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国酒文化源远流长,早在原始社会时期,老祖宗们偶然发现野果发霉后流出的汁水很美味,就开始了数千年的酿酒与饮酒。

在这数千年中,出现过因善于酿酒而闻名的杜康,也有传说“醉死于宣城”的李白。

到了现代,也有两位“高手”:一个是来自河南、为了喝酒拿枪对着父母的张政;一个是来自安徽、喝得用铁链把自己拴起来的张瑞。

说来也巧,他们俩不光“五百年前是一家”,酒量也旗鼓相当,每天不喝个3斤,感觉浑身都没劲。不过若是按照“战绩”来看,还是张政“略胜一筹”。

张政

“送”走好8个人的酒鬼

张政第一次喝酒,是在15岁那年。当时家里来了不少客人,叔叔伯伯们跟他父亲推杯换盏。张政看出父亲有些招架不住,便起身从父亲手中接过酒杯一饮而尽。

看着被辣得眼眶噙泪的张政,叔伯们大笑着对他比了个大拇哥:“好小子!这么能喝,长大肯定有出息!”

张政的父亲看着他,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经常带着张政参加各种酒局,长辈们也喜欢跟张政喝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经过多年在酒桌上的“厮杀”,张政的酒瘾越来越重,每天高低得喝3斤以上白的,最多一次喝了将近7斤散酒。7斤,别说是白酒了,就算是白开水那也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上了大学后,张政又抽烟又喝酒,平常看起来跟混混没什么区别。可令他室友同学嫉妒眼红的是,张政喝了酒后学习状态特别好,在学校还获得了一名女生的青睐,主动追求了他。

毕业后,张政和这名女生结婚,两人都成为了人民警察,婚后不久还生了一个可爱的小女儿,日子过得恬静幸福。只可惜,这种日子很快就被酒精给毁了。

张政特别喜欢跟别人一起喝酒,觉得很热闹。可跟他喝酒,基本上就是在跟“阎王爷”摇骰子。据张政自己说,他在酒桌上一共“送走”了8个人。

他老岳父跟他喝,十次有九次都喝进医院了,张政的妻子是又害怕又生气。最令她生气的,是张政多次差点害死女儿。

在女儿3岁那年,张政带着女儿去朋友家做客喝酒,已经喝了5斤白酒的张政不顾朋友劝阻,执意自己开车带女儿回家。

当时行驶到107国道时,已经“喝舒服”的张政感觉眼皮越来越沉,不受控制地睡了过去。

等他一觉醒来,感觉自己浑身发疼,眼前的世界好像翻转了过来。他这才回过神来,自己翻车了。

霎时间,张政后背开始冒出冷汗,他赶紧扭头去后座找女儿,结果没想到女儿正淡定地在后座玩游戏机。看到张政醒来,女儿露出天真的笑容:“爸爸你醒啦。”

张政有些哭笑不得,赶紧拿出手机报警。过了一会,警察过来把这对父女救了出来。

警察发现张政的女儿一直没有哭闹,还以为她被吓懵了。结果张政女儿的一句话,把警察给气得够呛:“我不怕,我爸他死不了,我们已经撞过好几次车了。”

多次在“鬼门关”游荡的张政,让家人们感到愈发不安,其中最绝望的还是张政的妻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浪子回头金不换

2003年,妻子趁着张政出门喝酒,把家里的酒箱统统搬到客厅,拿着一把菜刀坐在沙发上。打开酒箱后,她一边哭一边手起刀落,用刀把酒一瓶瓶全砸碎了。

张政喝完酒回家,打开门发现屋子里积了薄薄一层“水”,他低头一闻发现竟然是酒。一抬头,就看到妻子正闷头砸他珍藏多年的“宝贝”。

俗话说“酒壮怂人胆”,此时的张政非但没有向妻子认错,还气呼呼地放出狠话:“砸!都砸完!砸完我天天出去喝!”

说完,张政直接摔门离开。妻子放下菜刀,无助地抱着头哭了起来。

同年11月13日,张政喝完酒回到家后,发现家里一个人也没有,打妻子的电话也没打通。他猛地反应过来,感觉跑到女儿的房间,房间里空空如也。

原来,妻子已经带着女儿走了。张政跑到岳父岳母家,连门都没进就被轰走了。

妻子和女儿走后,张政的性格变得愈发暴躁,喝酒也不再是一种爱好,反而成为了他用来麻痹自己的“麻药”。

张政的父母劝他赶紧戒酒,把老婆追回来。当时张政正沉迷于“杯中物”,根本不搭理父母。老两口一着急,就把他手中的酒瓶夺走了。

谁承想,张政突然暴怒,竟然掏出配枪对准自己的父母。心寒的老两口哭着把酒瓶放在地上,转身出门,不再和张政联系。

喝酒喝得近乎家破人亡的张政,一天比一天消沉颓废,工作上屡屡出现严重错误,很快被单位辞退了。

父母知道后,觉得不能再放纵他了,心一狠,把张政送到了精神病院里。

然而张政每次出院后,都跟没事人一样继续疯狂牛饮。父母见他没“痊愈”,就接着把他送到精神病院里。

前前后后,张政进了5次精神病院,可酒瘾不仅没有收敛,反而更加变本加厉。

当张政第五次出院,依旧没有收敛时,母亲突然让他回家吃饭。

当天,桌子上摆满了张政母亲的拿手菜,父亲因为生气不愿在家吃饭,母亲把菜上齐后,又搬出了四箱白酒。

看着满脸“太阳打西边出来”的张政,母亲潸然泪下,深吸一口气后哽咽着说:“儿啊,我和你爸商量好了,送你去戒酒中心。这四箱酒你今天都能喝完,你喝完千万要戒酒啊!”

张政颤抖着接过纸条,展开后看着上面的那行字,两行清泪夺眶而出。

父亲在纸条上写道:“儿子,我不希望你再这样喝下去,希望你能够戒酒,恢复成以前那个优秀的儿子。”字迹上,甚至还有几滴泪痕。

当天,张政和母亲一边哭一边吃完了饭,期间他一滴酒都没沾。饭后他回住处收拾好东西,便进入了戒酒中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自认为最讨厌酒的男人

在戒酒中心度过了74天后,张政的酒精依赖症得以顺利治愈,他自认为是最讨厌酒的人,看到酒不光没有胃口,甚至还会有点想吐。

2005年,张政成功拿到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证,随后在河南郑州市一家戒酒中心工作,担任主任和首席咨询师。

3年后,张政听从父亲的建议,发起了一场充满争议的“反酒行动”。他希望能够挽救更多的生命和家庭,即便这样很可能会遭人咒骂甚至殴打。

4月1日,这天不仅仅是愚人节,也是张政“开张”的日子。张政游走在大街上,很快就锁定了自己的第一个目标:一个在大排档独自买醉的刘先生。

张政快步走到刘先生身边,一把从刘先生手中夺过酒杯。刘先生抬头看着张政,强压着火气问道:“别闹,我心里不舒服,你要搞恶作剧去别的桌,赶紧把酒杯还我!”

张政听完,把一样东西递给了刘先生,并不是他的酒杯,而是一本《戒酒手册》。

看着疑惑不解的刘先生,张政坐下后开始讲述自己过去不堪回首的经历,听得刘先生一个劲唉声叹气。

故事结束后,刘先生看着桌子上那半瓶酒,一把拿过来摔在了地上,向张政保证自己也要戒酒。

不过,像刘先生这种好脾气的“酒鬼”还是少数,张政碰到最多的还是性格暴躁的那种人。

2008年10月,张政去安阳开展“反酒行动”,在一家饭店抢别人酒杯时,直接被对方一个酒瓶砸在了头上。

潺潺鲜血顺着头顶缓缓流下,张政忍着剧痛,一动不动地拿着酒杯站在原地:“今天只要我还站在这儿,你就别想再喝酒了。”

俗话说“狠的怕愣的,愣的怕不要命的”,对方虽然出手狠,但是张政整个人都狠。

看着张政坚定的眼睛,对方的气势越来越弱,微微给张政鞠了一躬说道:“哥,我听你的,以后再也不喝了。”

事后,张政被送到医院,头上被玻璃渣划破的4厘米伤疤,成了一枚特殊的“军功章”。提及这个疤痕,张政憨厚地摸了摸头顶说道:“只要能劝住他们,受点伤没啥。”

在张政的努力下,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反酒的队伍中,张政也走出河南,在山东、河北等地开展“反酒行动”,一年时间就成功劝说了200多人放弃饮酒。

这位曾经在酒桌上没有敌手的“中原第一酒鬼”,已经蜕变成“中国反酒第一人”。

包括央视在内的众多媒体相继报道了张政和他的“反酒行动”,有媒体呼吁道:“夺杯劝戒,不应该是张政一个人在战斗。”

不过有这么一位“酒鬼”,还真就是在一个人战斗。他一个人喝酒,一个人戒酒,为了戒酒,他甚至对自己下了狠手。这个人,就是酒量几乎和张政平分秋色的张瑞。

张瑞

越苦越喝,越喝越苦

张瑞的第一杯酒,要比张政早不少,8岁那年他就喝了自己人生第一杯酒,并且沉醉其中。日子一天天过去,张瑞的酒瘾变得越来越大,酒精也在一步步蚕食他的生活。

高中时,张瑞因为在学校醉酒,被学校劝退了。

张瑞的父母都是老师,本来准备把张瑞培养到一流大学,结果没想到张瑞连大学都没得上,搞得他们在邻居面前都抬不起头。

一气之下,父母让张瑞自己外出打拼,让他多经受一些磨炼。

进入社会后,张瑞打过不少杂工,听人说拉货赚钱,就去考了个驾照,成为了一名货车司机。期间,他还结婚生子,获得了父母的原谅。

然而生活看似幸福美满的张瑞,却并没有开心起来。父亲重病缠身需要大笔医药费,孩子衣食住行和学费都是不小的开支。

此外,他们一家也没有属于自己的房子,一直租住在四十平米的“老破小”。

因为房间太小,父母只能在房顶搭个简陋的石棉瓦小棚住,上下楼全靠爬梯子。让家人住上大房子,也成了张瑞的心愿之一。

为了养活一家人,张瑞每天都忙得感觉时间不够用,压力越来越大。

回家之前,他总会先喝点酒,调整下状态。可这种缓解方式治标不治本,他的压力没有减轻多少,酒瘾反倒变本加厉。

2011年,张瑞的父亲不幸病逝。听到噩耗,张瑞感觉一阵眩晕,当天他哭得声嘶力竭,一杯接一杯地灌自己酒。父亲的逝世,成了压垮张瑞的最后一根稻草。

一夜之间,张瑞仿佛彻底颓废了。他开始往家里成箱成箱地搬酒,抱着酒瓶喝得昏天黑地,甚至连工作都丢了。

妻子越来越觉得日子没有盼头,绝望的她带着孩子不告而别。妻子的离开,使张瑞终于幡然醒悟。他后知后觉,自己本来拥有一个温馨的小家庭,却被自己亲手破坏。

他清楚自己必须戒酒,也深知酒精的“诱惑力”,为了成功戒酒,张瑞求母亲找一根铁链,要像栓狗一样拴住他。

起初母亲犹豫不决,张瑞见状急得直接跪下痛哭,母亲只好痛哭着找了一根4米长、20斤重的铁链,把他锁在阁楼里。

可即便如此,当张瑞酒瘾发作时,就会像一头发狂的困兽,在屋子里嘶吼、摔打着家具物件。

他不知道,每当他闹的时候,母亲都会在门外陪着他,攥着手中钥匙偷偷啜泣。

只可惜,这种方法其实并不管用。在酒瘾的驱使下,张瑞砸坏过10把锁,每次都跑到外面借钱赊账买酒喝,喝完了倒头就睡。

熟人在路上一见到他,马上就会叫上他母亲,把他拖回家里。

由于长期过量饮酒,张瑞的肝脏早已不堪重负,他憋在屋里成天没有食欲,呕吐的频率也越来越多,母亲吓得赶紧把他送到医院。

原来,张瑞已经患上了肝硬化腹水等疾病。然而对于张瑞母子来说,看病实在是一种奢望。

为了养家,年迈的母亲只好在巷子里卖油炸食品,独自扛起整个家。

可她赚的那点钱,扣除房租跟生活费,也剩不了多少。对于看病这事,他母亲曾眼眶湿润地低头说:“我现在做点小生意,管他一口饭吃就行,治病是想都不敢想。”

张瑞母亲住的小棚

“妈,我刚做了一场梦”

2015年10月,当地媒体知道了张瑞的事情后,把他送到了上海的一家脑科医院进行公益救治。

医院在给张瑞做了全身检查后,发现张瑞由于长期过度饮酒,已经患上了重度酒精依赖症和脑萎缩,从而导致双手颤抖、经常头晕以及性情暴躁。

此外,张瑞长时间在床上坐着,腰椎受到了严重的损伤,双侧骨头也已经坏死。

医院经过会诊,决定先对张瑞进行微创髋关节置换手术,以免他以后连路都走不了。

做完手术后,张瑞的麻药劲渐渐退去,他睁开眼后看着满面愁容的母亲,淡淡地笑道:“妈,我刚做了个梦,梦见所有的亲戚都来了,我跟他们喝了不少酒,喝完我就告诉他们,这辈子再不喝酒了。”

听到张瑞的这番“梦话”,母亲笑出了声,两行浑浊的眼泪顺着脸上的沟壑缓缓流下:“好,不喝就好.....”

2015年12月24日,张瑞跟母亲互相搀扶着走出了医院。虽然皮肤依旧比较粗糙,走路也一点缓慢,但他看起来精神饱满,眼神中早就没有了那种疯狂暴躁。

出院后,张瑞感慨万千地跟朋友说:“我感觉重生了。”并且用自己的经历劝说朋友不要贪杯。

老话说“酒是粮食精,越喝越年轻”。这其实还有另一层含义,喝得越多“走”得越早,可不就年轻了吗?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在2021年公布的数据显示,全球每年都有超过300万人因饮酒死亡,占全球总死亡人数的5.3%,而整个2020年全球因新冠病毒死亡的人数超190万人。

如此看来,酒精的杀伤力其实不亚于头一年的新冠病毒。

而在酒桌上比喝酒更危险的,是劝别人喝酒。在这300万人中,就有不少是因为别人刺激、逼迫着饮酒,最终导致死亡的。

有些人可能不知道,当醉酒者发生事故后,作为“同饮者”,有4种情况是需要承担法律责任的:

1、就是上面说的强制劝酒、刺激对方饮酒;
2、在知道对方因身体原因不能饮酒后,依旧让对方饮酒;
3、没有把醉酒的同伴安全送到医院或者住处;
4、在醉酒者准备酒驾时没有劝阻,导致发生车祸,“同饮者”需要对车祸双方分别承担法律责任。

不管是“醉酒者”还是“同饮者”,对彼此生命负责,就是对彼此家人的负责,切莫因贪杯抱憾终身。

张政虽然戒了酒,却依旧没有获得妻子的原谅。他女儿得知他的事后,专门给他写了一封信。

读完女儿的信,张政擦了擦眼泪说道:“我感觉我女儿还是爱她爸爸的,因为她爸爸从心里面很爱她。
即便距离离得那么远,血缘亲情的关系永远也割舍不断的。我很想她,我觉得我清醒得有点晚了.....”

其实戒酒从来没有早晚一说,关键是能否看轻“海量”这种虚名、以自律战胜酒瘾。

千杯不醉,又怎比得上家庭团团圆圆、和和美美。举起酒杯时,多想想家人的笑脸,再问问自己:这杯酒,真的不喝不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