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只知江青女士是毛主席的最后一任夫人,亦是了解他们在晚年时已经分居生活。然而关于江青和毛主席之间的真正感情,却并无人能说清楚其中一二。根据姚文元曾在自己的私密日记中记叙:“毛主席去世后,江青听闻消息赶来过来。她冲进屋子的时候,整个人是神情慌乱、头发散落着的,与往日光鲜亮丽、一丝不苟的样子很不同。

这是第一次见她如此不顾形象,不顾一切地崩溃情绪。江青扑在他的遗体上痛哭大喊着‘医生,为什么不救他?你们为什么不救救他?’当时的江青,哭得不能自制,旁边的人也拉不住她。”
姚文元在日记中记载的场面颇为感人,那么当年的事实真相果真如此吗?据历史文献资料显示,江青是在1937年的7月下半旬抵达延安的。一开始她和毛主席并不相识,只是被安排在马列学院学习的一名普通进步女青年。
到下半年的时候,从马列学院毕业的江青,进入鲁迅文艺学院执教。在执教期间,她经常参加各种演出活动,亦是因此成为当时延安的风云人物。
那时候的江青年轻、漂亮,对身边的人礼貌且有耐心,各方面看起来都非常优秀。后来康生回国,得知江青是自己的老乡后,于是有意安排她在毛主席住处打扫卫生、收拾屋子。
长相漂亮的江青虽然是妥妥的文艺女青年,但是在收拾家务方面亦是一把能手。她将毛主席的住处收拾得干净妥帖,且又会为他洗手做羹汤,在他工作繁忙时研墨、抄写文件,深得毛主席的赞赏和认可。

于次年的冬季之时,毛主席决定和江青结婚。虽然当时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但是坚持如毛主席,最终还是不顾一切地将她娶进家门。
婚后的江青相夫教女、贤惠得体,一如毛主席所料那般聪慧、贤德。当时在延安的人都夸奖江青,就连毛主席的一些外国朋友等等人,都夸江青非常懂事、有礼貌。
然而,这样温馨、幸福的生活仅在延安。自建国后,江青的脾气愈发骄纵、任性。大抵是产后虚弱的原因,生女后的江青怕风、怕吵、怕声,在生活中诸多挑剔、要求,对身边的工作人员更是颐指气使、训斥不停。
毛主席曾为此事多次劝阻、批评她,但是结果并无任何改善。而正是因为如此,晚年时的毛主席不得不与她分居生活,独自一人搬到了中南海的游泳池处住下,而江青则一人在钓鱼台17号楼生活。
然而即便如此,他们之间的感情却并非就此消失殆尽。无论旁人如何猜测、如何说,她对他的感情、关心,其实始终未变。

或许是由于各种原因,抑或是身体不好的缘故,晚年的她很少去见他,也不敢去打扰他。直到后来他仓促病重去世,彼时的她才真正意识到,从此以后,她的身边再也无他,亦是再也见不到他。因此在他去世后,她才会几近失控地扑在他的遗体上崩溃痛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