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正处于一个艰难的境地。他上任不久就面临着民意低迷、经济困顿、外交危机等多重压力。为了挽救政治生命,他不惜改组内阁,炒作台海议题,拉拢盟友。这些举措并没有让他赢得民心,反而让他陷入了更大的困境。

在这样的情况下,他通过购买美债,得到了美拜登的支持。拜登在访问日本时表示,如果联合国安理会进行改革,他将支持日本成为常任理事国。这是美国对日本“入常”愿望的最明确的表态,也是岸田政府在外交上的一大胜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是否意味着日本“入常”的梦想就要实现了呢?为什么日本如此渴望入常?

一、日本为何如此渴望入常?

日本想要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并非一时兴起,而是一个长期的战略目标。自1980年首次提出这一想法以来,日本就一直在积极争取各方支持,并多次向联合国安理会提交申请。然而,由于各种原因,日本的“入常”之路一直坎坷艰难。

那么,为什么日本如此执着于“入常”呢?从根本上说,这是由于日本作为二战战败国,在军事、外交、政治方面都受到了极大的限制。若能够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日本可以在政治上摆脱战败国的阴影,在军事上打破和平宪法的束缚,在外交上获得更大的话语权。

从表面上看,这是由于日本作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在联合国中却没有与其相称的地位和权力。若能够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日本可以更好地维护自身利益,在全球治理中发挥更大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然,除了自身动机之外,还有美国的利益诉求和策略考量。美国作为日本最重要的盟友,一直在暗中支持日本“入常”。美国的目的无非就是利用日本作为自己在亚洲的“桥头堡”,加强美日同盟。美国也希望通过扩大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数量,打破中俄在安理会中的影响力,推动安理会改革符合美国的利益。

二、日本入常有多难?

虽然日本有着强烈的“入常”愿望,也得到了美国等国的支持,但是日本“入常”的难度依然很大。这是因为日本面临着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多重阻力,以及联合国安理会改革的复杂性和困难性

从内部来看,日本自身就存在着很多问题和矛盾。例如,日本政府一直没有正视和反省自己在二战中对亚洲邻国造成的罪行,反而不断美化侵略历史,否认南京大屠杀,参拜靖国神社,修改教科书等。这些行为严重伤害了亚洲邻国的感情,也让日本在国际社会上失去了道义上的支持。

另外,日本政府也没有真正解决其与俄罗斯、韩国等国家在领土问题上的争端,也没有妥善处理其核污水排放、奥运会举办等敏感问题。这些问题都影响了日本在亚洲地区的形象和信誉,也让日本在外交上陷入了孤立和被动

从外部来看,日本也遭到了很多国家的反对和抵制。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五个常任理事国中的两个——中国和俄罗斯。这两个国家都有否决权,只要有一个国家反对,日本就无法成为常任理事国。中国和俄罗斯反对日本“入常”的理由各有不同

中国主要是基于历史和现实的考虑,认为日本没有资格成为常任理事国,也不符合亚洲和世界的利益。俄罗斯主要是基于战略和地缘的考虑,认为日本成为常任理事国会削弱俄罗斯在亚洲地区的影响力,也会加剧俄罗斯与美国之间的对抗。

除了中国和俄罗斯之外,还有一些其他国家也不支持或者反对日本“入常”。例如,韩国、朝鲜、伊朗、阿根廷等都曾经表示过不赞成或者反对日本“入常”的立场。

从联合国安理会改革的角度来看,日本“入常”的难度也很大。这是因为联合国安理会改革是一个涉及到全球治理结构和利益格局的复杂问题,在改革方向、原则、方法等方面存在着很多分歧和争议。目前联合国安理会有五个常任理事国和十个非常任理事国。

要想改变这一格局,需要得到三分之二以上的联合国会员国投票支持,并且得到五个常任理事国全票赞同。这样的条件非常高,几乎不可能达到。而且,即使达到了这样的条件,也不一定能够保证日本“入常”。因为在改革方案中,还有很多其他的细节和问题需要解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总结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日本“入常”是一个复杂而敏感的话题,在历史、现实、未来等多个层面都有着深刻的意义和影响。日本“入常”的动机和目的是多方面的,日本“入常”的难度和阻力是巨大的,日本“入常”的后果和影响是不确定的。

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用支持或者反对来判断这个问题,而要从一个更广阔和更深入的视角来理解和分析这个问题。最后,我们可以提出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日本“入常”究竟是亚洲和世界的福音还是噩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