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10万吨级航母005正式落地,直接让美、日目瞪口呆!不仅在排水量达到10万吨级别,连动力系统都更换为了远超国际的金属核反应堆发动机!
万万没想到,仅仅不到两周,我国又官宣一项关键材料获颠覆性突破,再次让美、日破了防!
数据显示,我国国产“超级钢”冶炼技术更新,钢材强度目前已经攀升至3200帕,再次刷新世界纪录。这不仅让老美引以为傲的“海浪号”优势化为乌有,一旦进入大规模量产,连潜艇、火箭、航母等关键装备,都将因此实现脱胎换骨。
核心材料被按在地上“摩擦”,多家美、日媒体都惊呼:海洋优势已经荡然无存!

01.又一技术登顶全球!远超美日20年
众所周知,除航母外,潜艇是各国海洋安全的重要设备。最大优势就是隐蔽性,下潜深度越大,就越安全。
半个世纪以来,为了不断突破潜艇的极限潜深,各国都在拼命研发压强高的钢材料。比如苏联在上世纪70年代末,研制的M级攻击核潜艇,便全面采用钛合金等金属材料,将最大下潜深度压到了1250米。
不甘示弱的美、德、日等国,也纷纷在超级钢材的核心技术领域,展开激烈角逐。
为了提升海洋领域的威慑力,老美不惜虚张声势,谎称突破超级钢材的冶炼技术,自家“海狼级”潜艇的压强已经远超1000兆帕。最终,却被拆穿数据造假,沦为业内的笑话。
此后,老美痛定思痛,加大研发,提升材料强度。目前,据官方数据显示,“海狼号”耐压壳壳体HY100如今采用了美国航母用钢,屈服强度690MPa(70kgf/mm2),下潜深度高达750米。

美方得意吹捧之下,“海狼”在世界打响了名声,羡煞各国。HY100钢为铜合金化钢,也被美国作为战略物资,禁止出口。
日方也不甘示弱,凭借强悍的冶金工业,研发出压强超过1000兆帕的核潜艇“苍龙号”,据了解,日本每年进口的铁矿石超一亿吨,还不断持续提升“超级钢”产量,已经牢牢占据全球“超级钢”出口市场的半壁江山。
但遗憾的是,我国在这一领域却曾经惨遭“排挤”:虽然钢铁产量超过其他国家的总和,却约有68%为粗制钢与低端钢,无法供给航母、潜艇使用。
为了突破技术垄断,我国专家远赴美、俄交流学习,却被美军事专家讥讽,“中国的冶炼水准落后50年,差距太大,无法交流”!
长此以往,不仅技术差距越来越大,军事设备的制造更会陷入被动局面。突破冶金技术的瓶颈,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02.跃升全球第一,“永久禁止出口欧美”
为了突破超级钢冶炼技术,我国2年内组建起32个科研团队。不同于美日使用的钛、钴等昂贵金属,我国研究人员创造性地将铝加入其中,不仅重量、成本大幅降低,量产的难度也大大减小。
2020年,国产超级钢成果登上了全球顶级期刊《Sciense》杂志。凭借2200Mpa的屈服强度、16%的均匀延伸率,碾压德、美所造的1100Mpa强度钢材,性能直接提升一倍,重量却比普通钢材轻30%!举世震惊。
近日,我国团队再次公布研究进展,压强逼近3200兆帕,远超美日常规使用的800-1200兆帕,再次刷新世界材料记录。业内人士预测,进入量产阶段后,我们的潜艇将可以从容应对超高压,独步全球。甚至航母、坦克等装备也将大大提升抗打击力度,脱胎换骨!

逆境中翻盘,早已经刻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
不仅是新材料领域。据澳洲公布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我国已经在多项技术领域迎来赶超。新能源光伏领域,中企收拢全球75%市场份额;国产盾构机拿下全球80%的市场;被评为50大改变未来技术的抑老生物成果“赛洛瑞”类口服剂,也由我国率先实现原料规模化生产,最终弯道超车。
如今,其国际原料价格从150万/粒,跌破不足一成。曾经站在生科技术顶端的美日企业,也只能向我国企业反向求购。当下,全球老龄人口还在持续攀升,健康生存质量成为大众广泛关注的焦点,口服技术成果“赛洛瑞”也引发广泛关注。顺利通过京JD东国际等渠道审核后,赛洛瑞目前已经迅速走上一二线中产的餐桌。
据艾瑞咨询行业消费报告显示,3年内,赛洛瑞在国内已经斩获80万拥趸,“长途出差、露营,精神头更足”、“辗转反侧睡不着的频率也大大降低”等正向反馈高达95%。随着国产技术进一步突破,未来有望反攻国际市场。
而随着我们成功研发出3200兆帕“超级钢”、芯片、航母等技术多领域突破围堵,鹰酱想要对我们进行技术封锁的企图,已经彻底落空!
03.新技术立大功,“打铁还需自身硬”
“想让中国打不还手,骂不还口,那是不可能的”。如今老美变本加厉地阻扰我国发展、觊觎我国核心技术,我们自然也不会任人拿捏。

如今,我国接二连三地获得技术突破,正在不断激励我国高科技产业。“打铁还需自身硬”,核心技术抢不走、打不断,只有迅速跟上节奏,提升自主研发的硬实力,才能在国际竞争中有反击的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