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 53岁的安徽男子被确诊为肺癌晚期,医生说手术无用,“你只能活三个月了!”但他不认命,尝试自救,用61场马拉松续命。

他叫贺明,原是普通安徽男子,却被誉为“抗癌勇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2018年的贵阳马拉松中,他高瘦的身影格外引人注目,不是因为他的速度,而是因为那坚毅不屈的眼神还有背上那8个字:“肺癌晚期,跑 马抗癌”。

比赛结束后,汗水淋漓的他接受了记者的采访,成为了全国媒体的焦点。

贺明是个普通的老百姓,有稳定的工作和幸福的家庭。年过半百,他想着过两年退休可以和妻子好好享受生活。

然而,2016年一个下午他去拿体检报告,那报告让他看得脸色铁青,颤抖着声音问医生:“医生这是不是搞错了?”

而医生却说:“没有错,你是肺癌晚期。”

“那我要怎么治疗?”他紧张地问?

“目前没有什么办法,你大概只有三个月的命。”医生的话如五雷轰顶,让贺明差点摔倒在地。

他的妻子得知后,抱着他失声痛哭。但哭过之后,她抹干眼泪说,或许医院搞错了,我们去别的医院看看,现在医学这么发达,也许能治。

于是妻子陪着他四处求医,但结果却是出奇地一致:“回家好好享受最后那段时光吧。”

再三听到这句话,妻子整个人似乎被抽离了力量,几乎站不稳,潸然泪下。

看到她这样,贺明非常心疼,一把抱住她:“别哭,我还有时间。积极治疗或许会有转机。”妻子含泪点点头。

接下来的化疗,让贺明头发脱落,身体疼痛,吃不下饭,瘦得像排骨,但却不见好转,反而让他感到非常沮丧。

一天,他躺在病床上实在难受,想起来走走,呼吸下新鲜空气。

他一步一步走出病房,不知不觉来到医院的林荫道上,迎面而来是几个慢跑的病人,他感受到了活力,心想:“生活在于运动,或许跑跑对我有好处。”

于是他慢慢跟了上去,虽然跑不起来,但走了300米,他感觉出汗了,心砰砰直跳,那种感觉太好了。

接下来每天,他都偷偷溜出去散步,300米到500米,再接着他开始慢跑,跑了一小会气喘吁吁,他的秘密被妻子发现了。

妻子很生气,骂他怎么可以胡来!并马上告诉医生,医生对贺明说:“跑步会加重你的病情,过度的锻炼可能使你的呼吸困难加剧,而且容易引起身体其他并发症。不要跑了,躺床上好好养着吧。”

但是贺明竟然不听医嘱,他不想躺在床上等死,跑步让他有活力,他想要挑战自己。

他坚持要跑,妻子没有办法,只好陪着他,看到他虽然跑得很辛苦,但跑完一小段,他脸上展现的笑容,让她决定支持丈夫。

就这样,贺明每天都挑战自己的极限,从跑五百米到一千米,再到三千米。日复一日坚持跑步,他的体质提高了,体重也增长了20斤。

虽然他的喉咙还会因为咳嗽而受罪,但其他痛疼的症状消失了。医生说他仅有三个月的寿命,但半年过去了,他还好好的,这让他们一家非常高兴。

而贺明更是跑劲十足,接下来他不再满足于医院附近的环境,而是开始向着真正的马拉松赛场发起挑战。

当贺明首次报名马拉松比赛时,组委会有些忐忑。他们担心,如果贺明在比赛中出现任何突发状况,会给大家带来困扰。

但贺明坚定地表示,他只想利用这次机会来挑战自己,向人们展示他的决心,并写好了免责声明,于是,组委会给予了他这次机会。

随着一声枪响,贺明与众多参赛者一同冲向前方。最开始,他跑得很稳,即便过了10公里,状态依旧不错。但到了20公里,他的速度明显放缓,腿部好像铅铸一般,无法轻松迈步。

每当这时,他都会告诉自己:“我能够战胜病魔,它绝对不会击败我!”他甚至高声呼喊,获得了其他参赛者的鼓励与支持。在这浓烈的氛围中,贺明终于跨越了终点线。

这给了贺明巨大的信心,接下来他参加一场接一场的比赛,在他参加的第三场马拉松中,当跑到二十公里时,他突然倒下。

周围的人惊呼,都以为他再也无法起身,但贺明却咬紧牙关,重新站了起来。他告诉身边的人:“我不能在这里倒下,我还有路要跑。”

他最终完成了比赛,成为了那场马拉松的英雄。

2018年7月,完成了贵阳马拉松的贺明受到了媒体的关注并接受了采访。

他认识到自己的经历可以鼓励他人,原本低调而少言的贺明决定走出阴影,大胆地分享。

贺明从贵阳返回后,特意制作了一面小旗子,上面写着“肺癌晚期,跑马抗癌,生命不息,运动不止”的标语,并在每次参加比赛,他身穿印有标语的T恤,将旗子高高举起。

希望自己的经历是一束光,能照亮别人,给众人温暖。因此在国内马拉松界,他被人们称为“跑步中的抗癌斗士”。

就这样四年过去了,贺明总共参加了61场马拉松。他能多活四年,连医学专家都说是奇迹。

2020年,贺明病逝,临终他捐献遗体和器官,感谢所有给他鼓励、安慰和帮助的人们,同时也把爱回馈给社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结语:

贺明的故事深深打动了每一个人。

面对病魔,他选择了挑战、奋斗和珍惜每一刻。他的每一场马拉松都成为了向生命致敬的庆典,传递了不屈不挠的精神。

贺明不只是一个抗癌斗士,更是一个生活中的英雄,为我们所有人照亮了前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