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肿瘤领域,一直有“得肺癌者得天下”的说法。核心原因在于,肺癌是全球主要癌种之一,患者数量较多,市场规模较大。数据显示:肺癌是我国30年来发生率增长最快的恶性肿瘤,也是癌症死亡原因最大的癌种。全球每年有220万肺癌新发病例和180万肺癌相关死亡病例,中国82.8万新发肺癌患者,71.4万死亡患者。

从病理和治疗角度,肺癌大致可以分为非小细胞肺癌(non small celllungcancer,NSCLC)和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两大类,其中NSCLC约占80%~85%,包括腺癌、鳞癌等组织学亚型,其余为小细胞肺癌。

随着新药研发的持续进步和检测技术的不断迭代,通过基因突变划分的肺癌分型越来越细致,基于耐药突变随之而来的靶向药也百花齐放。一年一度的创新药医保谈判序幕正在徐徐拉开,兼顾“安全性、有效性、创新性、公平性”始终是被纳入医保目录的金标准和谈判的主旋律。今年又有哪些肺癌相关的新药为角逐医保而积极准备相关数据呢?医药魔方ByDrug梳理了部分数据,形成了系列报告。报告下载及医保谈判品种详细PPT可点击下方小程序或阅读原文。

报告具体摘要如下:

贝福替尼——针对三代T790M突变的靶向药

甲磺酸贝福替尼胶囊(商品名:赛美纳®)是国内研发的三代T790M突变的产品,由贝达药业和益方生物联合开发的一款I类新型口服第三代EGFR-TKI(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于2023年5月31日获批。 适用于既往经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治疗时或治疗后出现疾病进展,并且经检测确认存在EGFR T790M 突变阳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成人患者的治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按照贝福替尼现有的梯度给药方式,前21天每日用量75mg(3*25mg/粒),日均费用约为450元;21日后剂量调整为100mg(2*50mg/粒),大规格费用尚未对外披露。

目前国内EGFR-TKI谈判协议期5款产品、医保常规目录3个,非医保1个:

--达可替尼2019年5月上市,2023年协议期到期

--伏美替尼2021年3月二线上市,2022年6月一线上市,2022年协议期内扩一线适应症,协议期2023年底到期

--阿美替尼2020年3月二线上市,2021年12月一线上市,2022年协议期到,重新谈判,协议期2024年到期

--奥希替尼2017年3月二线上市,2019年9月一线上市,2021年4月术后辅助适应症上市,2022年术后适应症谈判失败,其他适应症2024年到期

--埃克替尼2011年6月二线上市、2014年11月一线上市、2021年6月术后辅 助上市,全适应症纳入医保,协议期到2023年

--吉非替尼2011年2月上市,医保常规目录。厄洛替尼2007年3月上市,医保常规目录

--厄洛替尼2007年3月上市,医保常规目录

--阿法替尼2017年2月上市,医保常规目录

--贝福替尼2023年5月上市,非医保属性

贝达药业在递交的申报材料中表示:

1)贝福替尼的创新性主要体现在吲哚上引入三氟乙基是重要创新,降低代谢物引起的皮肤和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同时,保持了活性,临床上显示出优于同靶点药物的无进展生存期。

2)公平性主要体现在与目录内同类三代EGFR-TKI相比,二线PFS 16.6个月,有脑转移人群 mPFS长达 19.4个月,颅内ORR92.3%,颅内mPFS 24.9个月,三代EGFR-TKI中最优,有效改善和提高NSCLC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时间等。

莫博赛替尼——目前首创且唯一的EGFR ex20ins NSCLC靶向药

琥珀酸莫博赛替尼胶囊(商品名:安卫力®)是由日本武田制药的一款口服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于2023年1月11日在中国获批上市。莫博赛替尼也是我国NMPA目前批准的首个且唯一针对EGFR 20号外显子插入突变(EGFR ex20ins)NSCLC的靶向药。

莫博赛替尼推荐剂量为160mg,口服,每日1次,直至疾病进展或出现无法耐受的不良反应,莫博赛替尼(商品名:安卫力)定价为零售价大概36000元/盒(规格为40mg*112粒),也有地方挂网价约37588元/盒(规格为40mg*112粒),谈判前折合日均费用1200元以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EGFR突变最高的是外显子19缺失和21外显子L858R突变,加起来大概占比90%左右,我们常说的EGFR一二三代产品,主要是针对这些常见突变的。有别于EGFR常见突变,EGFR ex20ins恶性程度更高,预后更差。

EGFR ex20ins是2004年发现的全新靶点,是EGFR突变的一个亚型,在我国占NSCLC患者仅约2%,属于罕见突变。我国大陆地区每年新发含铂化疗期间或之后进展的EGFR ex20ins NSCLC患者为4000人左右。

EGFR ex20ins NSCLC既往无有效治疗,莫博赛替尼为突破性的first-in-class药物,获得我国“1类新药”及“突破性治疗品种”的认定,同时获得美国FDA突破性疗法和孤儿药认定,英国社会保障部门认为“莫博赛替尼是突破性药物,是此类罕见突变患者的救命药”。

EGFR ex20ins NSCLC传统非特异性治疗获益有限,患者预后差,mPFS仅2.6个月,mOS仅9.8个月。2023 CSCO专家共识认为“莫博赛替尼作为国内首个且唯一获批口服靶向药,填补了临床空白,开启了该领域靶向治疗的新纪元”。

伊鲁阿克——国产二代ALK抑制剂

中国人群腺癌ALK阳性发生率为5.1%。大多数ALK阳性NSCLC患者为不抽烟或轻度抽烟人群,且发病年龄较轻,易发生脑转移。全国每年约3.59万例新诊断病例。

伊鲁阿克片(商品名:启欣可®)是由齐鲁制药研发的国产二代ALK抑制剂,于2023年6月28日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上市批准。适用于既往接受过克唑替尼治疗后疾病进展或对克唑替尼不耐受的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阳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治疗。

伊鲁阿克片推荐剂量为每日1次,空腹或与食物同服,第1~7天每次60mg,若可以耐受,从第8天起每次180mg。按照此前披露的23800元/盒(规格:60mg*90片),前7天日均费用约265元,第8天起日均费用约793元。

伊鲁阿克同疾病治疗领域药品包括克唑替尼胶囊(2013/1)、塞瑞替尼胶囊(2018/5)、盐酸阿来替尼胶囊(2018/8)、盐酸恩沙替尼胶囊(2020/11)、布格替尼片(2022/3)、洛拉替尼片(2022/4)。

齐鲁制药在递交的申报材料中表示:

1)伊鲁阿克的创新性主要体现在对ROSE1靶点也有抑制作用。结构创新主要为在双苯胺嘧啶的主要骨架上,C2位苯胺基C2'上引入甲氧基、C4'位置引入甲基螺环二胺,C4位苯胺基C2'引入二甲基氧化磷,以及C5位引入氯原子。这四个结构创新提高了对ALK的抑制活性和选择性。对多种ALK耐药突变强抑制,抗耐药谱广。

2)公平性主要体现在ALK+晚期NSCLC易发生耐药及脑转移,患者生存预期差。伊鲁阿克与同类TKI药物相比,二线 治疗克唑替尼耐药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长,客观缓解率高,安全性好,颅内缓解率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生 命。可替代目录内药品,疗效佳,医保基金影响小。

谷美替尼——国产MET抑制剂

谷美替尼片(海益坦®)是由海和生物研发的国产MET抑制剂。2022年12月17日,石药集团与海和药物签署了一项授权许可。许可约定:海和药物作为谷美替尼片的上市许可持有人(MAH),主要负责谷美替尼片的研发和生产;石药集团负责实现谷美替尼片在大中华(包含港澳台)范围内的商业化推广。

谷美替尼用于治疗具有间质-上皮转化因子(MET)外显子14跳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谷美替尼为每日一次的口服片剂(规格50mg/片),每次300mg,连续服药,直至发生疾病进展或不可耐受的不良反应。按照此前官方披露的价格4980元/盒(50mg/片,24片),日均治疗费用约为1245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谷美替尼目前的主要竞品为赛沃替尼,后者在2021年获批用于治疗含铂化疗后疾病进展或不耐受标准含铂化疗的、具有间质-上皮转化因子(MET)外显子14跳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成人患者 (二线治疗使用)并于2022年通过国谈纳入医保目录(报销条件限二线使用)。

石药集团欧意药业在递交的申报材料中表示:

谷美替尼的创新性包括:全新化学结构大大提高药物的稳定性和蛋白结合力,与CYP3A4诱导剂、P-gp底物联用无限制,药物作用联合限制较少,是具有基础疾病患者和老年患者的首选药物。

依从性上,谷美替尼固定剂量使用,不需根据患者体重进行剂量调整,更加方便患者用药。作为国内首个全线获批治疗METex14跳变晚期NSCLC药物,填补了一线治疗的空白,为METex14跳变NSCLC患者的用药提供了更优选择。

公平性则主要体现在若纳入医保,则有效保障METex14跳变罕见靶点患者人群需求,提升药物可及性,且其对医保基金的影响较低,对其他参保人员的合理需求影响小。

盐酸曲拉西利——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前使用的CDK4/6抑制剂

注射用盐酸曲拉西利(商品名:科塞拉®)是由先声药业从G1 Therapeutics引进的一种CDK4/6抑制剂,于2022年7月13日在中国首次获批,适用于既往未接受过系统性化疗的广泛期小细胞肺癌(SCLC)患者,在接受含铂类药物联合依托泊苷方案治疗前给药,以降低化疗引起的骨髓抑制的发生率。

曲拉西利的建议剂量为240mg/m²,化疗给药前4小时内经静脉(IV)滴注30分钟完成。按照成人体重60公斤,体表面积1.6m²计算,则需要384mg/m²。而目前曲拉西利的包装规格为300mg/瓶/盒,对外披露含税价为5980元/盒。从某种意义上上,曲拉西利患者使用便捷性不是非常可观。

假设患者每次使用1瓶,日均费用约在5980元,考虑到需在化疗前连续使用三天,因此每次化疗前的费用接近18000元。同时相比现有的同类参照药硫培非格司亭每次化疗后使用一支(化疗周期21天,化疗4次)的总费用10840元,曲拉西利目前定价显然较高,进入医保目录或具备一定谈判空间。

由于盐酸曲拉西利是基于境外数据及中国研究早期临床试验数据获得附条件批准上市,治疗中国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尚待上市后进一步确证。

先声药业子公司江苏先声再明医药在申报资料中表示:①预防中性粒细胞减少的药物主要是长效G-CSF,【聚乙二醇化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2012年上市,常规医保)、硫培非格司亭(2018年上 市,协议医保)、2023年新上市艾贝格司亭和拓培非格司亭】;②预防血小板减少的药物主要是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 (2005年上市,常规医保)。

盐酸曲拉西利的优势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①全面保护:传统药品仅针对单系骨髓抑制,多系发生需要叠加药物治疗,曲 拉西利针对化疗引起的三系骨髓抑制均有改善;

②前置保护:通过将骨髓细胞暂时停滞在G1期,保护其免受化疗损伤, 而其他药物是在化疗杀伤骨髓细胞后,促进前体细胞提前增殖和分化,有骨髓耗竭风险;

③安全性优:上述药品在治疗 骨髓抑制的同时,会引起新的不良反应。如G-CSF使用后有30%的患者会出现≥2级骨痛,而曲拉西利整体不良事件发生率与安慰剂相当(94.3%vs96.6%)。

劣势点主要体现在相较长效G-CSF仅需使用一针,曲拉西利需连续使用3天,便利性有待提高。

普拉替尼——治疗晚期或转移NSCLC的RET抑制剂

普拉替尼胶囊(商品名:普吉华®)是由基石药业从Blueprint Medicines引进的RET(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目前的上市许可持有人(授权企业)为罗氏子公司基因泰克。

普拉替尼于2021年3月23日获批用于既往接受过含铂化疗的转染重排(RET)基因融合阳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NSCLC成人患者的治疗,并在2023年6月26日获批用于RET基因融合阳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RET融合阳性NSCLC成人患者的一线治疗。

此外,普拉替尼还在2022年3月14日在中国获批用于治疗12岁以上需要全身治疗的晚期或转移性RET突变甲状腺髓样癌(MTC)患者和需要全身治疗且放射性碘难治性晚期或转移性RET融合阳性甲状腺癌患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普拉替尼的推荐剂量为400mg,每日1次,空腹状态下口服,持续治疗,直至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毒性。按照目前 披露的定价100mg*60粒/瓶约5800元至6000元,100mg*120粒/瓶约10000元至11000元(注:考虑慈善赠药及纳入惠民保后的折合价格),该产品日使用费用400元左右。

基石 药业在申报资料中表示:普拉替尼是中国首个获批用于RET基因融合阳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RET突变甲状腺髓样癌及RET融合甲状腺 癌的精准靶向药物,弥补未满足的治疗需求,临床研究为单臂试验,既往目录内也无同类产品。

RET融合阳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每年约10000个新发患者),需要系统治疗的RET融合阳性(每年约800个新发患者)及需要系统治疗的MTC(每年约1400个新发患者)罕见。普拉替尼已纳入全国130+城市商业保险;国内挂网价远低于国际价格,具有成本效益优势,纳入医保目录可显著提高患者的用药公平性及可及性。

塞普替尼——治疗晚期或转移NSCLC的RET抑制剂

塞普替尼胶囊(商品名:睿妥®)是由礼来制药2019年从Loxo Oncology公司收购的RET(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目前的上市许可持有人(授权企业)是Eli Lilly Nederla nd B.V.。该产品于2022年9月在中国获得NMPA附条件批准用于RET融合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RET融合阳性的甲状腺癌、RET突变型甲状腺髓样癌(MTC)的治疗,信达生物负责中国商业化。

塞普替 尼的推荐剂量为:1)低于50kg:120 mg;2)50kg或以上:160 mg 口服给药,每日2次(大约间隔12小时),直至发生疾病进展或不可耐受的毒性。据网络消息,塞普替尼在已经上架销售的部分药店公开零售价(不考虑优惠赠药等福利)为80mg*56粒/1盒32800元左右。

据悉,塞普替尼目前已纳入全国7个省份29个地市的37个惠民保目录内。

结语

不同类型的肺癌需要采取不同的治疗方式。 本文提到的7种肺癌治疗产品皆为 靶向治疗药物。它们通过特定的分子靶点,针对肺癌细胞中的异常信号进行精准打击,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健康细胞的伤害。

尽管医药科技的快速发展,带来了新的治疗策略和创新技术,为肺癌患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机会。需要强调的是,每个患者的情况不同,治疗方案应在与医生的详细讨论后确定。医生将综合考虑肿瘤类型、分期、身体状况和患者个人参与度,制定最适合的治疗计划。

站在更为宏观视角,加强创新药可及性和可负担性,降低创新药价格,减轻治疗成本是医保局开展谈判的初衷。 创新药进入医保目录后可迅速放量,成为新药商业化的驱动力,促进医 药企业加强自主创新产品的研发。

Copyright © 2023 PHARMCUBE. All Rights Reserved.

欢迎转发分享及合理引用,引用时请在显要位置标明文章来源;如需转载,请给微信公众号后台留言或发送消息,并注明公众号名称及ID。

免责申明:本微信文章中的信息仅供一般参考之用,不可直接作为决策内容,医药魔方不对任何主体因使用本文内容而导致的任何损失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