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慎:他24岁中状元,却在37岁被贬边疆,明朝才子致死都未被赦免

青林知青
2023-09-22 16:34广东
关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杨慎:滚滚长江水,愁见杨柳色
成都有个新都区,家门口有一路公车直达,甚是方便,我去过几次,每次去都要去桂湖公园,祭拜我心中的一代才子,那便是杨慎。学文史的都会知道他的,但一般人对他的了解怕是不多。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看了上面这首词,如何?有感觉了吧。对,这是《三国演义》的开篇词,它就是杨慎写的,本来书中是没有这首词的,最终定稿时,是毛宗岗父子加进去的,不得不承认,加得太好了。

这词中“渔樵”两个字,很多人把“樵”读成“焦”音,记得以前听杨洪基老师唱这歌时,好像也读成这音,但写文前又听了,感觉又不是了,是后来改了还是我当时听错了?记不清楚了,这字的正确读音是“桥”音,渔樵一直是隐士高人的代名词。
杨慎,字用修,号升庵,成都人,被称为“大明第一博学者”,相国公子,24岁中状元,可谓春风得意,平步青云。但37岁时因朝堂之争被贬至边陲云南,至死都没能得到赦免,这“是非成败转头空”是他人生真实的写照。
何谓“朝堂之争”?其实就是著名的“大礼议”之事,这事说来有点复杂,现在看来,用四川话说叫“没名堂”。嘉靖帝继位后,追生父为皇考,但君臣一致认为,他是以子侄身份继位,应改称生父为皇叔父,自称应为“侄皇帝”。就是说,要把生父当叔父,伯父当父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本是皇帝的家事,与你们有毛的个关系啊?嘉靖帝多次同大臣们沟通,甚至以退位相逼,但除张璁和桂萼等少数几个被说服外,其他仍一根筋地坚持,200多名官员上了80多道奏折,以杨慎为首的36名翰林联名上疏,称耻于张桂二人同列为官,以集体辞职来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