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一场名为“无人机事件”的国际角力在黑海上演,美俄两国因一架MQ-9“死神”无人机的坠毁而展开激烈争吵。这一事件不仅涉及无人机的失控坠毁,还包括美国派遣更多的飞行器,以及俄罗斯采取行动打捞残骸,争夺情报收获。本文将通过调整事件顺序,重新叙述这一冲突的背后故事。

美国一方,在MQ-9“死神”无人机坠毁事件之后,毫不退让,仍旧在黑海上派遣无人机执行飞行任务。这一行动旨在侦察坠机海域情况,同时也是为了监视俄罗斯打捞“死神”的行动。此外,美国还派遣了RQ-4“全球鹰”无人机,其航线经过了一些微妙的调整。这一机型飞越罗马尼亚,接近黑海地区,似乎有意保持与克里米亚一定距离。这种调整很可能是出于幸免重演“死神”坠毁事件的考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白宫“战略和谐员”柯比坚却坚称美国将不会遵守俄方制定的临时管控措施,称其为“非法无效”。这一言论使得美国与俄罗斯的对抗更加尖锐,一时间唇枪舌剑不断。毕竟,MQ-9无人机坠毁事件让美国颜面扫地,而俄罗斯则以此为契机,展现了坚决的态度。梅德韦杰夫副主席更是毫不客气地指出,美国的行为简直是“疯了”。

然而,与言辞之争相比,最引人关注的焦点可能已经转向了无人机残骸的抢夺。俄罗斯迅速行动,派遣黑海舰队到达坠机海域。据报道,他们在克里米亚海岸线60公里处发觉了水下900米的无人机残骸。幸运的是,黑海舰队拥有一艘拥有110年船龄的“公社”号救援船,其打捞深度可达1000米。这艘经验丰富的船只已经参与过150多次打捞行动,甚至曾成功打捞过潜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美国方面则怀疑俄罗斯可能已经猎取了部分无人机组件,但最关键的是机身残骸。虽然美国声称已经远程删除了敏感信息,但一旦俄罗斯掌握了这架无人机,情报方面仍旧会有不小的收获。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此次的冲突局势实际上是“自作孽不可活”。MQ-9“死神”无人机的坠毁只是一个缩影,此前,美国的RQ-4无人机曾被伊朗击落。这一系列事件都是因为美国的无人机频繁出现在国际事务中,激怒了其他国家。

综合来看,美俄之间的争吵早已超越了无人机的坠毁事件,而是转向了无人机残骸的争夺。双方都不肯示弱,这场角力远未结束。在这个国际舞台上,一方的损失往往成为对手的胜利,因此,美国将继续紧密关注俄罗斯的行动,而俄罗斯则有机会再次羞辱美国,展现自己的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