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前段时间,欧盟宣布将对中国电动汽车采取行动,在欧盟内部引起巨大震动。尽管以德国为代表的多家欧洲汽车企业提出抗议,但欧盟仍坚持“玩火自焚”。

对此,不少西方媒体开始发表大量文章,称冯德莱恩之所以会做出这样的决定,是因为法国人在怂恿。 《时代周报》甚至直言,“巴黎不仅针对中国,还想削弱德国高端品牌。” 《经济周刊》也认为,相比德国,法国在中国没有什么可失去的。

虽然,这是西方媒体猜测的观点,并没有有力的证据。不过,从法国的态度就可以看出,这种猜测并非空穴来风。毕竟,早在今年4月,就多次传出法国将对中国汽车企业征收多重重税的消息。

坦白讲,马克龙现在的做法简直就是过河拆桥的生动表演。前脚刚刚从我们手里夺走了价值千亿的飞机订单,现在却调转方向,不耐烦地充当了故事中的“蛇”。这就是马克龙所倡导的“战略自主”的运作方式。

讽刺的是,马克龙访华早年曾被中国人民津津乐道。现在,也许为了实现,法国成为欧洲汽车市场的主导者。连最基本的掩饰都消失了。他转过身来,狠狠地刺了我们一刀。

俗话说,一叶知秋。法国对我们态度的转变,很可能是其他西方国家对我们的缩影。尽管前一段时间,西方领导人纷纷排队寻求访华,摆出要与中国深入合作的姿态。然而,一旦他们得到了他们想要的东西,他们就会立即断桥。这方面的例子有很多。虽然多朋友、少敌人是伟人传授的最正确的外交理念,但在我看来,在这个时期,区分真正的朋友和“白眼狼”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法国等西方国家心里一直有殖民和掠夺的基因。尽管他们给我们做出了巨大的保证,签署了很多承诺。在他们看来,这只是一句空话,一张废纸。

那么,换个角度来说,如果中国换成美国,他们还敢吗?如今,这些西方人的面孔再清楚不过了。对于一些人和国家来说,有时候我们没有必要继续表现得好,是时候做出一些根本性的改变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然,凡事都有一个过程。近日,国际原子能机构认可日本排放核污染水后,中国态度强硬,拒绝缴纳会费。这是一个好的开始。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会慢慢开始以一种让他们明白的方式让他们明白,寓言中的“蛇”并不是那么容易做一个好人。