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正式拜为宰相。执政宰相大权的司马光很快就废除了免役法、青苗法等新法,实现了自己的政治主张。

司马光一生最大的成就是主持编写了《资治通鉴》一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司马光在仕途上也做到了百官之首宰相。
元祐元年(1086年)九月初一,司马光因病逝世,享年六十八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